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今年春节期间收视大热,说明真正优秀的节目从来都不会缺乏观众.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元素,是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方向,只有创作出富有地域特色、接地气的优秀电视节目,才能赢得市场和群众.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国家形象的彰显,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精选节目内容、创新比赛机制、拓宽传播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彰显了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刘喆 《新闻前哨》2021,(3):20-2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亦可以称为诗的文化,诗词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灿烂星河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无论在何种历史时期,都能闪耀出巨大的思想光芒。本文从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活动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介质,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双重达成,其内在原因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关联.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经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递,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有机融通、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探寻传统内容的现代传播.  相似文献   

5.
王欢 《出版参考》2023,(5):28-30+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启动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在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进行了多方尝试。本文以《漫画中国文化关键词》一书的创作和推广过程为例,通过对其创作过程和传播方式的分析,探究其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燕 《东南传播》2023,(1):133-136
以“诗词”为核心的大型文化类节目《2022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推出再次顺利出圈,让已走到第七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级案例。本文从文化价值、题材样式、技术赋能、传播手段四个角度着手,探究《2022中国诗词大会》在融媒体语境下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后娱乐化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之后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获得广泛关注。节目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主旨,设计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可视性为一体的节目形式,选拔来自全国范围的诗词爱好者参与其中,并邀请诗词大家就诗词进行解析,节目以受众为本的设计理念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正能量内涵,一经推出就获得强烈的社会效应和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播出,全国掀起一轮"背诵诗词风潮".在此之前,河北卫视自主研发的季播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即已于2013年10月首播,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河北卫视可抓住目前有利机遇,在省台以此打造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本文着重以《中华好诗词》为例,分析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9.
徐林 《视听》2022,(5):52-5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活跃在大众视野中.《中国诗词大会》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参与者,与主持人、专家、研究人员、文艺活动家等各界人士合作,打造了一场关于唤醒传统文化和激起情感共鸣的仪式盛宴,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该节目以视听语言为手段,通过仿像渲染传统文化氛围,重...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强国战略与全民阅读的语境下,如何让阅读推广活动更好地担负起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使命,是对高校图书馆的一个挑战。本文介绍了上海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成功案例"古韵新声——上海大学第一届古典诗词吟诵大会"活动,详细阐述了活动策划的主旨、目标、实施方式等,并总结了诗词吟诵阅读推广活动的绩效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最新力作,节目从创作理念到节目制作,再到收视成绩均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标志着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从探索走向成熟。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节目制作的创新,正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2.
侯琰慧 《东南传播》2018,(7):122-124
中华诗词文化经历了三千余年的发展积淀,是现代社会无法企及的优秀文化遗产,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热捧.与答题类的诗词文化节目不同,《经典咏流传》节目采取了音乐审美与文化审美相互融合的深度模式、与节目定位相得益彰的星素结合模式以及全方位的传播互动模式,同时精心选择具有普世性的节目文本、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故事并进行有立意高度的审美鉴赏,不仅达到了文化和艺术的双重高度,也在号召受众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诗词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冬祥 《东南传播》2016,(8):149-151
诗词艺术内涵丰富、意境深邃、凝练。借鉴诗词艺术写作方法或引用古典诗词名句并运用于新闻标题或新闻导语和开头,或新闻文稿中,或新闻编后和结语,是提高新闻可看性、可读性,增加新闻文彩和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诗词数量多,内容丰富多彩,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吸取其艺术精华,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运用,使受众喜闻乐见,同时,又丰富新闻报道的内涵。增强新闻报道的艺术性、文学性、可看性、可读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学习的课题,它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翟爽向斌 《视听》2023,(2):106-109
移动传播带来了文化传播的新形态,短视频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分支,诗词类短视频通过不同模态的协同作用实现创作者的传播意图。“都靓的1001页”作为致力于古典诗词文化传播的短视频账号,以特定的语言模态打造账号特色;通过精心的视觉设计增强与受众的联系,以及多种模态协同确保意义的传达,探索出了一条诗词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在“国学热”现象兴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国家层面重视的背景下,这一致力于传播优秀古典诗词文化的短视频账号对其他传统文化短视频账号的内容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曾虹 《声屏世界》2017,(5):20-22
2017年开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成为社会热点,点燃了人们内心对诗词的热情,也引发人们对中国经典文化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诗词大会》的人文之美,阐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之必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大量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纷纷走进观众视野,诗词类综艺作为新鲜元素已成为文化类综艺的重要补充。本文以《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以及《邻家诗话》为研究范本,对这四档节目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不同视角获得独特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2016年2月至4月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为当下电视节目带来了一股文化气息,作为一档原创本土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创下同一时段的收视高潮,并掀起了国人对中国诗词的学习热潮.暌违一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似一股清流,火爆春节荧屏,在带领着全国电视观众重温中华经典诗词的同时,极具中国传统气息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节目的形式感和仪式性,配合赛制结构完成了节目的形式诉求.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大量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纷纷走进观众视野,诗词类综艺作为新鲜元素已成为文化类综艺的重要补充。本文以《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以及《邻家诗话》为研究范本,对这四档节目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不同视角获得独特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热,古诗词图书层出不穷.本文从策划编辑的视角,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词大发现:古诗词创意图解》为例,重点讲述了编辑如何在同质化选题中做好"微创新".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收藏中心和传播中心,还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基地。但古典诗词类文献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作了调查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