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从电视连续剧《华罗庚》中,知道了编剧之一顾迈南的名字,又在北京晚报连载了七十多天传记《华罗庚》中,加深了对作者顾迈南这个名字的印象。听人说,她应上海和河北两家出版社之约,用业余时间写了几十万字的《中国当代科学家奋斗之路》和《华罗庆传》两本书,一种钦佩、敬重之情,油然而生,而且萌发了访问她的强烈愿望。初识“迈男”去年初冬的一天下午,我在新华总社办公楼里找到了她。她中等身材,操一口普通话,言谈之中显露出山东人的豪爽、耿直。在静静的办公室内,只有她一个人在伏案疾书,神情专注。当她知道我是专程专来访她时,连连摆手说:“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你还是  相似文献   

2.
夕阳染红燕山群峰,和风掠过校园。我与多年从事科技报道的顾迈南老师漫步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甬道上。中等个头,体型微胖的顾迈南两鬓灰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得知我从河南来,她风趣地说:“我这只笨鸟起飞时曾在豫北新乡栖息过。”1963年春季,走上新华社记者岗位只有半年时间的顾迈南,目光投向豫北平原,采访土壤学家王守纯。她住在农民家里,吃的是高粱面窝窝头,喝的是苦涩的碱水。采访持续了近一个月,她写出了一篇介绍当地群众治碱经验的消息,和长约6000字的通讯《盐碱地上好庄稼》。《人民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刊登出这条消息,同时在一版下方用半版篇幅刊登了这篇通讯。虽然初出茅庐,顾迈南已领悟到科学家的甘苦和奉献,她愿竭尽全力为科学家唱赞歌,为科技腾飞摇旗呐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谈起“文革”那场浩劫,顾迈南喟然长叹:“那时,科学园地万木萧  相似文献   

3.
她的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她参加了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其报告受到胡锦涛同志的表扬;她还受新华社党组委托撰写了《穆青传》一书……  相似文献   

4.
“我天生就是干新闻的料,我感谢这个职业。”问起刘雅鸣干新闻的体会,她的回答坦率而自信。 1989年,刘雅鸣自西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工作,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她尽心尽贵,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对外报道业务搞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总社和分社的表扬,最近又被评为“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发现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退居其次,人称本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 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的张继民毕业于北大历史系。从1982年他干记者始便与科技报道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走南沙、闯南极,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写下三部著作。随着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他与其他三位科学家的名字被永远载人史册。 怀着对同业者的敬意与好奇心,我走访了张继民。 站在张继民面前,我觉得他与《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封面照片上的形象悬殊:脸上被高原日晒风吹镀上的黝黑已经褪去,鼻梁上多了副眼镜,略显文质彬彬;伴随瘦削的脸部轮廓和全身浮肿的消退,也带走了一位探险家的粗犷气质,这便是文人张继民。  相似文献   

6.
以文出名的人常有被人认错的尴尬,吴锦才也未能幸免。 1993年的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个女学生,进门说找吴锦才。吴锦才说:“我就是。”女孩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我和同学们很喜欢你的书,写得特别有深度,所以,我……以为…作者是个…老者。”屋里的人都笑了。对吴锦才来说,这已是司空见惯了。还是刚来新华社的那几年,或许是望文生义,以为有此名者定是读私  相似文献   

7.
这是发生在人民大会堂的两个镜头,但都通过一位记者之笔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一九八三年六月,胡耀邦总书记在一次会议的讲话结束时,高声吟诵“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会场爆发的热烈掌声刚刚平息,一位记者就站到总书记跟前问:刚才这两句话可否写入消息之中。耀邦同志笑着说:“那不过顺口说出来的,你们记者自己决定吧。”第二天,这两句深蕴真谛的话通过报纸、电台,传遍了全国,成为指导、鼓舞人们行动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初见姜敏,正是春天。短短的头发在她时而缓和,时而激烈的言语中飘动,那张“忧思型”的瘦小脸庞也渐渐红泛起来。听人说,身高1.65米的她体重才45公斤多一点,可平均每年采写的科技稿件竟达100多篇。轰动全国的《“星期日工程师”之死引起的风波》;令人叫绝的《三个神奇的“中国人”》;贴近生活的《科学技术与你、我、他》……这一篇篇为“第一生产力”摇旗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新闻界,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郭玲春的大名。这位新华社的女记者,以她奇巧的构思、清新的文字和深邃的主题为读者奉献了一篇又一篇令人赞不绝口的“会议消息”。她的《金山追悼会》一文荣登全国好新闻光荣榜,并以此奠定了她在当代中国新闻界的地位,成为一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为社会所承认的优秀记者。然而,当我们到她那十几平方的小屋去拜访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和刚刚当选为全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的名记者郭玲春联系在一起。尽管在未见到她之前,我们也未必清楚做为名记者的郭玲  相似文献   

