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能力等。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多流于形式,课文拓展阅读目的性不够明确,因此,课堂成了机械、枯燥的自主、合作、探究三段式,作业也起不到应有的知识迁移与实践的作用。如何才能激活课堂,改观上述教学环节呢?我的教学体会是:找准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拓展阅读等教学环节的切入点,可以成就精彩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3.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在阅读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支点,那就是教学的切入点。切入点把握得好,一篇文章就能很流畅地讲完;切入点模糊,就会出现上课时无从下手的情况。只有找准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帮学生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最佳途径,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取得事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学证明:成功的切入是一种艺术,被喻为教师谱写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那么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去创设一些新颖独特的课堂切入方式呢?下面谈谈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李秀润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191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古语云: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做到高效,课前精心预设,找准切入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课堂的高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学到了、学好了,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必须找准教学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祁海茹 《学生之友(初中版)》2009,(8):64-64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语文课也是如此。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为什么模糊?语文课的知识点好像不像数学课那么清楚。实际上,语文课堂上不应该是模模糊糊的,语文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也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有层次、有重点、有难点。若是全面铺 相似文献
10.
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题目拟得好,有的有耐人寻味之妙句、结构……选择好了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12.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正>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和把握好切入点。切入点是文本之眼,它既可以是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也可以是文中的一个场面、一个细节;既可以是表达中心的段落,也可以是描写的精彩之笔,有时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教师从这一点来切入教学、组织教学,既能引导学生由表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诵读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公认。可以说,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基。因此,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可以采用名人名言激励、学习目标激励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诵读之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教师可以从读通、读懂、吟读三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16.
17.
切入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契合点。精准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又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文章从课堂切入点的原则和切入方法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如何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既可以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人格教育”则不但包括了解个体良好性格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而且包括对“人的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的训练。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要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人格,全面了解学生,挖掘出学生人格缺陷形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切入点指的是带动整篇文章的关键点,这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还是读者情感与思维的兴奋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找到教学"切入点",如此才能高屋建瓴,让学生能理解文章的佳妙之处,还能有效突破僵化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接下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找准课文教学切入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设计,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利用课堂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控课堂教学思路,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和学生,发掘问题,巧设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