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瓶颈,国家把高技能人才确立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有了"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高技能人才"之说."高技能人才"、"高职高技能人才"两者看似相同,实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试从两者概念内涵、培养途径、考核评价三方面加以厘清,希望对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及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技能人才"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雪怡 《职教论坛》2006,(17):49-51
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人才.在完成生产任务、技术创新和其他某些工作中,高技能人才都发挥很大作用;在高新技术领域,依靠经验性知识,高技能人才仍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有一定局限性.当前必须重视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克服轻视经验性知识鄙视技能型人才的传统观念,并注意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作用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技能的创新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从 "高技能等级人才"向"高技能创新人才"转变.高技能人才的技能之"高",并不一定表现在技术技能证书等级的"高"上,而是更多地反映在综合技能创新素质的"高"上.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造就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学术理论界的共识,并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本文就高技能人才界定、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及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一些简要辩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体可沿用“中国制造”背景下的培养策略。但应增加“中国创新”的成分。即要从培养者和高技能人才个体两个方面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释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丰富的政策及实践指导含义。这一提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衔接,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环节,避免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性人才相对轻视经验技术的倾向,避免了技术性人才职称归口混乱问题,有助于高职学生明确服务一线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有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还没有在业界达成一致。教育部《2003—2004年教育搌兴行动计划》提出高职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这和以往人们的认识有所区别,将培养目标仅定位为高技能人才可能会带采一些负面影响:将使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落空;不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对教育衔接造成困难;造成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冲突。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限于高技能人才,还必须培养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通过创办成人"双元制"班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解决了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对高技能人才的紧缺问题,而且为中职毕业生搭建了成长的通道.这种模式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国家在制度上明确企业的责任和利益,在收入分配上能向高技能人才倾斜,而校企双方也要达成共识,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解决好工学矛盾.  相似文献   

9.
当老一代高技能工人逐渐退休,许多企业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出现了"断层"现象.在有人为这种青黄不接的现状而备感忧虑时,新一代年轻技工正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0.
实施"双证书"制度促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技能人才紧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在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的有益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老子》为语料,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吾"和"我"从句法功能和指代意义两方面进行辨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吾"与"我"在《老子》中共存的意义。"吾"在《老子》中可以做主语和定语,"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我"是得道之人,是圣人,"吾"是未得道之人,是"道"的追求者;"吾""我"共存清晰地展示了"道"是"德"的目标和归宿,"德"是"道"的实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由"角色"向"叙述者"的偏移--十七年第一人称叙事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人称叙事小说是常见的叙事类型.在中国20世纪小说史上,十七年第一人称小说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角色"我"向叙述者"我"偏移.本文分析了十七年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角色"我"向叙述者"我"偏移的原因、类型及其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3.
“蓝领”较频繁地出现于我国媒体,指称我国特定群体应该是进入新世纪最近几年的事。目前“蓝领”在与“白领”对立的语义场中,侧重指称企业工人,包括体力型工人和技术型工人(包括技工和高级技能人才)以及服务行业一般员工。“蓝颜知己”指称生活在女人身边或远方,关系介于情人与朋友之间的那样一种男人。  相似文献   

14.
蒋果君 《高教论坛》2003,(3):125-127
切实凸现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各项功能。对培养面对21世纪高素质英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凸现语音室的功能包括优化传统功能。强化现代功能,溶化隐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马瑄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0):93-94,112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专门人才。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对口日益淡化,技术型、复合型毕业生倍受亲睐,用人单位选录标准更侧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非智力因素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我院路桥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企业、学校、学生三个利益主体共赢的原则下实施从"5 1"到"1 2 1"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不同模式的发展进步及特点,进而探讨"2 1"模式的深化改革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不能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更不能强调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订单式教育"。人们在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有片面化、功利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了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所谓"有所为、才有所位",高职教育应是帮助学生从"社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天人分裂不同,中国文化中自然既不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没有消失。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是对西方诗的概括,并不符合中国诗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 ,是国家实力的支柱。我国制造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 ,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打造“世界制造中心”,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培养制造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素质偏低,尤其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在培养“中国制造”所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及职业教育的培养现状入手,就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的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