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把关人     
1998年第10期《新闻三昧》的封面人物,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工人日报》检量组组长顾志武。你想认识他吗?请看——没有记者采访那么风光,也没有编辑岗位那么诱人。报纸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它的责任与辛劳又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工人日报》检查组组长顾志武却乐此不疲。196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如今同班同学中当部长、报刊老总、副老总的不乏其人,他却在报纸检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一查根问据,纠错堵漏,干报纸检查的人给自己的工作取了一个很别致的名字——捕捉“漏网之鱼”。《工人日报》的人把顾志武称为捕“鱼”能手,因为谁都能说几段老顾捕“鱼”的故事。有篇稿子提到“纳质膨润土”,老顾看了以后摇摇头说:“‘纳’字不对,应当写成‘钠’,是一种矿物”。同事们一查,他说得果然对。  相似文献   

2.
“不,不要写我,还是写检查组的老同志吧,他们的工作成绩更突出……”他连连摇手,拒绝谈自己。这位再三推辞的中年人,就是工人日报检查员顾志武。差错很难逃过他的眼睛,他是位为人称道的捕捉“漏网之鱼”的能手。检查组的同志都能说上几段顾志武捕“鱼”的故事。例如,有篇稿子提到“纳质膨润土”,他看了以后摇摇头说:“‘纳’字不对,应当写成‘钠’,是一种矿物”。人们一查,果然是他说得对。有条消息中出现了“城建部部长连仲”的字样,他很快找到一份资料,纠正道:不是部长,是副部长,不是“连仲”,是“廉仲”。诸如此类的例子多着呢!  相似文献   

3.
1998年,落叶缤纷的时节,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工人日报社传开——老顾得了韬奋奖啦! 老顾就是工人日报检查组组长顾志武。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淡泊名利,不苟言笑。他为何能获得这项荣誉呢? 灯下耕耘二十载 流水的时光悄然已逝,老顾也许没有想到,他竟与工人  相似文献   

4.
工人日报两年一度的特约通讯员换届工作又要开始了。作为工人日报一名近20年的特约通讯员,每每换届都产生一些遐想。遐想一:变两年一届为三年一届如何?换届是保持特约通讯员队伍永远是“一潭活水”的必要措施。当前实行两年一届,周期显得短了  相似文献   

5.
报道初衷春节过后,新闻媒体的报道普遍陷入“稿荒”状态。如何在节后报道中挖掘出亮点,是《工人日报》要闻部面临的一个难题。事实上,农民工节后求职的相关报道与工人日报的定位十分吻合,也是工人日报关注的重要选题之一,但如何挖掘出新意却是需要考虑的。近几年来,农民工是各个媒体报道的重点,在工人日报的各个版面中也并不鲜见。如何在2006年开春报道中做好这一常规性题目,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2月底的一天,要闻部石述思主任召集我们一起讨论选题,他问我们有没有留意媒体对春节前后出现在珠江三角地带的“民工荒”现象的报道,并将自…  相似文献   

6.
“走街窜巷”?《工人日报》1998年3月29日一版照片说明文字中有“走街窜巷”一词,“窜”字用得不当。“窜”是乱跑的意思,“窜巷”成了在街巷里乱跑乱钻了。正确的用字应该是“走街串巷”,意思是在街巷中到处走动。这里如果使用“穿”字也可以理解和讲得通。“串”和“窜”读音有些近似,字形稍有变化,可是字义却大相径庭。不可混用。“一窝风”《工人日报》1998年10月3日三  相似文献   

7.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他所著的《史通》一书中写道:“盖饵巨鱼者,垂其千钓,而得之在于一筌;捕高鸟者,张其万置,而获之由于一目”。许多著名新闻记者之所以能逮住“高鸟”、“大鱼”,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主题提炼得好。  相似文献   

8.
在2008年“五一”前后的日子里,工人日报加大了对各行各业先进典型的报道力度。有的是中宣部等领导机构指定的报道重点,有的则是工人日报的“自选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工人日报的人物报道,不仅在版面上得到重视,并且在稿件质量上也不断提高,出现了“时代风采”、“劳动者之歌”、“劳模写真”、“走在路上”等有特色的人物专栏,并已经出现了一批对人物报道有兴趣、有水准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9.
4月20日,工人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用黑体字加框的特殊处理手法,就一条新闻标题中“辉煌”排成“煌辉”的差错刊出了一则“向读者道歉”的短信,读后为之一震,激发了我对工人日报同行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0.
梁嵩山,1993年6月转业到河南省盖州市公安局任宣传干事。近5年来,他利用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和一支永生牌的钢笔,共在焦作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稿件600余篇(部、幅),曾先后5次受到新闻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梁嵩山有个信条:闻警而动,随警作战,抓新鲜的活鱼。只要有了案情,不管半夜三更,还是雨天雪夜,他总是一跃而起,紧迫采访。有的同志曾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又不是技术员,有没有你都行,何必那么辛辛苦苦上一线呢?”他总是一笑置之:“我的工作就是在第一线,没有第一线就没有新闻。”1996年9月1日夜…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第三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名单(9名)李炳彦(解放军报)、范蓉(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孙言兵(山西临汾日报)、张克眉(羊城晚报)、江绍高(人民日报)、李树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顾志武(工人日报)、马胜荣(新华社)、张晓爱(北京电视台)。第三届韬奋新闻奖获提名奖者名单(30名)马克利(兰州晨报)、王畅平(安徽日报)、王建男(哈尔滨日报)、王明国(新民晚报)。王柏森(新华日报)、乌恩巴雅尔(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王乾荣(法制日报)、米玛(西藏电视台)、宋力力(重庆电视台)、张义德(光明日…  相似文献   

