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地球科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问题改革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基本内容,提出了地球科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并系统论述了地球科学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异同和大地学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质类不同的专业方向因行业需求和课程设置差异,对《应用地球化学》课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应区别对待。本文从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地球化学》教学实践出发,对地球化学专业和非地球化学专业的《应用地球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及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调整和更新建议。  相似文献   

3.
吉林大学地学部下设地球科学学院、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建设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一、专业设置1.地球科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考察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地球科学类课程设置依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地球科学学科体系。以此为据,通过考察现阶段我国各高师院校对地学类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发现了一些相关问题。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发展、地球科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地学类课程设置原则、提出了一些相关具体课程与内容设置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矿业大学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是煤炭系统唯一培养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以下简称物探)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从1959年开始招生,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为煤炭系统输送了800余名物探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来,作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教材,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八五”教材建设,已出版和待出版的教材有11部,基本保证了教学的需要,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现就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教材和“九五”教材展望谈谈几点体会和看法。一、煤田物探专业教材现状按照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煤田物探专业共设置了36门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6.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勘查地球物理方向)是我校地球科学领域的老牌优势专业,其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是我校办好该专业方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另外,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与就业质量。文章从专业设置与定位、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条件、教学内容等入手,结合地球物理专业教学经验及基础地质野外教学经验,探讨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勘查地球物理方向)本科基础地质野外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些想法与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深化教育改革和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各工科高校相继开设了理学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与传统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形成了理工并存的局面。通过对国内研究型大学相对成熟的地球物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工科高校依托工学专业多年办学经验开设理学地球物理专业的具体特点,确立了"理工结合,以工带理,以理强工"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宽基础、重实践"的课程设置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地球化学专业建设为例,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三个符合度”角度,分析了专业建设中“三个符合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专业建设,特别是新办专业建设,只有准确把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办学条件与办学目标相符合、办学效果与办学目标相符合,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才合理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长江大学设有81个本科专业,分布在8个学科群的24个院系,每个学院设置专业2~7个不等,多数为2~4个。在校本科生29947人,平均每个专业本科生为369人,平均每个学院1247人,每个学科群拥有的本科生平均值应为3743人。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专业、院系和学科群的学生数量差异很大。受科研发展水平的制约,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在石油与地球科学学科群各院系,分布极不平衡。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需要不断设置新的专业,改造现有专业,合理控制各专业学科的本科生数量,大力发展科研和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学(包括工科和理科)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具有研究内容宽泛和涉及多个学科的特点。因此,目前在地球物理专业的本科阶段基本上没有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直接有关的教学环节和课程。通过对学生在本科阶段结束后所要承担工作的分析,首先论证了在地球物理专业的本科阶段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分析创新能力的层次性论证了进行这种培养的可行性,最后根据目前的教学实际提出了进行这种培养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含地质类专业院(系)和专业设置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人才培养起源始于1951年,目前该校含地质类专业的院系主要为校本部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和北京校区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资源科学与工程系。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原矿业学院时期的煤田地质系,是国内最早开展煤田地质与勘探教学与研究的机构之一。中国矿业  相似文献   

12.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学校所在地: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市鱼山路5号)邮政编码:266003电话:0532-2032460传真:0532-2032401网址:http://www.ouc.edu.cn/diqiu/index.htm一、含地质类专业院(系)和专业设置自1999年以来,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设理学地质学专业(海洋地质方向)和工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003年新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现已成为以海洋地质为特色、地质理论与地球物理方法交叉渗透、理工结合、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综合性学院。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和地球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地球化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我们在为本科生讲授地球化学课程(60和40学时)的教学过程中,强调了辩证统一的地球化学思维教育。 一、讨论地球化学问题不应脱离地质环境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有关宇宙体的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针对复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一些地质高校开辟了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由于学时少,内容多,如何有效地开展测井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该课题以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需求为准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探索.研究了比较、类比、导入与归纳等教学方法和“黑板演绎+多媒体+仪器与图件+实例探究”的“多合一”教学技术.通过课上发问、课后作业、期末考试来检查教学效果,最终形成一套面向复合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宽、联系有机、特色鲜明、富有张力的课程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的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5.
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存在以下问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虽各有侧重,但重复设置比例较大;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数目过多,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吻合;工业类别专业设置及招生数严重滞后于产业规模;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前瞻性专业缺乏。对此,应降低专业设置重复度,提高专业设置聚集度;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加强工业类别相关专业设置;建立扶持机制,设置前瞻性专业。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现有的专业设置模式尚存在过分注重专业数量、专业设置口径过窄、专业设置方向名不符实、专业设置时间过早、专业设置空间过小、课程模式单一等弊端。改革专业设置模式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规范专业设置程序,针对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第二,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改革专业设置模式;第三,改变专业观念,改革课程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否满足产业结构发展需求是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从分析广东省76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发现存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差、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弱性相关等问题,要统筹规划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高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设置的积极性、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关联性,主动适应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研究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及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以低投入专业设置为主等问题,提出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创办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等一系列优化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安徽省芜湖市5所高职院校2013年专业设置和招生数据进行分类及统计,并对芜湖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分析;针对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应程度不高,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不够,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专业设置要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科学引导,企业、行业协会要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发挥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建立动态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等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众化进程中福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专业设置呈现出新的特点。以福建省19所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样本,就专业设置现状进行调研,从学科门类与专业种数设置、专业学科门类布局、专业布点、目录外专业设置与布点等维度分析发现,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呈现学科覆盖面广而专业种数较少、专业布点较多、重复设置比率较高、目录外专业增长缓慢等问题特征。并在总结专业设置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就专业设置趋同、特色专业设置、专业优化与院校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