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来,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乖巧听话,在家却完全两样:任性、调皮、使小性子。很多家长都会要求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教育。《纲要》提到: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取得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更为重要,否则来自任何一方的消极影响都将抵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颜柳彬 《教育导刊》2006,(10):35-37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选择活动区域,没有心理压力,可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但是,区域活动的自主性也决定了幼儿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幼儿无法克服时,他就会选择放弃。这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与适度指导。幼儿得到的及时反馈越多,就越能积极探索。可是许多老师很苦恼,因为在指导中既不能介入太多,又不能像“放羊”一样。那么,怎样去做个引导者,什么时候加入到幼儿活动中比较合适呢?本文拟介绍本…  相似文献   

4.
韩迎春 《教育导刊》2004,(16):22-25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  相似文献   

5.
幼儿文明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从小培养幼儿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品德和个性特征,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所在的幼儿园一直坚持以幼儿一日生活为载体,从"融合→体验→深化"这条主线入手,探讨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夏盛 《考试周刊》2009,(10):173-173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些生理特征只是影响因素的一部分,幼儿的攻击性是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因素综合起作用的,而且往往必须通过环境、教育等因素才能体现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误区、成因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的共识,然而窨幼儿园应该怎样与家庭相配合,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应该怎样实施才更有实效,却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比较薄弱的问题,从幼教实践上看,家长工作的内容虽日益丰富,形式亦有所发展,但实质性进展仍不明显,反而在认识和做法上出现了一些误区,成为家长工作持续发展的障碍。为使家长工作沿着更健康的轨道进行,为使幼儿获得更理想的发展,在此试对这些误区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借鉴协同学的有关理论就如何实现家园配合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思考,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8.
余小红 《成才之路》2014,(36):65-6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倡导幼儿园与家庭应协调一致、密切合作,努力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幼儿期正是一个人规则意识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渐萌生,但是幼儿们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还不能完全自觉地遵守,离不开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幼儿家长适时的提醒与监督,在幼儿身上难免会出现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幼儿园与家庭如何协同培养幼儿规则习惯,并让幼儿自己成为规则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自私行为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派生出的行为偏差。幼儿的自私行为常出现于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中,是与人交往中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因此成人要防止幼儿自私行为的产生,一旦幼儿出现自私行为,应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幼儿自私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行为的矫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诉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  相似文献   

11.
汪慧 《早期教育》2014,(12):45-49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人受益终身。本文通过对滨海县100名大班幼儿家园行为表现的调查,科学分析了幼儿在园和在家行为表现差异的根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家园教育的脱节,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角色、地位差异是导致幼儿家园行为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家长与幼儿园应对幼儿不良行为尽早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孩子争抢玩具的行为是幼儿园内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幼儿会通过这个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游戏确实是幼儿日常活动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才会频繁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所以如何有效解决幼儿争抢玩具的不良行为,让他们可以友善和睦的与同伴相处,就是本文接下来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习惯,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从而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告状行为是幼儿社会意识形成初期的一种表现,有助于幼儿形成自主解决问题和互相帮助的能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但现代大多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自我中心、合作意识差等问题,因而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每年九月小班幼儿初入园时,面对完全陌生的幼儿园环境、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同龄小朋友,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表现:  相似文献   

17.
贾丹 《江西教育》2012,(Z1):58-59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幼儿之间争吵行为时常发生。通常来说,教师和家长们更重视幼儿的合作精神,大家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孩子们表现出礼让友爱的一面,对于他们之间的争吵和互不相让深感头疼。那么,孩子争吵的  相似文献   

18.
一、幼儿在园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幼儿在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社会对之也日益关注。我们曾就幼儿在园伤害事故作了一项调查。关于幼儿在园伤害事故常见的类型,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在园伤害事故中常见的类型依次为:磕伤,占40.2%;摔伤,占18.9%;把异物放入口、耳、鼻中,占13.6%;烫伤,占10.6%;吞食异物,占6.8%;被冒领,占3.0%;高处坠落伤,占2.3%;打错针吃错药,占2.3%;走失,占1.5%;食物中毒,占0.8%。关于幼儿在园伤害事故的原因,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幼儿在园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9.
有家长在孩子刚入园进会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比较弱,我很担心他在幼儿园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在接送时间发现孩子脸上被抓破时,有的家长马上会问:“今天谁欺负你了,把你脸都抓破了?”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幼儿规则意识萌发和初步建立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把握教育契机,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和良好规则行为的养成,为幼儿的自主探索建构活动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