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彑勹巾彑勹巾火]公盨铭“乃自作配鄉民”的考释,当联系西周“天配观”。西周“天配观”由“天立配”与“天所立者必‘配天’、‘配天命’”这互相密切联系的两方面内容构成。在对“自作配”的考释中,混淆了西周“天配观”密切相关而截然有别的两方面内容,是导致考释多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互火)公盨铭:"乃自作配鄉民"浅释--兼论西周"天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互火)公盨铭"乃自作配鄉民"的考释,当联系西周"天配观".西周"天配观"由"天立配"与"天所立者必‘配天'、‘配天命'"这互相密切联系的两方面内容构成.在对"自作配"的考释中,混淆了西周"天配观"密切相关而截然有别的两方面内容,是导致考释多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公盨铭“乃自作配鄉民”的考释,当联系西周“天配观”。西周“天配观”由“天立配”与“天所立者必‘配天’、‘配天命’”这互相密切联系的两方面内容构成。在对“自作配”的考释中,混淆了西周“天配观”密切相关而截然有别的两方面内容,是导致考释多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居虎 《寻根》2003,(5):39-41
陕西岐山县周公庙内,有一处非常著名的古泉——润德泉。根据泉旁所立唐碑记载,唐大中元年(847年),忽如一夜大风,久枯绝流的泉水复涌,时任凤翔节度使的崔珙立刻把这一现象赋予瑞意,上报了朝廷,唐宣宗李忱遂赐名“润德泉“,取意润泽于民。  相似文献   

5.
江林昌  孙进 《寻根》2003,(4):4-9
2002年下半年,从导师李学勤先生处获知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从香港购藏一件失盖的有铭铜器,曰“ 公 ”。就器形与铭文的字体等方面考察,该器时代可定在西周中期偏晚。 公盈铭文对于  相似文献   

6.
“德主刑辅”思想自汉朝被董仲舒正式提出以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如唐初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便是“德主刑辅”思想的延伸与发展.它是整个封建社会极为重要的法制思想,其核心内容甚至波及到当今人们的法律观念.这种法律思想强调以道德教化作用为主,以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从而轻视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作用.正是受这种法律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湖光潋滟‘春’方好,山色空蒙‘星’亦奇;若把星砚比西子,远观近赏总相宜。”这是笔者为镇斋之宝“星湖春晓砚”写的一首诗铭,然要说笔者与这方宝砚的情缘,还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说起。  相似文献   

8.
沈琨 《寻根》2002,(1):47-53
这是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吴喻时过晋公祠留下的一首怀古诗。晋公祠是唐朝宰相裴度祠堂。裴度封晋国公,故名。晋公祠位于今山西运城闻喜县城东门外,诗中所谓“黄河水曲太行巅”也。  相似文献   

9.
胡毓骅 《寻根》2003,(1):108-114
徽墨是我国的“文房四宝”之一,历来受到文人骚客和达官显贵的青睐。在徽墨业中,“胡开文”是我国近代一家闻名中外的老店,至今已有近240年的历史。现在“胡开文”三个字几乎成了徽墨的代称,“胡开文”的名号遍及徽墨的故乡—原徽州地区诸县,其墨则遍及海内外。但是“胡开文”不是人名,而是墨业的店名。“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上庄村也是胡适的故里)的胡天注。据《上川明经胡氏宗谱》记载:“天注公,驰赠奉直大夫,名在丰,字柱臣……生于乾隆壬戌年(1742年)六月二十七日未时,故于嘉庆戊辰年(1808年)十…  相似文献   

10.
“值”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历来研析者甚多。史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段记述,既展示...  相似文献   

11.
李氏宗祠     
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又称“惇叙堂”,庞大壮观,气势非凡,在闽、粤、赣极为罕见,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始祖李火德公而建的宗祠。迄今火德公后裔已分布福建、广东、台湾,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2.
冯保善 《寻根》2005,(4):84-94
“山人”一词,见之于文献记载,当以《左传》为最早。“昭公四年”有载:“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这里的“山人”,又称虞、山虞、司木,是一种职官名,掌管山地政令,  相似文献   

