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的《前赤壁赋》,选入全国高校公共课《大学语文》教材,单就讲解这篇文章的思想而言,关键在如何看待苏轼对人生的那段议论。而其中的哲学观点,又是苏轼借以解脱苦闷的精神依靠。这段文字说: 苏子曰:“客亦知乎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选入了苏轼的《赤壁赋》一文。在课堂教学中,“苏子答客”一段的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是难点,尤其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  相似文献   

3.
陆子曰:“子之辞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相见),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选自陆游《渭南…  相似文献   

4.
一旦值野龙,奋然而招之曰:“尔奚为者?茫然乎天地之间,寒而蛰,阳而升,能无劳乎?诚能从吾居而宴安乎?”野龙矫首而笑之,曰:“若何龌龊乎如是耶!赋吾之形,冠角而被鳞;赋吾之德,泉潜而天飞;赋吾之灵,嘘云而乘风;赋吾之职,抑骄而泽枯。观乎无极之外,息乎大荒之墟,穷端倪而尽变化,其乐不至耶?今尔苟容于蹄涔之间,惟沙泥之是拘,惟蛭蛟之与徒率乎!  相似文献   

5.
武增明 《现代语文》2002,(10):42-42
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中“物”是无尽的还比较好理解,而“我”为什么也是无尽的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毕竟不同于大江的无穷无尽、月亮的盈虚交替。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分析苏轼这一时期的思想入手。  相似文献   

6.
超然台记     
原文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  相似文献   

7.
文天祥在狱中所作《正气歌》(《文山先生全集》卷14),歌颂天地间之正气,表达了忠贞不二的爱国之心。通篇演绎了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的思想。而诗意则多有所本。为人所指出的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本于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的“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天地之间,……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东坡后  相似文献   

8.
古典咖啡     
一、阅读〔宋〕苏轼的《超然台记》,完成1-5题。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輔糟啜镵,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  相似文献   

9.
正记得苏轼在《赤壁赋》中说过:"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联想到中学语文教育:教材不断变化,方法层出不穷,理念日新月异,让人新奇兴奋的同时,也让一些语文教师感到惶恐无措。不知人人能说的母语,究竟该怎  相似文献   

10.
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二人以“轼”“辙”为名有何寓义呢?请看苏洵的《名二子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  相似文献   

11.
筑书巢     
正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相似文献   

12.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相似文献   

13.
〔原文〕崔武子1见棠姜而美之,遂取2之。庄公通焉。崔子弑3之。晏子4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5,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相似文献   

14.
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苏轼作品的情感状态在表层上虽为旷达之貌,但其深层则包含着厚重的人生之悲。这种悲感具体地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创作主体哀伤于自我坎坷命运的一己之悲。二是喟叹于六亲不得相保的亲情之悲,三是感于国事民生的时政之悲。而苏轼作品在深层情怀上的这种悲感,一方面是源于中国士大夫以悲为美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苏轼本人具体的人身经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古之球迷必有空。球迷者,所以爱队迷球忘我者。人皆生而球迷者,孰能无爱?爱而不迷球,其为废也,终不得矣。生乎吾前,其幸也固多乎吾,吾喜之贺之;生乎吾其幸也固厚乎吾,吾恭之羡之。我恭喜者,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相似文献   

16.
佝偻承蜩     
孔子适②楚,出③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④。仲尼曰:“子巧乎!有道⑤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⑥,累丸⑦二而不坠,则失者⑧锱铢⑨;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⑩;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11)也,若厥侏枸(12);吾执臂(13)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14)。吾不反不侧(15),不以万物易蜩之翼(16),何为而  相似文献   

17.
我思故我在     
沈津雯 《新读写》2020,(4):61-61
宇宙浩瀚无穷,思想深邃无尽。人作为万千芦苇中的“那一根”,何其渺小,何其平凡。然而,人在思考中感悟天地万物,畅享自由,展现思想之瑰宝,何其美妙,何其伟大。人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渺小。苏子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相似文献   

18.
说“我的"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苏轼对“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观物不切     
苏轼在其文中载有二则关于观物不切的故事。一则说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藏精品以百数,尤爱其中唐代画家戴嵩画牛一轴。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说:“此是画斗牛,然牛相斗用力于角,尾则抽搐入两股之间,今却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对此,苏轼发论说:“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 )另一则说五代画家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有人指出: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对此,苏轼也发了一番议论:“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 !君子是以务学而…  相似文献   

20.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①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②而反③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