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摩擦力”教学为例,将“思维型”教学理论与物理概念教学相结合,从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运用迁移、总结反思等环节探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晶晶 《物理教师》2005,26(4):45-47
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种教材对“功和能”一章概念教学的不同处理,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生态化物理教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生态化视角分析中学物理教学系统中存在的“失衡”问题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中蕴涵的生态化取向。依据生态化取向的有效教学以及情境学习理论, 提出了“生态化物理教学”的概念,并对基于该概念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富根 《物理教师》2007,28(12):16-18
“等效法”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在中学物理中,重心、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热功当量、平均速度、总电阻与分电阻、平均值、有效值等,都是根据等效概念引入的.本文尝试归纳了中学物理中常见的8个等效名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以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密度”概念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研究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策略。一、明确目标达成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关“密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要求为:在学生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实验数据,经过比较、归纳,并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控制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理解物理概念,进而掌握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一直停留在创设物理情境、进行思维加工、理解物理意义和运用概念规律的经验层面,未能真正厘清学生形成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认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物理教学的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爱因斯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理论、物理学知识—能力结构以及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了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理论,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了高师物理学专业教师教育中存在的盲点,阐述了“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结合对师范生关于“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的调查研究,说明在高师院校开设“非常规”物理实验研究课程的必要性。同时,对开设“非常规”物理实验研究课程的目的、内容、授课方式和课程的评价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王鹤新 《物理教师》2014,(12):26-27
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是物理系统或物理过程的概念化表征。物理模型的建构与应用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是当前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约定俗成的亮点之一。高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通过对模型试题的研究可以发现物理模型教学中的缺失并改进我们的物理教学,高考就能真正发挥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作用。但如果研究仅限于表面,为考而练,而不从根本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与应用能力,则有违高考能力考查之本意。模型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方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有效实施模型教学,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当中,考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会过多地给学生进行灌输式的讲解,不会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会形成一种背诵公式的方法进行学习,以达到快速解答题目的目的,使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等的深刻含义。所以根据我国改革的教育理念来说,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就要进行“延迟判断”。它可以使初中物理授课进行过程性教学,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内涵。本文将针对“延迟判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旭 《中小学电教》2005,(10):38-39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中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信息素养等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物理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更新教学手段,合理选择和应用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使两者有机结合,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观念、方法却不尽相同。现分别举例分析之。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所以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课程标准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课程的三个分目标之一,并在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分别明确提出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6条和5条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赵坚 《物理教师》2010,31(1):40-41
最近,在相关杂志上不时看到涉及功的定义式W=Fseosa中的"s"的理解文章,笔者深感此问题事隔十多年后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再次引发混乱,鉴于“功”这个概念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现就如何正确理解“s”的含义在此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师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独有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指出了物理教学法实验课教学目标的独有特点,并针对其特点介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征指导方法。对“讲、演”训练在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中的地位、实施方式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蔡才福 《物理教师》2001,(12):33-33
1996年我主持申报了省级电教课题———“利用计算机优化物理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现已顺利结题 ,获得了省电教课题优秀成果奖 ,经省教科所推荐获全国优秀成果三等奖 .在课题研究中 ,我们探索总结出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种教学模式 .1 “自学 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利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利用自制和引进的一系列学生自学课件 ,例如 :北京出版的《特级教师讲物理》系列光盘、武汉出版的中学物理教学 (网络版 )光盘一套 .构建了新型的“自学 点拨”式的电教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学…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就是要求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相结合。本文探讨了实施“STS”教育的依据、原则、目标与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实施“STS”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和素质提高的现点。  相似文献   

16.
王ping 《山东教育》2000,(14):21-22,41
猜想与反驳”教学模式可适应于中学物理新授课中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理科课堂教学中的概念、规律教学。一、理论依据1玻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卡尔·玻普尔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即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作出新发现。科学发现是不断提出猜想与假说,这些猜想、假说又要不断遭到批判,即被“证伪”的过程。好的假说经受住被反驳批判的检验,即被确认为科学理论,尽管它将来最终还可能会被证伪。不合理的假说被证伪而淘汰。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猜想—反驳”方法论及其四段图式:“问题—尝试…  相似文献   

17.
蒋继跃 《成才之路》2011,(29):70-70
本文围绕着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贯彻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每一部分中去,在“概念”的获得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自觉理解性;在结论的探索过程中,可以拓展学生的主动思维与新方法的创设性;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开发学生的灵活变化性;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可以开启学生的勇于质疑探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或多个已知物理量“相比”的方式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概念俯拾皆是.例如,速度、密度、比热容、电阻、电场强度、电容、电动势、磁感应强度、折射率等.那么,比值定义法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与“教学逻辑”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几乎很少有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回答出来.本文结合电场强度概念的构建过程,力图说明这个问题,以促进比值定义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试图仅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模型,是很难做到的.进行物理知识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体悟多次实验现象,学生探索这些现象之中隐含的关系,领悟变化之中存在的规律.正是教师不断进行着“蓄水”和“挖渠”的过程,学生才会水到渠成地掌握物理概念.浮力被公认为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笔者在浮力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提出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是初中物理的启蒙阶段。要想学好中学物理,就要学好小学自然,上好小学自然课,应当围绕“看”“、做”“、想”、“用”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