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韩阳)7月16日,三联书店举办了"韬奋图书馆"开馆仪式.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邹家华,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等出席了开馆仪式,并为开馆揭牌.这是三联书店创建八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是继承韬奋精神,弘扬三联传统的重要举措.@@韬奋图书馆位于三联书店综合业务楼一楼,三联韬奋书店东侧,大厅宽敞明亮.一进图书馆大厅,左侧墙上镌刻着邹韬奋先生为生活书店确立的宗旨:"竭诚为读者服务".两侧悬挂着郭沫若先生为韬奋图书馆撰写的嵌名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韬奋图书馆的额匾是郭沫若先生手书,另一牌匾则由黄苗子题写.韬奋图书馆现有藏书两万五千余册,其中约五分之一为50年代前的版本.其中最珍贵的,是抗战胜利后,筹建韬奋图书馆时各方捐赠及购置的图书,书上印有蓝色"韬奋图书馆藏书"字样的椭圆章.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韬奋先生逝世50周年,三联书店北京联谊会编的《联谊通讯》第37期特约张锡荣、胡耐秋、薛迪畅三位同志撰写了纪念文章,同时还重新发表了徐雪塞同志《临终前的韬奋先生》一文。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韬奋基金会、上海联谊会、韬奋纪念馆、上海三联书店、沪港三联书店等六单位将于今年7月20日在上海韬奋基金会召开纪念大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12,(21):22
正本刊讯(记者王化兵)7月3日,由韬奋基金会联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共同举办的"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寿山,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由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主持。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副司长李宏葵,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邹小桦,以及总署各司局办负责人、总署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和总署主管的各行业社团组织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倡导的韬奋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纪念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后为三联书店)成立70周年的时候,我对韬奋精神进行了再学习,又有新的领悟.现就自己的体会写来,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7月3日,由韬奋基金会联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共同举办的"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寿山,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由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主持.@@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副司长李宏葵,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邹小桦,以及总署各司局办负责人、总署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和总署主管的各行业社团组织的领导、出版行业部分在京单位的领导、部分高等院校新闻出版院系的领导和代表、20多家在京新闻传媒机构的记者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6.
邹韬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出版家、政论家、新闻记者,有人说近现代出版的代表人物只有四位:张元济、李达、邹韬奋、胡愈之,而将书报刊集合为一体的出版家只有邹韬奋先生。作为有思想、有理想、有成就的出版家,在"且学且做"中创办一系列报刊和生活书店,而且在抗争中练就一副硬骨头,在办刊中生发出为大众说话的出版理想,在实践中提炼出创造和服务的出版理念。从生活书店到三联书店,传播思想,传播文化,包含韬奋出版理想和理念的韬奋精神在民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蹈奋逝世三十五周年,三联书店重新出版了《韬奋文集》和《经历》。重新出版的《经历》,是《经历》、《抗战以来》和《患难余生记》三种自传汇编本。今年下半年,还将出版《患难余生记》的手稿及新编图片集《民主战士邹韬奋》和改写的《韬奋先生的流亡生活》。上海韬奋纪念馆也将重新开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1944年给韬奋的题词作了最好的概括:"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95年,在纪念韬奋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韬奋真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可以说,韬奋精神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也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1944年,周恩来同志在延安纪念与追悼韬奋办法中亲笔加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毛泽东主席批示表示同意,表明了党中央对韬奋的高度评价.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也先后为韬奋题词,对韬奋继续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世纪90年代,国家又设立了"韬奋出版奖"和"韬奋新闻奖",作为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最高奖励.这些都说明韬奋在新闻出版界的崇高地位,向"出版事业模范"韬奋学习是每个出版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 韩阳)7月3日,著名的"文化学术地标书店"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网上书店(www.slbook1996.com)正式开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出席开通仪式并亲自按下"开通"按钮.  相似文献   

11.
韬奋去世以后,周恩来"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此"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韬奋出版奖和韬奋新闻奖的设立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 向"模范"学习,就应该以他为榜样,做好我们的工作,而不能仅仅是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把他捧出来,行礼如仪地"纪念"一番了事.作为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编辑记者.如果真想学"模范",做"模范",最起码应该读一点韬奋的书,多少了解一点韬奋的生平和思想,懂得一点什么是韬奋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为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作为2016"书香赣鄱"全民阅读宣传月活动内容之一的"韬奋精神书法作品展"于2016年4月15日在江西省图书馆隆重开展。本次书法展是由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出版集团联合主办,江西省图书馆等三家单位承办。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殷美根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开展仪式,并为3名"韬奋奖"获得者代表、江西省  相似文献   

13.
韬奋楼     
这幢雄伟壮丽的古楼,耸立在华东政法学院校园内。它建造于1897年,原为圣约翰大学的“怀施堂”。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同志于1919~1921年曾在这幢楼里学习。为了纪念邹韬奋同志,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这幢百年古楼曾一度失修,在十年动乱中又遭到严重破坏,就连“韬奋楼”三个字也被搞得无影无踪。现已修复。原司法部部长、华东政法学院第一任院长魏文伯同志重新题了“韬奋楼”三个字。邹韬奋同志与世长辞已40载,这座楼作为纪念文物,时刻激励着后人。  相似文献   

14.
学习韬奋精神做韬奋式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100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  相似文献   

15.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韬奋与斯诺     
韬奋与斯诺,中外千百万读者熟知的两位著名记者.人们知道,斯诺三十年代初在上海的时候,曾同鲁迅等中国文化界人士有密切的交往,并翻译介绍了中国左翼作家的部分作品.人们也知道,韬奋对斯诺这位以《西行漫记》闻名的新闻界"哥仑布"十分钦佩,并多次在与读者通信中推荐他的作品.但这两位名记者究竟有那些具体交往,想必是人们感兴趣的.韬奋主编的《抵抗》三日刊第二十号(1937年10月23日),发表了他的《访问美国记者谈话记》,称这位  相似文献   

17.
看着墙上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以及柜子里陈列的韬奋当年用过的文房四宝、生活用品和一些与韬奋有关的出版物等实物,韬奋的形象益发高大起来。尤其是看了那些纸张已经发黄的、反映了韬奋一生功绩的生活书店出版物,更是令人浮想联翩。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韬奋尚且能够将读者放在第一位,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下,我们的出版工作者是不是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8.
韬奋图书馆是为纪念邹韬奋同志而开始筹备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均保存在上海韬奋纪念馆。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此中经过,常常有人问起而不知其详,今就《图书馆杂志》出版之际,特将韬奋图书馆筹备始末加以叙述,为图书馆事业史提供一份资料。韬奋逝世后,于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一日在革命圣地延安由周恩来、吴玉章、博古、邓颖超等十三位同志发起而举  相似文献   

19.
韬奋是出版事业的模范,是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我小时候,在知道鲁迅名字的时候,就知道韬奋的名字.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韬奋作了讲演,只有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不朽的韬奋     
一九八一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我接触了韬奋,并奉命与另一位同志编写了一本《韬奋与出版》的书。从此,韬奋和他创办的生活书店成了我心中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