12.
我长期订阅《工人日报》,深感这是一张比较严谨的报纸。而读了2001年10月31日《工人日报》的几篇报道,我觉得有几处毛病。虽是“白壁微瑕”,但有指出的必要。“他们”不能代替“一个”第一版通讯《首钢为何要实施战略大调整》的开头一段这样写道:“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首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世纪之交,他们又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建设新首钢’的奋斗目标。”这句话中的“他们”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1日,报社安排我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齐长城徒步考察采访活动”,当时心里有点“悬”:一是对这种考察报道没有搞过,心里没谱儿;二是此次参加的媒体有21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派的都是“高手”,担心自己写不过人家;三是怕身体受不了,掉队。经过16天采访,自己觉得还可以,至少没丢份儿。现在回想起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有很多事情确实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工人日报去年11月16日一版刊登一篇介绍贺国耀的“牛背商店”的通讯,其中说到这个“牛背商店”,二十六年行程三十二万公里。我计算一下:一年行程为一万二千三百公里,一天(八小时)三十三点六公里,一小时为四点二公里。据老农说:“牛一小时最多走三公里,驮着货的牛队走得更慢。”再说,二十六年来,难道贺国耀一天未休息?没有请过一天假?如果除去国家的法定假,贺国耀和他的牛队一天少说要走四十公里以上,按照这个速度,他一天要走十三个小时,而且还要卖货、装货。越  相似文献   

15.
苏忠剪影     
苏忠是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在河北省新闻界是以坚持写批评稿而小有名气的。苏忠高中毕业后,到县委当了通讯员。一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女工的故事激发了他写稿的欲望。于是,他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就开始写下了他的处女作。写稿的时侯还没有想给哪里写。写完了,他才想,主人公是一位女工人,听说,北京有个工人日报,那就寄到工人日报去试试吧。大概过了有个把礼拜工夫,他的稿子登报了。而且是三版头条,还配了一篇评论,题为《崇高的品德》。县委领导对苏忠此举,作出了他自己竟想不到的评价,这是历史性的新记录,这是为他们景县填补了一个空白——在中央级大报上登这么长的通讯,并且配了评论。正是这篇报道,决定了他这一生的命运,河北工人报要在衡水地区建立记者站,他被选中了,这样,他就走上了记者的岗位。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15日,工人日报文化,周刊以4个整版的篇幅集中推出“2007:工人文化宫改革与发展特别报道”,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总结了工人文化宫2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有人把采写新闻形象地比作抓“鲜鱼”,而他正是这样一位热心抓“鱼”的人。他叫李恒才,今年43岁,是平顶山矿务局建井三处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一个热心新闻报道的业余通讯员。若问他抓“鱼”的决窍,他憨然一笑,说:“无非是多留心,细观察,勤深入,广交友,不停笔。”呵,一句话有横有竖,不正是他多年实践中精心结起的一张抓“鱼”的“网”嘛! 说起李恒才怎样开始爱上写新闻,话就长了。五十年代末,刚中学毕业回乡工作的李恒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曾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把新闻比喻为“鱼的故事”,旨在表明一个观点: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本源的鲜活的东西,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去讲述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19.
秦文 《新闻三昧》2008,(1):112-112
《工人日报》2007年8月17日在题为《关注网络民情,贵在关注民生的责任》的社评中写道:“热衷于花拳秀腿表面文章,他又会多少心思去关注基层正面临什么困难?”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美国弗罗里达州的41岁男子本杰明·史密斯被捕,原因仅仅是他将车停在一家拥有Wi-Fi宽带的家庭旁边,用自己的笔记本“蹭网”。他的被捕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觉得他在未告知此家庭的前提下使用了其“财产”,是个名副其实的“窃贼”,但更多的人认为他并没有犯任何错误,因为他并不是黑客,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副作用——除非你坚持“凿壁偷光”也应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