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社交媒体是这一两年媒体领域最热的概念,Facebook在不但9年的时间里就积累了近10亿用户。它的用户是全球分布的,无疑,Facebook已成为当之无愧的"跨国媒体平台"。我们知道,通过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是基于特定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  相似文献   

2.
陈奎霖  高进 《新闻传播》2023,(3):44-46+50
“高校新媒体矩阵”是新媒体时代讨论的热点之一,构建新媒体矩阵也是当下高校宣传的主要渠道。通过统计分析、高校调研显示,在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普遍面临着新媒体矩阵内部互动性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面狭窄导致传播力不足、宣传工作缺乏科学的传播策略等问题,想要解决新媒体矩阵构建中的弊病,必须从构建理念与总体规划、差异化传播、运营策略等方面来对主题进行创新研究,为高校新媒体矩阵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积淀的新媒体运营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喆 《新闻爱好者》2021,(3):I0011-I0012
融媒体时代,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在积极探索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创新,公安宣传亦是如此。由贺铁光编著的《新媒体时代的公安宣传》(2017年6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新媒体时代探索公安宣传科学理论与创新策略的研究专著。该书在动态中高度关注现代媒介传播环境的变化,重视新媒体时代公安职业角色话语权与舆论形象的构建,希望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媒介与模式的融合发展,传播好警察声音,讲好警察故事,并在做好公安宣传工作的同时,有力促进基层警务工作体制与宣传机制的改革嬗变。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更加强调用户创造和互动交流,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开始转变观念,与新媒体的关系由竞争变为合作。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媒体传播方面不断地探索,精准定位用户,拓宽传播渠道,使自身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利用视频网站、微博和官方授权游戏三种不同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的现状为基础,从受众、影响力、传播价值、营销、电视节目产业链等多方面对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12,(2):173-174
经过十六年发展的昌荣传播,以电视媒体为主导,积极进军新媒体,构建了一个以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数字新媒体为框架的新型传播网络。领先CCTV媒体资源传播深度运用,提供央视全频道解决方案自1995年昌荣首次参加CCTV招标以来,昌荣在CCTV媒体代理及运用上已经积累了16年的宝贵经  相似文献   

6.
刘钊 《出版科学》2015,23(2):34-37
融媒体文化的出现,重构着传媒业的传播特质和编辑思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呈现贴近受众、微传播、用户生产内容、碎片化、平台化等发展趋势.编辑在融媒体传播视域下,应建立跨媒体、以受众为本和出版人的传播意识,深入挖掘新媒体大数据,实现媒体融合的划时代传播.  相似文献   

7.
彭沂 《青年记者》2012,(18):86-87
严格意义上说,第四媒体又称为互联网媒体或者网络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关于第四媒体概念的界定,不得不指出,很多学术界人士认为除了第四媒体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第五媒体,又称“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环境和格局,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纸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纸媒体虽然拥有新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相较于新媒体,其最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传播的范围和速度上,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递上更加具有时效性,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人们阅读起来更加方便,这都是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和纸质媒体的优势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区性传统纸媒体的生存现状,并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区性传统纸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主流媒体为了加强对外传播效果、纷纷在Facebook上开设账号,随着新媒体传播效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彰显,Facebook账号愈发为《人民日报》所重视,并被视作增强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人民日报》Facebook账号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其目前对外传播的主要策略和手段,指出对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应提升海外受众信任度及增加硬新闻比重的对策,以期为《人民日报》以及其他中央媒体的对外传播镜鉴.  相似文献   

10.
主流媒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价值。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主流媒体传播形成一定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冲击主流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新闻信息的有效性多样性传播注入新的动力。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主流媒体及社交媒体的概述,论述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提出新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革,互动性成为新媒体时代最根奉的特性。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陈培爱指出,"以媒体概念主导创意概念"是传播业者对"媒体创意时代"的积极回应。通过精彩的互动创意解决广告信息的传递,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是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2.
媒体发展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有效变革,目前自媒体的发展已呈势不可挡之势,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自媒体传播形式,已被大众所接受,本文通过对自媒体的概念、新型自媒体的传播特点、新型自媒体传播的优势的概括,并以微博为例,具体阐述新型自媒体的传播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着信息化的巨大进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当今的媒体传播,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改变着整个媒体环境状态,各种媒体形态在碰撞与交集中以各自的传播方式发挥着信息传播的作用。这种不断发展、延伸的强劲态势,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么,与新媒体概念相对应的传统媒体电视,在各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该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应对受到的冲击?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如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利用新的传播平台加快发展步伐?本文仅就以下几点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广涛 《新闻窗》2014,(6):80-80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的,新媒体时代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综合利用了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通过收集、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和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式。新媒体也可以称为"数字化媒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一、新媒体的范畴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维度上的概念,它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而存在的,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内涵相对应的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随着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变化,如它随着数字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卫星、宽带等通信渠道的增加而变化,也随着客户终端载体如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的发展而快速地转变。事实上,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传播渠道的细化是市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的路径,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面临着创新,改变了新闻传播和用户的关系,融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的媒介,创新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内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路径创新后表现出很多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积极融合起来,创新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本文中比较了新媒体与传...  相似文献   

18.
蒲亚南 《新闻窗》2015,(3):43-44
一、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是一种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的创新形态媒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媒体加大力度走出去,借助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的全球传播已初见成效。本文以策略传播的视角,总结以央视Facebook全球页账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团队化运营策略和品牌化策略所产生的传播效应,并以网络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受众研究,以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也应避免两种片面性,展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怀,寻求文化认同,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徐文扬 《视听》2024,(3):141-144
在传媒环境变革与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年轻化转型,打造“网红”新闻从业者便是其探索方向之一。其中,新华社记者张扬的B站传播尤为典型,她通过在新闻传播主体、生产过程与传播语态上凸显人格化优势,打造更具温度的优质新闻作品,实现与青年圈层的有效连接。同时,以“网红记者”为起点的人格化传播有利于主流媒体打造自身IP,创新新闻产品形态,深刻把握用户关系,让正能量有大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