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日前,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电子")承建的"现代快报方正畅享全媒体生产平台"正式通过验收。该平台将真正实现视音频、稿件、图片,iPad、iPhone、PC、纸媒、网媒、掌媒等多媒介、多素材、多终端的全媒体生产和发布。这份曾享誉中国报业、至今仍执江苏都市报业牛耳、全国都市报前十强的都市快报,将通过该平台逐步推进全媒体战略,在媒体融合时代焕发都市报业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3.
吴刚 《新闻前哨》2010,(10):37-39
近年来,网络媒体用近乎零成本转载报纸内容,以"低成本、高收益"快速扩张,争夺传统受众的注意力。纸媒则通过实施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战略来重新吸引受众。本文参考期刊"三次售卖理论",提出全媒体时代都市报"三次售卖"盈利模式构想:"第一次售卖"过程都市报的盈利点在于广告收入,"第二次售卖"主要产品是都市报庞大读者群的"注意力","第三次售卖"是销售报纸相关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4.
卢俊敏 《新闻实践》2013,(12):12-13
7月14日,今年7号台风"苏力"携着强风暴雨气势汹汹地朝浙南闽北扑来,温州都市报责无旁贷地投入了台风报道之中。我们依托新投用的全媒体中控室平台,对台风"苏力"进行了全媒体报道演练,为广大读者送去了更多更及时的台风资讯,为传统媒体报道台风做出了有益的全媒体尝试。应急预案因风启动在温州都市报新投用的全媒体中控室,有一套完整的《温州都市报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预案》,指导报社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出相应的报道行动。"苏力"台风作为今年最有可能正面袭击温州的超强台风,温州市启动了三级防汛防台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5.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2016,(3):80-81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从南方都市报平台到南部全媒体集群 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立业之本是南方都市报平台。2009年前的组织结构,都是从这个平台上“长”出来的,都是从这棵“榕树”上衍生出来的枝枝叉叉,虽然枝叉变得越来越多并且落地生根,其还只是一棵榕树。  相似文献   

7.
刘海贵教授主编的《都市报全媒体转型研究:掣肘与进路》一书,密切关注报业市场变迁,分析各种新问题,努力反映内地都市报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最新变化,表现出许多学术创见。本文着重从法学视野分析了该书的重要学术创见,认识记者竞业限制对于保障纸媒内容生产优势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下该领域存在的症结提出建议,尽可能平衡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剑  胡弋  刘柳 《新闻前哨》2012,(9):83-85
为顺应媒介融合大趋势,加快集团全媒体战略转型步伐,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于2012年7月6日~8日举办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第一期全媒体记者(编辑)培训班"。在三天培训时间里,来自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荆楚网、大楚网、省政府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发展中心70多名年轻编辑记者,认真聆听专家、教授的理论讲解:学习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等国内同行新媒体实践的先进经验:亲身体验全媒体技术发展带来新闻报道形式的新视角、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践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媒体职责,江西日报社以江南都市报为运营主体,全力打造全国首个“政企媒”营商全媒体平台,以“政务服务+舆情引导+数字运维”为构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闯出了一条抢占营商高地、精耕细分领域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蓝岸 《新闻战线》2020,(3):58-60
深圳新闻网将原有的"网媒"定位改变为"网络综合运营商",将单一网站拆分为六条产品线,以"全媒体内容生产"和"运营商整合经营"的思路,探索、破解传统媒体融合改革之道:移动化是方向,全媒体化是解法,平台化是路径。  相似文献   

11.
潘涛 《视听界》2014,(5):69-70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传播业态对新闻主持人的要求有了具体的细化和设计。本文以东方卫视"新闻梦工厂"为例,强调了全媒体演播环境下新闻主持人的三个主持概念——现场、多屏、借力,即在主持过程中突出现场、多屏互动、借力新媒。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2010:一种渐趋常态化的媒介运营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媒体:一个在争议中前行的概念 "全媒体"的概念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都存在着争议,但就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对全媒体概念的研究现状而言,具体分为两类:一个从"营运的理念上"来说,彭兰教授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她强调,从总体上看,全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而是在多平台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温州都市报自2013年开始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在提升“温都”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把温州都市报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内容供应+版面营销的经营模式,向全媒体经营的媒介运营商转型.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兴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势,传统媒体都在寻求突围之路,纷纷提出建设全媒体的战略构想。财经媒体有着天然的专业优势,但在新兴媒体的逼势下,财媒的生存环境危机重重,如何突出重围?唯有借助专业优势,打造全媒体生产平台,建设完整的数据库平台,通过无缝链接黏住受众,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于都 《军事记者》2011,(7):18-18
"内容为王"永远是媒体制胜的不二法门,竞争激烈的报媒,如何在同质化报道的"拼杀"中"王者归来"?这始终是报媒每天都要面对的考验。以都市报为例,同质化有以下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好人帮"大型全媒体公益互助平台,是贵阳广播电视台2014年下半年倾力打造的全国首个全媒体大型公益互助信息平台。平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主流媒体优势,以"将善良融入生活、用善举温暖人间"为宗旨,打造由主流媒体、政府职能部门、公益组织、社会人士、爱心企业等各阶层构成的大型公益互动平台,通过平台不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封静 《东南传播》2013,(8):47-49
近年来,我国传媒界和学界掀起了一股“全媒体”热潮.在新媒体日渐强盛,传统报业日渐式微的背景下,传统报业纷纷提出“全媒体”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心”、“媒立方”等新的传播形态,寻求新出路与新发展.在国内众多报业中,南方都市报依托其原有纸媒的优质资源和优势地位,自2009年起全面展开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战略实践,在国内众多报业中有不俗表现.本文以南都全媒体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试图探析我国传统报业的全媒体转型这一热点问题,以及在转型实践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罗辑 《军事记者》2014,(10):17-18
全媒体时代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编务机制,而通过即时通信工具搭建全媒体编务平台应是一种较为容易和便捷的方法。但构建这一编务平台,仍需要从机制、理念、思维的层面不断加以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将"全媒体思维"灌注于军事新闻人头脑中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目标。融媒时代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全媒体全平台在畅通社会治理参与渠道、搭建多样化社会治理平台、汇聚各方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主流媒体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通过权威信息的智能化生产与传播,形成社会治理合力,赋能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建设新一代智能媒资融媒内容管理应用平台。【方法】基于统一云基础后台,以内容中台、智能中台、数据中台为中台能力保障,以云计算、微服务、中台处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能力为支撑,建设统一门户,全媒体支持,多种AI智能功能应用,多种网络平台文件通联。【结果】通过对平台总体要求、框架设计、系统网络、网络安全、业务流程,业务功能等的优化设计,完成最终建设设计方案。【结论】本次设计的智能媒资业务应用平台,具备可持续扩展能力,可以持续赋能保障融媒时代下全媒体媒资内容智能生产管理和应用,也将有力地推动南京广电集团媒体融合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