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形成于学校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来源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智慧、经验、精神作风的积淀和提炼;学校文化又融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学习、研究、教书、育人的规范和动力。充满诗  相似文献   

2.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激发全校师生积极的进取心和崇高的责任感.提高学校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会每时每刻地感染着你、影响着你、激励着你,  相似文献   

3.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这种精神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是支撑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校园文化的定位。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教育场”,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校精神是学校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学校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凸现和稳定一所学校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为,塑造学校精神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发展、民族兴盛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哲学上有个重要的命题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为教育共同愿景的群体组合形成了学校,源于共同愿景基础上的教育实践所折射出的良好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了一般概念上的“学校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构成教育发展的真正内因。  相似文献   

7.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 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精神。人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 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 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编按]  相似文献   

8.
学校中不同的个体及群体形成的精神具有差异性、多样性的特点,只有通过统领整合、发展整合与沟通整合等方式对这种差异的、多样的精神加以整合,才能使它们从多样走向统一、从差异走向集中、从分化走向融合,从而实现学校精神的整合。在学校精神整合的过程中,学校所有成员都以学校精神来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将个体精神发展融合成群体精神,把群体精神发展融合为学校精神,而沟通则贯穿于其中。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围绕提升学校精神,树立大气之校、大方之校、大师之校、大德之校等学校精神的四大标杆,大力培养优质产品制造者,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0.
学校精神的特点 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来阐释。一是学校精神的情感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情感的感染性、教育性与情境性;二是学校精神的意志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意志的目的性、坚定性、实践性,焦点在于如何形成积极的、果断的、自觉的群体意志;三是学校精神的价值观念维度,主要关注学校群体信念、群体信仰与群体理想。在学校精神的三个维度中,学校群体价值观念处于最高层次,对学校群体情感、学校群体意志起指导作用,并决定着学校精神的性质、方向和效应。学校群体情感是学校精神的基础,学校群体意识对学校群体情感起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校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来阐释。一是学校精神的情感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情感的感染性、教育性与情境性;二是学校精神的意志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意志的目的性、坚定性、实践性,焦点在于如何形成积极的、果断的、自觉的群体意志;三是学校精神的价值观念维度,主要关注学校群体信念、群体信仰与群体理想。在学校精神的三个维度中,学校群体价值观念处于最高层次,对学校群体情感、学校群体意志起指导作用,并决定着学校精神的性质、方向和效应。学校群体情感是学校精神的基础,学校群体意识对学校群体情感起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理解 学校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存在。外显的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内隐的文化内核。它主要由学校的历史传统、共同信念、群体意识、行为准则、精神风貌等方面构成,集中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是鼓舞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观、群体心理特征以及精神价值。我们学校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就是学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一,科技教育特色是学校精神培育的基础之源。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在科技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建设是通过精神文化的作用 ,用学校特有的无形的文化力量 ,形成教职工和学生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以达到学校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学校文化建设 ,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个体文化、管理文化、形象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 ,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把学校文化建设抓好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学校化建设是通过精神明的作用,用学校特有的无形的化力量,形成教职工和学生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达到学校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学校化建设,包括精神化、制度化、群体化、个体化、管理化、形象化、环境化等方面,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把学校化建设抓好。  相似文献   

17.
学校化是对社会整个群体已经形成了的或正在形成的行为、习俗、思维、艺术、道德、法律等特定的模式。以及人们的观念、态度等社会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整合。并融合了学校中教化和张扬个性特色的一种化结构。它是学校教育内在本质和存在方式的集中表现,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8.
杜忠书 《教书育人》2012,(23):48-49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管理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包括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管理措施手段、教职工精神风貌、道德意识、群体意识、工作作风、学校及教职工的理想目标等一系列元素所共同形成的一种教育氛围和团队气质。学校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学校管理的精神和灵魂。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陆恕 《教书育人》2006,(1):60-61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基本要素,是形成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内核,也是学校辛勤耕耘的精神产品。由于各个学校的文化结构、文化取向、文化积淀的不同,才形成了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学校。学校的差异主要是文化的差异,因此,学校特有的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个性精神和物质共同体。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用精神为学校文化建设立魂。学校精神的培育是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