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代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废墟》(选入人教社语文二室周正逵主编的高中语文新教材)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厚重的文化积淀,更震撼于作者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废墟”诠释得如此博大精深。在教学中,如果紧紧抓住作者是怎样诠释废墟这一中心,组织教学就会心中有数,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
《废墟》读解淮南联大濮思明《现代文选读》中的散文《废墟》,是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文化普旅”系列散文中的名篇。余秋雨是一位研究艺术史、文化史的著名学者,在置身大自然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对象作审美观照,发掘其中的文化意蕴。表现在他的散...  相似文献   

3.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  相似文献   

4.
《废墟中的大学》作者雷斯丁提出了自己对现代大学的理解,他认为现代的大学已在废墟之上,大学最终经如何发展,他提倡在原有的废墟之上将大学发展为一个新的"各抒己见的共同体"。而在《大学之用》中作者克尔认为应当发展一种巨型的多元的大学才是现代大学的发展方向,那么大学究竟该如何发展?在康德的理性大学、洪堡的文化大学以及纽曼的自由教育之后我们又该提倡一种什么样的大学理念,是朝着美国所源起的争创"一流"的大学理念,还是我们有我们自己更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谈及“废墟”的文章不少,而像余秋雨的《废墟》那样思考深刻、内蕴丰富的却不多。它很有嚼头,但要真正嚼透,怕不是很容易。本文避重就轻,只就《废墟》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艺术谈点肤浅认识。先说结构。《废墟》采用的结构方式并不特别,就是“总分式”罢了,不过,这“总分式”用得似乎有点特别——“大总分”里套着“小总分”,“大分”对应并演绎“小分”。这篇谈“废墟”不“废”的文章共四章,第一章写寄情废墟,是“总”;二、三、四章写废墟价值,是“分”。这就是所谓“大总分”。文章的入题部分是“大总”,采用的也是总分式。作为本章乃至全文…  相似文献   

6.
建设部专家坦言:“死了那么多孩子,我们的职能部门,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都应该反思。”“聚源中学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建筑结构体系、施工和材料方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建设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教授陈保胜在勘察了聚源中学废墟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说他的散文“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历史,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死一活,支撑起了废墟。我们每个人都有废墟,藏在心底心灵的废墟。每次看见它,会反省自身。废墟是过去、是昨天的伤疤,但它仍存在于今天的世界。初看《废墟》,也有疑惑:守住现在的快乐不好吗?何必留着废墟,来提醒世人曾经的屈辱,再揭旧伤?反复思索后确实有别样感悟,的确“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我眼中的废墟,并不仅指圆明园、角斗场、摇摇古城这样的历史遗迹。它象征着挫败,可以是生活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我不敢说过去的每一件事我…  相似文献   

8.
根据自身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听课中的一些感受 ,笔者拟谈谈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自觉地且投入地进入学习当中。所以说 ,好的教学情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如在学习宗璞的《废墟的召唤》前 ,有的老师以《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感染学生 ,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有的老师以圆明园等建筑的废墟图片引发学生的思索 ,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 ;有的老师结合展示的图片 ,辅以声情并茂的解说打动学生 ;还有的老师以具体的实物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等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废名圈”诗人里的一员,朱英诞笔耕一生,作品颇丰。《废墟》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艺术和独特的创作技法。解析《废墟》,可以将这首小诗从历史的湮没中凸现出来,再度被审美,让读者了解《废墟》中的古典诗歌意象的现代性化用技法、现代人文意象塑造的采纳、完整情趣的表达方式、自由和谐的形式技巧等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一、《西欧与日本》(静安区朱幽梅老师执教) 1.教学实录片段 生出示战后日本经济衰败的四幅图片,并进行说明。 (第二组资料到第八组资料展示略) 生出示资料“废墟上的日本怎样捡到转机”(摘自2003年《报刊文摘》),并说明。师:对他们的资料和观点有没有异议?  相似文献   

11.
“悖论”与“反讽”形成《废墟》的诗意化散文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文化批判和历史反思的意义。然而。在艺术本性上,《废墟》属于碎片化和格言式的写作,缺乏“和谐整体”的美感,呈现一定的理性负重和思维暴力,因此造成在审美接受上的不平等对话,所以,它很难成为一种经典意义的艺术文本。  相似文献   

12.
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一文中抒写了自己对废墟的深刻感悟:内容上“废墟是进化的长链”,而形式上废墟具有美。并提出对废墟应取的态度,以此批评中国人的大团圆心理。也许我对本文只有肤浅的理解,但也不妨说说我心中的“废墟”。悠悠岁月中,人类曾创造过多少灿烂的文明,它们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教任重道远张志君张志刚有一个西方国家,在二战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在别人问及原因时,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说他们有一个“秘密武器”,这个秘密武器就是职业教育,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我们的东邻日本更在1951年就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  相似文献   

14.
《在桥边》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本文从教材编写体系、作家认识、主题理解等多角度探究其入选的意义所在,从中发现伯尔作品背后隐藏的“不顺从文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当权者的抗争。德国文学因何而崛起于废墟之中,值得我们在阅读中深思,在教学中不错过。  相似文献   

15.
袁珞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80年,刘颖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93年,王燕骅老师设计的《惊弓之鸟》是2006年,前后相隔20多年;由于年代不同,教学理念、教师的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在发展变化。从教师来看,袁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她教学《惊弓之鸟》时,已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刘颖老师当时是教学一线的青年优秀教师;王燕骅老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是一位善于教学创新的语文教师,三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因此,三个《惊弓之鸟》的教例各具特色。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其共同之处,可以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我们从这三个《惊弓之鸟》教学的同、异之中,欣赏和学习她们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德国二战后的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本文从二战入手,讲述德国在战中和战后的变化,由此介绍德国文学是怎样在废墟之上矗立起来的。《铁皮鼓》是当时战后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也将详细分析其中的隐含之处,来诠释废墟中的德国文学。  相似文献   

17.
惜时     
惜时通县杨淑丽《明日歌》中唱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援防。革命先躯李大到同志说;世间最可贵的是“今”。自远古时代起,先辈们便勤奋不懈地在废墟上创业。而今。祖国已步入振兴中华的改革之路,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今天,...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花城版六年级音乐第1 1册第五课《走近音乐大师贝多芬》第二课时《土耳其进行曲》教材分析:《土耳其进行曲》是贝多芬为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段,后被改编成钢琴曲,全曲结构为A+B+A+B+A+尾声,两个主题交替出现,力度由弱到强再到弱,表现了土耳其军队从远方渐渐走来,又渐渐远去的形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特点。2、能恰当选用打击乐器演奏参与《土耳其进行曲》的欣赏。3、能从贝多芬的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教学重点: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学难点:对贝多芬作品风格的把握。教具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抹煞不了成就,成就也掩盖不了问题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这篇文章后来被语文界称作语文教改的“一声惊雷”。从这时算起,语文教学的改革至今已进行20多年了。20多年来,在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涌现出许多语文教育改革家和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使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语文学科率先从“文革”的废墟中迅速崛起,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阴阳相抱利弊共存的,在语文界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尤其…  相似文献   

20.
《家》、《憩园》、《寒夜》是巴金创作的三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从《家》到《寒夜》,作为物质外壳的"家"在巴金的笔下逐步瓦解,但是精神的家园却在这片瓦解的废墟上开出现代的花朵,"家"的结构变迁,家中主人的更替,家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家的精神内质变化都向我们展示出激流动荡中"家"的摇落,思想解放中"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