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论语》中的名篇,它叙事记言简洁生动,很具有代表性。文章原选入《语文读本》,今编进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为了正确把握孔子思想,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特将“哂”“与”“撰”三词拎出发表自己的浅见陋识,以求教于方家。一、“夫子哂之”中的“哂”。此“哂”字一般皆注解为“笑”“微笑”,但也有注解为“讥笑”的。如唐满先《〈论语〉今译》就把“哂”解释为“讥讽地微笑”。而通读全篇,再联系孔子平时对学生的态度,此解就显得不确了。子路一生忠于孔子,《论语》有三十八次提及他,其中有多次记录了孔子直接…  相似文献   

2.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中语文基本篇目之一,对于《侍坐》章的思想内容,众说纷纭。孔子“哂由与点”的态度,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理解全文、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流传于儒家学派中。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论语》遂被奉为经典。宋朝大儒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称为“四书”。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相似文献   

4.
最早与子路“接触”是上中学的时候,《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的形象很长时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当时老师说,子路这个人太容易冲动、太不谦虚,这才被孔子着实地“哂”了一“哂”。所以,在较为认真地通读《论语》之前,我对子路是颇无好感的。  相似文献   

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讲到“夫子何哂由也”时,都认为子路太轻率、不谦让,故孔子“哂之”。正如孔子所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我认为这只是“哂由”的表面原因或者说是一个很次要的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哂”:微笑,这里有轻蔑、讥笑的意思。子路率先发言,虽然有点“轻率”,但我认为孔子是不会仅凭这一点而讥笑他的,因为这样做与孔子的教学思想和为人态度是相悖的,也不符合当时孔子创造的轻松、亲切、愉悦的氛围。那么孔子“哂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子路回答的话就可以了解其中…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特别精采 ,生动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讨论问题时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循循善诱 ,传神地表达出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那种和谐融洽畅说欲言的氛围 ,令人为之击掌叫绝。但令人遗憾的是 ,当子路发表自己的见解后 ,作为老师的孔子有意或无意地那一“哂之” ,却让人感到有些残忍和不平。这温柔的一“哂” ,“哂”掉了孔子作为“圣人”应有的大度和宽容 ,“哂”出了古代教育思想存在的弊端和缺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正陪孔子坐着 ,孔子很自然地问起各位弟子的志向 ,孔子说 :“你们平…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论语〉选读》的《沂水春风》一文,当子路第一个回答说,他能治理“千乘之国”时,孔子就“哂之”;当冉有说能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以及公西华说自己只愿做小司仪之类的官时,孔子却默认了。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第二期载李丹同志文,认为《论语》的“论”应读lùn,以《现代汉语词典》注lún为误。引《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按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章谓《论语》意为“议论的答述”,故“论”字应读去声。文中还  相似文献   

9.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0.
李翠华 《教师》2008,(4):80-81
记得T·S·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称为《诗》。在孔子的眼中,《诗》是具有多种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的教材。他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并称他的教育工作是“兴于《诗》”(论语·泰伯)。他说过一段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关于“兴”的内涵,尽管历来说法不一,汉代孔安国解释为“引譬连类”,宋代学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鉴赏英诗及其中译文在我国还不多见。文章从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的Meeting at Night一诗及其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①试图通过功能语言学的分析,从新的角度鉴赏英语诗歌及其译文;②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英语诗歌及其译文,以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要从实施科教兴县的战略高度,从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和专门人才以适应21世纪现代化事业需要的高度,来理解加快发展县级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县级电大的特性和办学成效证明,发展县级高等教育应依托电大基地,发挥社区优势,突出高职特点,同时,还要加强领导,明确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missing data mechanism routinely referred to as missing completely at random (MCAR) is statistically examinable via a test for lack of distribu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ith observed and missing data, and related consequences. A discussion is initially provided, from a formal logic standpoint,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is distinction is used to argue then that testing for lack of these group distributional differences is not a test for MCAR, and an example is given. The view is next presented that the desirability of MCAR has been frequently overrated in empirical research. The article is finalized with a reference to principled, likelihood-based methods for analyzing incomplete data set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会计应该向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 会计电算化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学界有不同观点,在司富珍(2009)和叶雅琴(2013)的基础上,对学界观点进行批评性吸引后认为,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应该存在句子并列和短语并列两种情况,很多语言(如德语、英语等)的并列结构中存在的非成分并列、不同语类成分的并列等表面复杂的现象应该是由上面两种并列结构中的一种基础生成,再经过类似数学中的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的操作而来.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大学语文历史沿革与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大语文化”的观念来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运用献考证、语法分析和字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纳于凌阴”的“阴”通“窨”,地室之本字。“咥其笑矣”的“咥”通“啁”,啁与嘲同,应释为“嘲笑的样子”。“隰则有泮”的“隰”与“漯”形近而误,漯即漯河,与淇相对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某煤矿医院的医疗服务状况,探讨该矿医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应用分组判定法,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该矿医疗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医疗费用负担方式、医生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态度等十种因素对医疗满意度有影响。加强医院管理,是提高医院医疗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Selection to programmes for gifted students in Israel, performed in the second grade, relies on raw ability an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irrespective of age, thereby ignoring the well-known effect of within-grade age differences on test scores. Employing the entire cohort of third graders of legal age (67,366 students, 1.4% of whom were enrolled in a gifted programme) in 201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ological ag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cceptance to programmes for the gifted in Israel. The results reveal an almost perfect correlation between chronological ag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being selected for a gifted programme (r2 = 0.92): older students have approximately 3.5 times greater chance of acceptance than younger students. Reliance on raw ability an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unadjusted for age, in selection to gifted students programmes is thus shown to be biased in favour of older students and to unintentionally discriminate against younger students.  相似文献   

20.
文中详细叙述了在电视摄像中,顺光、顶光、晨昏时间光线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