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卡》中对凡卡“叹气”的描写,前后共出现三次.在圣诞节前夜,小凡卡偷偷给爷爷写信,“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是作者对凡卡“叹气”的第一次描写.第二次描写在想象回忆爷爷的生活和对乡村冬夜美景之后,“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第三次描写是这样的:“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这次描写是在凡卡叙述自己挨打、挨冻、挨饿等方面的生活情景,哀求爷爷带他回去并向爷爷介绍莫斯科大城市的情形之后.对其“叹气”的又一次描写.  相似文献   

2.
凡卡在给爷爷写信的过程中,作者写了他三次“叹气”。第一次,是在凡卡写信前,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昏暗的神像和神像两边挂满楦头的架子,“他叹了一口气”。凡卡从家乡来到这充满  相似文献   

3.
《凡卡》一文的作者共为主人公小凡卡安排了三次叹气,叹得非常奇妙,叹出了文章的深刻寓意。第一次叹气,是凡卡做好了写信的准备之后,在写第一个字之前发出的。这就暗示了凡卡的不幸遭遇,渲染了悲剧气氛。再看写信的时间,凡卡是趁老板一  相似文献   

4.
《凡卡》(人教版第十一册 )讲述的是九岁的凡卡在圣诞之夜给爷爷写信 ,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 ,并求爷爷接他回去的故事。在课文里 ,凡卡写信过程中三次看窗户的细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凡卡第一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的第 2自然段。“在写第一个字以前 ,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 ,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 ,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 ,架子上摆满了楦头。”这段描写写出了凡卡写信前提心吊胆的心情 ,说明他对老板等人的恐惧。这为后文写凡卡的痛苦生活埋下伏笔。第二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的第 4自然段。“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 ,玻璃窗上映出…  相似文献   

5.
《凡卡》课文的作者借凡卡写信给爷爷这件事叙述了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作者用写信的方式按写信前、写信时、写完信这样的顺序来叙述凡卡怎样受苦的。在写信的同时插叙了几件事来衬托凡卡的悲惨命运。课文通过细节的描写,把能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6.
《凡卡》的作者借凡卡写信给爷爷这件事,叙述了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作者用写信的方式按写信前、写信时、写完信这样的顺序来叙述凡卡是怎样受苦的。在写信的同时插叙了几件事,来衬托凡卡的悲惨命运。课文还通过细节描写,突出地表现了中心。本文根据课文内容及结构特点和本单元  相似文献   

7.
一、抓教材特点和训练重点,促“三条思路”的和谐统一《凡卡》(第十二册第11课)这篇讲读课文的特点在于:作者按“凡卡在圣诞节前夜,趁老板一家及伙计们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准备给爷爷写信(写信前)——凡卡向爷爷写信倾述自己的悲惨的  相似文献   

8.
《凡卡》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作业:“同学们请想一想,小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以后,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有哪些可能?请大家尽量想,比比看,谁设想最多,最快。”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动开了脑筋,紧张地思考着,不时记下一点什么。一分钟后,学生甲举手,老师示意他发言。生甲:我认为凡卡给他的爷爷写信后会出现四  相似文献   

9.
【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发现、一处质疑、一句插话,这些微小的细节,有时竟藏着一个个教学生成点,抓住了这些细节,就促进了课堂动态生成。在《凡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及时关注了课堂中的两个细节,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成的活力,充满了思辩与灵性。【片段一】凡卡为什么会写信生:老师,凡卡没有读过书,他根本不识字,为什么会写信?生:是啊!小凡卡家里很穷,他才九岁就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他哪有钱去读书?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凡卡为什么会写信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生:我知道,凡卡会写…  相似文献   

10.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对《凡卡》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教者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一、找准基调,引导朗读《凡卡》一文蕴含五种情感基调,要读好这篇课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找准这五种情感基调,然后针对不同基调进行朗读。1.课文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悲伤的调子———凡卡准备写信时的担心、害怕:“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而“昏暗的神像”又给凡卡写信的环境抹上了压抑、悲伤的底色。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者应引导学生读出担心、害怕、…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以深沉的笔触、衬托的手法,满怀深情地描写了一个饱受摧残与虐待的小学徒凡卡。作者以凡卡向他唯一的亲人爷爷写信这一事件的发展为顺序,用环境描写、回忆插叙等形式,衬托凡卡的孤苦心境和痛苦生活,巧妙而自然地展示了凡卡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控诉了资本主义魔爪攫取贫苦  相似文献   

13.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凡卡的学徒生活的?2.凡卡为什么挨打?老板用什么打?怎样打的?找出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凡卡》一课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在19世纪后期的旧俄时代,凡卡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一鞋铺当学徒,受尽了种种折磨,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他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信中流露出凡卡对乡下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文章通过主人公叙述信的内容和插叙凡卡的  相似文献   

15.
《凡卡》一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名作。作者不仅着墨于写信的内容,而且独具匠心地排设了两处插叙:一是“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想象着爷爷做守夜人的情景”;二是凡卡想起在以往的圣诞节到来的时候,爷爷给他砍圣诞树、逗乐的情景。这两处插叙,构思奇特,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6.
《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于1886年的一篇著名的小说,通过九岁的小学徒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痛苦的学徒生活,反映了俄国沙皇统冶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透过凡卡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邪无限悲悯的情怀。《凡卡》一文的表达方法也很有特点。仟文中将凡卡怎样写信、信件的内容和写信时的回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穿插映衬。通过对比、暗示等方法,展现了凡卡内心令人不忍抚摸的“痛”。  相似文献   

17.
理清文章的行文顺序(脉络)是准确划分段落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理清脉络再分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联系生活经验分段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者创作多是遵循生活规律来布局谋篇。鉴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顺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例如,给《凡卡》一课分段,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他爷爷写信述说其遭遇。对于写信,大家都比较熟悉。想想看,你平常给某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星期四上午,王老师利用最后的两节课,带领着我们学习了《凡卡》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反映了俄国沙皇时代旧社会中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黑暗、残酷和不合理。凡卡与我们现代的孩子相比,简直一个是在天堂,一个是在地狱。  相似文献   

19.
据说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写小说时,总是把稿件反复修改,致使把稿件的句子修改得纵横交错,这可以看出他对作品创作的殚精竭虑。《凡卡》一文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表象上写得很凌乱:一忽儿写凡卡用写信的形式向爷爷倾诉他凄凉的当鞋匠学徒的生活,一忽儿写他对爷爷形象的回忆,一忽儿写窗户  相似文献   

20.
九岁的凡卡可以写出这样的信学生学完《凡卡》(人教版第一册)会产生“九岁的凡卡能写出那样的信吗”这样的疑问。笔者通过细读课文、查阅资料 ,认为“凡卡能写出这样的信”。第一 ,《凡卡》写于1886年 ,当时俄国正处在沙皇尼古拉三世统治时期 ,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就是这无数儿童中的一个。可见 ,凡卡在家里破产前也上过学 ,读过书 ,并且还学过音乐(课文写道 :“别让旁人拿我的小风琴”)。这是凡卡写信的基础。第二 ,凡卡的信记叙的是凡卡的亲身经历、真切体验 ,没有半点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