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上海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上海市大多数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提出了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十一五"发展战略,坚持以学校为中心规划、配置体育场地设施,设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用经费,以法律的形式出台学校体育场地的法规等。  相似文献   

2.
安徽县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5):14-16,19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安徽省县级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和了解,分析了场地设施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安徽省县级体育场地设施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与数理统计法,对贵阳市中天花园等六个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制度、规定和条例,为建设居民小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同时存在执行力度较小,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相关制度不了解等诸多问题。继而提出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提高国家有关社区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安全检查和维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疆地区体育场地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对新疆北疆地区体育场地进行了普查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比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普查结果及新疆北疆地区体育场地发展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为自治区各级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合理调整体育场地建设设施方向、建设结构、合理布局以及建设分类提供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场地开放形式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了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场地管理模式,提出实施上海市高校体育场地优化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推动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农村自2006年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以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拥有量、人均面积等有了较大的提高,供给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方式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彩公益金、乡村自筹等其他形式为辅。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鄂东地区即黄冈、黄石、鄂州3个县市城乡体育场地的场地情况、安全措施、投资金额、场地设施管理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鄂东地区城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和以学校为主的体育场地利用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显示:鄂东地区的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分布与我国现阶段分布一样都是主要分布在以教育系统为主的单位;乡村体育场地总面积大于城镇场地总面积;城镇场地数量略大于乡村场地数量;政府对城镇的体育场地投资是乡村的4倍有余。对此提出了建议:1)紧跟国家政策与方针;2)加大对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3)加大健身宣传力度,科学指导群众健身。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紧扣全民健身及“阳光体育”的时代主题,结合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对临汾市襄汾县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对临汾市襄汾县城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文献、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对广州市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场地设施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场地设施改善对"创建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体育强市"的促进作用,旨在为广州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结论:现阶段广州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偏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程度较低等仍然是制约广州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瓶颈"。建议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法治化,从投入的多元化,从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以推进广州市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从永州市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和场地设施建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综合整理分析新型城镇背景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影响主要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归纳了农村场地设施建设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政策法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民体育意识缺乏等诸多因素。依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健全的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的完善、提高农民健身意识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为农村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作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育场馆在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市属体育场馆进行调研分析,阐述了体育场馆基本概况以及对体育产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指出体育场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征,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社区体育设施合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利用与居民满意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上海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上海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从规划和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钟天朗 《体育科研》2005,26(5):25-27
在市场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上海民营类营业性体育场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加强宏观指导及调控力度、制定鼓励各种民间资本进入体育健身市场的政策、建立民营类营业性体育场所的行业协会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陈 《体育科研》2019,(2):21-32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正为向市民提供多元化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而努力。本文根据“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要求,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进行研判,得出:(1)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呈现等级性,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空间尺度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2)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关系。健身点密度、市民球场、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健身工程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3)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密度区域差异显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正处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的过渡阶段,正建设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公共体育设施与配套服务。(4)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总体评价较好,但存在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等问题。调查显示,居民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评价较好,满意度评价较高,但未满足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在软件环境建设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正处于补短板和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阶段,目前存在规划布局有待优化、运营管理有待提升、保障激励有待改进等共性问题。就上海市而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存在“人地矛盾”下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多样化不适配,管理运维效率不高,制度障碍限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案例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健身去哪儿”这一制约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全民健身发展短板问题,面向体育事业未来发展,基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结合《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解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呼应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体育惠民,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融合创新、拓展城市全民健身空间;开放共享、持续提升管理运维效能;法治赋能、科技赋能,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体育治理现代化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障和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上海农村参与和潜在参与体育的主体为对象,分析体育活动的需求分布、体育设施和有关服务的供给情况,提出目前上海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优势、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上海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经费筹集和投入策略、农村体育发展的组织管理策略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建设亚洲一流体育场地系统的指导思想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市体育场地发展战略目标的定位、运行机制、指导思想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阐述,总结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对上海市和台北市市民运动中心建设规划的比较,找出两地运动中心建设规划的异同,加强两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优势互补。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上海市市民健身中心和台北市市民运动中心建设规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市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启动时间比台北市市民运动中心晚,但规划建设场馆更多,建设规划周期短。台北市民运动中心的运动场地更加丰富多样,相关的配套设施与服务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分析上海大剧院经营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多种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客观规律办事;注重场馆的品牌建设,实现从场馆运营到品牌运营的转变;利用体育场馆的硬件优势,全力整合各种资源等多条实现上海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