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式教学。” 实践证明,采用活动化教学,能改变以知识为本、教师中心、灌输唯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统一起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期我们对品德课的活动化教学进行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梳理,主要限于现象叙述。鉴于众多读者的要求,这一期我们继续关注品德课的活动化教学。  相似文献   

2.
黄旭玲 《贵州教育》2009,(13):25-26
一、求真:活动所反映的生活必须是真实的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的活动必须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真实地反映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音乐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 以通过音乐课堂的灵性,渗透灵气。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 曾经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 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德育是教育的根本,然而 德育并不仅仅通过简单的道德说教就可以实现的,通过音乐课 堂教学渗透德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鉴于此, 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呈现状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活动是品德课堂中教和  相似文献   

5.
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学生拿来两本作文杂志,非常吃惊地告诉我:老师,这两本作文杂志上有一篇作文,题目不同,作者不同,但内容完全相同!我诧异地接过作文本,细细翻阅了一下,这两篇习作题目分别是《急性子妈妈》和《妈妈是个急性子》,500字的作文,除天天和每天的区别外,其他全部相同。初学写作的孩子,模仿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抄袭的行为却万万要不得!  相似文献   

6.
7.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式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由此可见,"活动教学"是小学德育课程倡导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活动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并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要求和实际教学需要,从提高“活动化”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对活动教学设计进行思考。一、凸显活动目标的综合性品德课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  相似文献   

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化,才能兑现个体化。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特性的个性精神,我认为可以从“真、实、新、活”四方面去探索。  相似文献   

10.
精心设计活动 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下的小学品德课呈现的教学形态,有一种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和组织儿童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在思想上已认识到这一点,但由于种种原  相似文献   

11.
吴盛华 《考试周刊》2015,(2):130-13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其以开展品德教育为核心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及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要按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改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推动该课程教学获得更大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实际效果,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解决了重难点;或者是说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有所收获;老师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是否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某些知识或某种技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个学校的教师都在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首先从活动教学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将活动教学运用到课堂中的意义;然后就如何通过活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为广大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留给每一位教师思考的便是如何抓住课堂的45分钟,向课堂要效率,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化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改革的一个显性特点。课程所设计的活动,使儿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解决传统品德教学存在的弊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切实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陈丽 《考试周刊》2010,(33):197-198
电工技能是机电、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由于新知识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成为拥有一技之长并为社会所接纳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科学学科也追求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的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求本、求真、求新”思想对艺术设计创作有着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创意的定义、设计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艺术设计的特点、误区、应用等几方面的阐释,强调艺术设计要“求本、求真、求新”的观点。这对正确进行艺术设计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新课程下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师生互动,更为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深入来看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可以得出综合性较强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有效培养并引导小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树立的首要途径。该门课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建立,所以与我们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十分有必要将新课改的教学需求作为根本依据来提升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