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电视里“看”报纸新闻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新闻实践》2009,(2):69-70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杭州本地电视媒体相继出现了电视读报类节目,如浙江卫视的<新闻早点>、杭州华数(数字)电视的<天天时报>和最近杭州电视台一套推出的<读报论股>等.读报节目的频频推出,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激烈竞争下的电视媒体不断创新的势头,同时也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与优势互补.电视读报类节目整合诸多媒体的信息资源,为纸质媒体电视化传播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洁尘 《视听界》2007,(5):113-113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的。倒不是嫌弃没有好节目,现在也有不少好节目的。这就是我的问题之所在。因为知道有好节目,于是捏着遥控器就有了一种茫然的希冀,以为换台是让自己遭遇好节目的一个机会。一圈换下来,五六十含台,头有点晕,心有点烦;再来一圈,头更晕,心更烦;第三圈到一半,头不晕了,终于大光其火,关机了事。  相似文献   

3.
突然发现,自己很久没看过电视。朋友也说自己很久没有看电视了。我们是十多年的朋友,刚认识的时候,他是电视新闻的铁杆观众。据说当年他家里的墙上,  相似文献   

4.
孙媛 《新闻世界》2011,(6):67-68
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已经迈入大众消费的时代。在消费主义的大潮中,传播消费主义的大众媒介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消费主义的倾向。在此背景下,电视娱乐节目如何通过创新与改革求得生存,是值得传媒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强 《视听界》2011,(4):119-119
6月28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以一台取名为《成长的幸福》的庆典晚会为1O岁庆生。我参与了晚会的创意、编导工作。一个多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电视晚会的制作流程,深切体会到了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巨大差异。常说广电是一家,我却以为,广电其实是隔行如隔山。  相似文献   

6.
美国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快乐的人要比快乐的人更喜欢看电视。 为了研究情绪与看电视之间的关系,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研人员在1975年至2006年间,对近3万名美国人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感到快乐的人每周看电视时间平均为19小时,而感到不快乐的人每周看电视时间平均为25小时。这项研究考虑了其他可能影响被研究者看电视的因素,如受教育程度、收入、年龄和婚姻状况等。与不快乐的人相比,快乐的人更热衷参加社会活动,也更喜欢看报。  相似文献   

7.
曾萍 《新闻窗》2010,(5):53-54
电视相亲的火爆背后 “相亲”这两个字带有时代的烙印。不管是父辈那一代还是新潮的80/90后,都和相亲脱不了干系。虽然“相亲”曾经也遭到排斥,也被嗤之以鼻,但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相亲”非但没有被时代的大潮淹没,反而以更多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其中的电视相亲就是颇具实力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朱红生 《新闻通讯》2013,(10):49-50
社教类电视节目是区县台重要的节目种类,在电视节目中,往往占有重要的分量。但是,在社教类节目中,由于这个“教”,往往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不能吸引人,让观众产生隔阂感,电视媒体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收视率却不高。那么,社教类电视节目能否办好让观众喜闻乐见?回答是肯定的,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本文以笔者主创的《市民大学堂》电视社教类栏目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第一、主题新颖与适用的关系2013年3月,南京溧水县撤县设区,农民变居民,居民变市民,如何融入南京主城,提升市民素质?溧水电视台围绕文明礼仪、健康教育、社会公德、交通法规、清正清廉等主题,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精心策划开播了每期半小时的大型社教类栏目《市民大学堂》,  相似文献   

9.
看电视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休闲方式,作为家庭媒介的电视也长期是中国的第一媒介,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幸福感的源泉,看电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看电视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基于2013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本文发现日常看电视和空闲时间看电视(或看碟)均直接提升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但只有至少达到“经常”或“每天”看电视才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表明电视使用对幸福感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门槛。本文通过相互竞争的两个中介机制分析了看电视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中介分析发现,看电视通过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间接提升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但看电视并没有因为提升了物质主义倾向而降低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现代传媒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一个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取决于它拥有几个品牌频道,而品牌频道又需要品牌栏目作为支撑和保障,品牌栏目同样需要有品位和水准的电视人经营,电视人的品位和水准同样需要品牌频道的整体提升和宣传.在这个互动循环的过程中,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融入电视从制作到播出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媒体流行语体现了媒体语言的时代色彩。不同年度的媒体流行语正是一幅动态变化的历史画卷,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广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即从当前电视流行语的  相似文献   

12.
冷冬梅 《视听界》2007,(4):81-82
电视素材的“开放存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将本土多年积攒下来的精良的自然历史人文素材向兄弟单位开放。打破时空障碍。二是素材价值的可获得性,它打破了盗版盗名使用素材权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的服务性是通过向受众提供实用的生活资讯和常识来实现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现在的电视服务性栏目与早期传统的服务性栏目相比,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卞祥 《声屏世界》2013,(4):28-30
2009年的北京曾经出现过一个奇异的现象,北京各大菜市场的蔬菜杂粮的销量,竟然会跟随着一档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发生变化。一档每天下午播出的电视节目,如果播出的是薏仁米的养生功效,次日北京杂粮市场薏仁米的销量就会随之上升,售价也同时上涨。如果前一天播出的是莲藕的保健妙用,次日莲藕的销量势必攀升。这档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电视节目就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养生堂》。《养生堂》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品牌"一词在电视界中早已不陌生,自2005年至今已成为中国电视传媒界的"关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竞争逐步从内容、形式上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的竞争,中国媒体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在电视媒体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笔者将从品牌学的角度,探讨电视媒体品牌与电视品牌活动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螺旋式上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成都电视台第五频道的大型民生新闻直播节目《成都全接触》,每天从中午12:00开始在五个时间段与观众见面。该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最高周平均收视率达8%以上,在成都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该节目的叙事方式进行探讨,通过该节目解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叙事话语以及叙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底至5月初,我和一个同学到昆明市五华区的郊区沙朗白族乡的一个自然村里做一项关于“大众媒体与少数民族精神生活”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开放式问题“你家哪年买的电视机”,我遇到两位村民都回忆说“大概就是看《霍元甲》那年吧。”当然我不能单就这两个村民的答案推论说《霍元甲》这部电视剧成为了这个村一部分村民形成集体记忆的工具,但我想这也许是他们与电视结下的一段奇缘吧。这个经历直接触发了我对电视与集体记忆的兴趣。能力所限,我将就看电视的方式及活动与集体记忆的关系这一剖面展开探索性的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许天颖 《新闻爱好者》2010,(11):180-181
上世纪90年代末,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火爆荧屏,从1997年凤凰卫视播出台湾华视制作的《非常男女》到1998年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相约星期六》、湖南卫视播出《玫瑰之约》,"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开设了此类婚恋节目”,爱情玫瑰在电视的包装下羞答答地绽开了。然而“花无百日红”,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雷同.电视婚恋节目难遏收视率下滑的颓势,在受众中的影响式微,爱情玫瑰悄然枯萎。  相似文献   

19.
韩岳 《传媒》2015,(20):40-43
近年来,国产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从单纯的引进、模仿国外真人秀模式,开始向引进节目本土化改造和原创节目模式研发并重的方向发展,节目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过程中,以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将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元素相结合,开创了戏曲文化电视传播的新模式,以通俗化、娱乐化的节目风格,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于凯 《新闻传播》2016,(4):73-73
电视编导是节目的灵魂,其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素养将直接决定电视节目质量。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各项事业的发展,人们审美的需求以及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要充分认识审美意识对于电视节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充分培养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电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