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本文对比喻型通感的构成要素(本体、描述体、相似点)、心理机制(联想和表象)、语言结构形式(主谓型、偏正型和句群型)及其表达功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把“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认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通感与比喻非常相似,是语文教学中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比喻是由本体和喻体构成;通感是由本体和拟体构成。因此,只从形式上去区别它们是较为困难的,只有研究这两个修辞格各自的特点,搞清楚它们的实质,才能将它们完全区别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用通感,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他们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3.
顾文婷  肖飞 《语文知识》2013,(3):113-115
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修辞的选用应与作家的个人风格相一致。在其作品中,汪曾祺常用日常口语,多用短句、散句。对语言修辞效果的这种追求,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简洁平淡的语言特色。其小说中的比喻及通感这两种修辞手法,也与其特色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感和比喻的文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创作中,对于一些不可目睹、不可触摸、稍纵即逝之物,如感觉、声音、时间、灵魂、气味等,该如何描绘呢?灵活采用通感、比喻等手法,便可使之化为多姿多彩,情趣充盈的有形之物。  相似文献   

5.
王莹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97-198
朱自清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在他的散文中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通感也称移觉,是一种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的修辞方法,就是把甲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乙感官上,凭借感觉的相通,启发读者联想,体验客观事物。一般参考书在举例时都会举《荷塘月色》中的一句: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把移就混同于通感,把通感混同于比喻。如此简单地认识通感现象,怎能深入体会修辞的魅力?笔者不揣浅陋,撰文谈谈对通感的一己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各种辞格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以往在对通感格的研究中,对借助比喻的形式而将各种感觉沟通的所谓比喻式通感说得比较多,而与其他辞格兼用的通感格似乎关注不够,如比拟和通感兼用也会产生非常奇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部分古今诗文为例 ,谈谈“通感”这一特殊修辞和描写方法的特点、形式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部分古今诗为例,谈谈“通感”这一特殊修辞和描写方法的特点、形式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性思维模式是人脑认知能力发展完善的产物,是认知发展的更高阶段和重要方式。从认知的视角对英、汉语隐喻现象作比较性分析旨在验证其跨文化存在性,增加人们对英、汉隐喻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促进双语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研究证实,空间概念的形成先于时间概念,对大多数时间概念的定义和理解都是借助空间概念,通过隐喻的形式来实现的.从词汇、"时间在动"及"自我在动"隐喻系统方面研究时间的空间隐喻及其在中英文中存在的普遍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之间的通感主要表现为:听声类形,以耳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画形无象,造响无声.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是"气韵为主,笔墨为先".它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不拘限于形似,重在传神写意,创造出时空一体、富于律动感的艺术空间.西方绘画接近于雕刻和建筑;中国画则趋向于诗歌和音乐,与音乐的通感关系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4.
感觉通感,即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而相互移借,融合与贯通,尽管中英之间存在着诸如语言,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但中英诗歌中的感觉通感却十分相似,本对中英诗歌艺术中的感觉通感进行了分类并作了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中外通感研究对比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通感研究进行了跟踪观察和分析,发现国内外对于通感的研究在内容、规模以及学术界彼此交流的程度上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对这一研究的结果进行扼要地对比介绍和分析,希望能给国内学术界同行提供借鉴和帮助,促进中国通感研究走向世界,融入多元对话和文化整合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6.
从词汇学的角度探讨通感构词现象,分析通感构词的分布、分类、特点,以及汉语通感构词丰富性的特殊机制和通感构词规律。  相似文献   

17.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隐喻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在词汇学习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把相关的隐喻认知理论(如映射理论,隐喻概念和隐喻的相似性)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得词汇教学方法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为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通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的眼球。在传统修辞学上,通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方式。随着Lakoff和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d By)问世,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对通感进行审视。收集了有关通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此进行了分类梳理,以期人们对通感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隐喻贯穿于人类一切自然语言和思维之中,是认知语义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隐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死喻,却很少有相关阐述。对其产生、使用以及特点等的解释也显得模糊不清。文章着重介绍和探讨死喻研究中的不同观点,从隐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对死喻的定义、特点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死喻的重要性和应用,分析“死喻变活”的现象以及死喻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孟子》比喻运用在先秦时期,独树一帜。《孟子》的篇章类比喻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经典诗句喻志、选取生活小事作喻体、讽喻、故事喻等;这类比喻的特色是:爱憎分明,词锋犀利,通俗亲切,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