13.
有關陳寅恪先生在復旦公學讀書時的情况,現在所依據的資料主要是蔣天樞先生選錄的陳寅恪先生在文革中的“交代稿”,及蔣先生的一些推測:“光緒三十一年乙己(1905),先生十六歲,在日本……先生患脚氣病,須異地療養,遂回國,在家休養年餘”(1967年第七次交代稿).“先生十八歲.先生插班考入復旦公學,似在本年春(引者按:即光緒三十二年丁未)”.“光緒三十四年戊申(1908),先生十九歲.讀書上海昊淞復旦公學.”“宣統元年己酉(1909),先生二十歲.復旦公學畢業.”  相似文献   

14.
论二程的专著近10本,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最详细和深刻。首章“时代、生平和著作”指出理学产生的必然性,涉及三教融会。次章是政治经济观,强调《左传·哀公元年》“视民如伤”乃程颢作县令时的座右铭。程颐拒绝乘轿由于不忍以人代兽,二程反对雇乳娘育婴表现出高尚情操。《尚书·同命》“格其非心’四字启迪二程主张格君心之非或否定专制极权。黄老帛书提出“道生法”,二程视法为道之用,甚至结合道法,修改德主刑辅传统为兼顾德刑。孔子唯恐名过其实,伊川发挥云:“才过德者不祥,名过实者有殃。”…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寻根》2022,(6):121-124
<正>张树声祖系溯源《合肥张靖达公墓志铭》曰:“公讳树声,字振轩,其先世祖有讳鳌公者,明时自江西饶州府迁居庐州,遂世为合肥人,七传至公之曾祖,讳世科,国学生,生公之祖讳杰,杰生公之父,府学生,讳荫谷,三代皆以公贵。”是谓合肥张氏始迁祖为张鳌,明末自江西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迁徙至安徽合肥南乡。  相似文献   

16.
王振忠 《寻根》2002,(2):28-33
明清时期的定远县,俗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称,交通之发达不难想见。境内的炉桥镇亦作“北炉桥镇”,相传曹操曾建南北炉铸造兵器,北炉即建于此。因炉旁河上有桥,遂连称为“北炉桥”,简称“炉桥”。此地属定远县治之西乡炉东保,东面离定远县城45公里,西至寿州、北达怀远,水陆均45公里,南去庐州府城90公里,自古即为交通要冲,直到现在仍是淮南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在徽商方氏眼里,此处“地方富庶,科甲绵延,为邑之首镇”。  相似文献   

17.
西周以来,贵族都很注重自身的文化教育,设立“国学”与“乡学”,教贵族子弟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等,学习时间长达十五六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制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贵族放弃了教育,相反则成为他们强化教育的动力。《左传》昭公十八年,鲁大夫闵子马评论周人“不说学”说:“周其乱乎!夫必多是说,而后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惑,又日‘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夫学,殖也。不学将落。”  相似文献   

18.
《大学》:古人“初学入德”的必读书杨洪《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被公认为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可是,此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有争论。汉代的学者中,有人以为是子思所作,而宋代朱烹却认为是曾子所作,因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  相似文献   

19.
黄一農 《中国文化》2022,(2):234-245
成德(滿名cengde的對音)的漢名所以另見“性德”(或“興德”“星德”)之别,乃因其曾爲避皇太子胤礽(滿音ceng)嫌名,主動將滿名改曰singde,但有少數書寫者在表述其人時,受當時滿漢雙語混融的影響,乃自行將他滿文新名的漢字對音寫作“性德”,以求與滿名的念法一致,而未使用正式的漢名“成德”。事實上,筆者耙梳大量文獻後,發現在約百處其自稱或師友對他的稱呼當中,絶大部分皆冠“成”姓,且其漢字的手迹或鈐印均未見有作“性德”者。後世不知其名在清初多元文化背景下所曾産生的複雜變化,遂多誤以他曾改漢名“成德”爲“性德”。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人们大多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德”等。通过对《论语》中流传下来的典故词语进行研究发现,贯穿孔子思想始终的主线应是“和”,孔子毕生追求的境界和高度是“和谐”。至于“仁”、“道”、“礼”、“孝”、“德”等,都是达到和谐的方式。通过分析还可以发现孔子言语的形象和委婉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