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问题不再是一个个独立互不干扰的事件,很多问题犬牙交错、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热点已成为理论界和政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际社会波谲云诡,危机不断,各种矛盾、利益的斗争角逐构成了每日精彩的国际新闻。  相似文献   

2.
王静 《大观周刊》2012,(22):34-34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建设国家的理念和目标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建立国内“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3.
刘春阳 《新闻传播》2023,(12):61-63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西方舆论占据主导地位,在思潮混乱、舆论混战的当下,中国故事需要如何讲述出去?中国声音需要如何传播出去?中国方案需要如何宣介出去?我们需要突破美西方的舆论束缚,借助畅通渠道的搭建、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体系是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的主要媒介,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持续营造稳定的有利的世界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和平发展”和“做负责任的国家”,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家将不挑战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相反,它将在现存的国际体制内基本按照国际规则行事,承担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新社,是中国两家国家通讯社之一,也是我国开展国际传播事业的主力军。中新社“国际观察”专栏被评为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本文通过对该专栏2023年系列稿件进行定量分析、内容分析,并横向对比同类媒体的国际类稿件,认为该专栏具有紧贴国际热点、全面立足中国“世界观”、契合中新风格的叙事风格等特点,并提出丰富稿件数量和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互动与反馈等方面建议,力求增加该专栏的实效性、影响力,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在中国核心的自我认知观念以及对于世界的认识判断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招标书、投标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国际招标书、投标书的写作。招标是招标单位,在购买大批物资、发包建设工程项目或合作经营某项业务前,发表招标公告,通过公布的招标内容和条件,由多家承包者前来投标。最后由招标单位(或发包者)从中择优选定中标人的一种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团体大多附设图书馆,本对历史上在重庆建立的国际宗教团体图书馆、国际化协会图书馆和国际民众团体图书馆的概况及工作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余瑞冬 《青年记者》2021,(21):29-30
阔别1000多天,孟晚舟女士终于回到祖国。作为前方记者,如何凭借有限的条件报道整个事件的进展?如何以央媒站位推动双方的交流增信?如何报道国际敏感事件?本文认为,必须抵达最关键的现场,必须拍到关键内容,用客观事实让受众看到事件的真相和本质,而非简单地情绪化渲染,甚至是刻意地“带节奏”。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史的历史分期和研究课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新闻是新闻出现的最初形态,如今依然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新闻总量的10 - 30 %。相对于国际新闻的巨大现实存在,我国关于国际新闻的理论研究却非常薄弱。本文认为,国际新闻史是新闻史中值得注意的部分,并试图提出对国际新闻史的分期及相关的课题研究,以弥补国际新闻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赵芳 《今传媒》2014,(7):21-22
从全球范围来看,网络传播以其高参与性和互动性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青睐,公众的知情范围不断扩大,表达的空间不断拓宽,极大地推进了整个世界对于中国的知晓和沟通。中国的互联网由政府主导以免受西方国家的信息侵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尽管如此,无论是互联网的传播内容或是传播载体,都随着国家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而日益发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新信息传播环境下,当抓住契机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国际书展呈现出了国际出版业的价值取向:包括以读者培育为基础,引导民众阅读习惯养成;以内容质量为关键,注重出版物质量的提升;以媒介创新为趋势,推进数字化与传统业态互动;以产业链拓展为脉络,深挖出版物的商业价值等。在出版业态急剧变迁和数字化转型时代,中国出版业需要吸收、借鉴和参考这些价值取向,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代,国际传播的影响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之中,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学术界理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本文试图以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为例,梳理2005年中国大陆传播学界的国际传播研究以及论文层面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概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大陆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风起云涌,其面临政策优势、外围压力和种种危机。本文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国际频道本身的竞争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和多重威胁,并对其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5.
周静  汪正一 《传媒》2024,(8):60-62
国际传播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传播过程中可借鉴的优秀经验,对我国有效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高国际话语权、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推动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国际传播诞生以来已发生过三次传播技术范式转移,目前第四次传播技术范式转移已露端倪.此次传播技术范式转移由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引领,以国际传播主要采用互联网技术为鲜明标志.国际广播的衰落是此次传播技术范式转移的集中体现,美国倡导的“互联网自由”则是发生转移的价值理念支点.引领国际传播技术范式转移是美国主导国际话语权、发挥软实力的关键.中国要想建构与自身实力相应的国际话语权,应在此次传播技术范式转移中争做主导者,而非后期跟进者.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交换与国际赠书——补充外文馆藏资源的手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书刊价格上涨和购书经费紧缺导致外文馆藏资源不足,利用国际交换和国际赠书来弥补由此产生的外文馆藏不足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写投标书之前,必须对招标的项目作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精确计算,了解市场信息,知己知彼,成本核算合理,报价不高不低,既有竞争能力,又能取得一定利润。投标书的写法,往往采用报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写法如下:第一,标题。一般写在第一页的第一行居中,标题的写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写明“投标书”,表明文种的性质;二是投标项目和文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记者站,结束了长期以来没有自己国际新闻来源的历史.本文总体描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建立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海外机构的建设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如何科学有效的建设海外机构,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浙江图书馆国际交换和赠送书刊的管理和利用的描述,以及对国际交换和赠送书刊管理和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通过改变一些管理和服务方式来提高国际交换和赠送书刊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