10.
两眼被封闭起来,躺倒在病床上后,他才懊悔当初不该没听医生的忠告,以致眼下面临着失明的危险! 病房里静悄悄的。叶世涛遵照医生嘱咐,仰卧在病床上,头部不让转动,连翻身也不行。这时正值盛夏,病房里气温达摄氏35度,闷热又烦燥,日日夜夜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该有多难受!然而,叶世涛忧虑的倒不是眼前的煎熬。他想到,万一失明怎么办?天下哪有盲人当新闻记者的?写了30多年稿子并没有写完,还有许多东西要写呢! 常年伏案写作,用眼过度,造成右眼的视网膜剥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字是一滴血”──记新华社记者夏儒阁张建松他走了,走得那么突然。带着人们的无限惋惜,新华社上海分社主任记者夏儒阁永远告别了新闻战线。1997年10月8日,上海龙华殡仪馆龙柏厅他的追悼大会上,来自上海各界为他送行的人们,一直站到厅外很远很远……“倾...  相似文献   

12.
大上海有一家《小主人报》,办报人全是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这可真是中国报刊史上的新鲜事。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目前全国许多报刊销量不佳的情况下,《小主人报》的发行量居然不断上升,由创刊时的1万2千份发展到现在的22万份,订户遍及全国。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兴奋,又不免将信将疑。一天下午,我来到上海长宁区少年宫一幢别致的小楼中,推开《小主人报》编辑部的门。  相似文献   

13.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读过一篇题为《罗盛教》的课文,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文笔,将罗盛教舍身从冰窟中救出朝鲜儿童的国际主义精神写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没想到,近二十年后,我们有机会在安阳市太行宾馆见到文章的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同志. 这是去年九月,戴煌应邀来安阳讲学。我们有机会当面向他请教,自然是求之难得的机会。那是一个夜幕拂肩,华灯初放的傍晚,戴老师同我们一起席地而坐在宾馆前的台级阶上,一次无拘无束的畅谈就这样开始了。年近花甲的戴煌同志,灰发童颜,目光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记者     
牛海鸣 《中国广播》2006,(11):22-23
记者是做新闻采访报道工作的人。记者的天职是亲历历史、忠实记录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变革。践行记者责任的最佳方式应该是,以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报道取得新闻事件社会效应的最大化。范长江、穆青、埃德加·斯诺,都是著名的记者。因为他们追求真理,勤奋和执著,他们是记者职业的楷模。同缘于新闻工作,在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时至今日,我也已经做了31年记者。在高原做广播人,欣逢一个伟大、全新的时代,亲身感受和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记者     
《青年记者》2006,(21):8-8
节日存在的意义无非有二,一是提供休整放松的机会,二是让人有一个思想上的停顿,或纪念,或思考。记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个暖融融的深秋,我们试图把一些关怀和思考传递给奔波在路上的同行。  相似文献   

16.
著名记者穆青,从事新闻事业半个世纪,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人民呼唤焦裕禄》等篇篇杰作,震撼了神州大地。1993年元月,他从新华社社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不少新闻界同行打听:穆青现今干啥?我这个新闻界的“小字辈”,曾数次访问过穆青。1994年末秋,我去京城出差,又一次专程拜访了他。在穆老的办公室,他正在翻阅新近出版的《瞭望》周刊,见我走了进来,热情地打了招呼。我仔细端详着  相似文献   

17.
中顾委委员、新华社社长穆青,身着银灰色中山装,宽阔的前额上布满了皱纹,清癯而精神。他的背后,是一排色彩各异、琳琅满目的书柜;面前的办公桌上,摊开一份掀过几页的材料,放着刚刚送达的《海湾战争快讯》。1月10日及23日,穆青同志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五楼办公室里,接受了我的两次采访。在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开怀畅谈。他平缓的话语,似甘冽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  相似文献   

18.
1月10日及23日,穆青同志在新华社新闻大厦5楼办公室里,接受了我的两次单独采访。在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开怀畅谈。业绩是群众创造的采访从记者成才之路谈起。“不要只讲成才,不讲出发点。”穆青上身微欠,两眼俯视。他谈到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闻事实的主体。“许多东西都是群众的创造,靠记者发现,真实及时地把它抓出来,记者的奉献就在这里。很多业绩都是群众的,人家焦裕禄干的,我们不过抓住真  相似文献   

19.
伊人 《编辑学刊》2011,(3):30-31
笔者在本刊上期发表的文章中,说到某人恶诋鲁迅,以至于宣称要把鲁迅"拉下人坛",足显其对鲁迅的深恶痛绝。当然,某人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据某人说,他早年曾经"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如饿汉扑在面包上"。而就在前不久,某人还曾气守丹田地对三千学子坦陈:"我是吃了鲁迅的奶长大的"……整整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某人"才刚刚从他(鲁迅)那一套里钻了出来"——总算,总算回头是岸了,阿弥陀佛!  相似文献   

20.
说起周君谦,就要提到黄河。在他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和黄河打交道。他搜集掌握了大量有关黄河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十几个活页本上,每本有20多万字。他迷恋黄河,热爱黄河,又是那么了解黄河。然而,当初他还走过一段弯路呢。周君谦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参加新闻工作的。1947年3月,正当他满怀激情准备奔赴辽阔的战场吋,上级却调他专门去报道黃河。做为共产党员,他服从了,但心里颇有点看不起这项工作。当时,蒋介石为阻止刘邓大军南下,一面假和谈真备战,一面提出要引黄归故,企图用黄河浊水把华东解放区分割开。我党虽同意引黄归故,但考虑到沿河人民的生活,应先修复旧河堤,然后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