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产业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当下,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演绎的研究方法,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太极拳品牌蕴含的产业价值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当前太极拳品牌消费仍然停留在低端层面,太极拳品牌文化含金量不高,文化产品缺乏附加利益,健身培训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问题. 太极拳品牌消费必须重视符号意义的建构,突出示差符号消费,使太极拳品牌消费具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意义,并重视太极拳品牌消费空间的拓展. 惟其如此,太极拳品牌才能彰显出巨大的产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哲学与美学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提出构成太极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太极拳美学思想、起源、发展进程等不同侧面的分析研究,增进国人对太极拳的进一步认识,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太极拳理论体系框架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析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更注重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借此使人们对太极拳的真正文化价值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太极拳的人文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内涵厚重且具有人文精神的拳种.太极拳是关乎“人”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所阐释的,“正己”、“知己”、“舍己”、“随人”成就着太极拳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相互联系中构成了统一的价值观——“推己及人”、“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和汉语都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文化形式,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太极拳的动作名称特点,有利于透视太极拳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的内在有机联系,更好地体会太极拳本身具有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衰老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运动是延缓机体衰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每天习练太极拳,观察太极拳对老年人NK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老年人血液中NK细胞的含量增加;一次性太极拳练习,可明显提高血液NK细胞的百分含量,表明太极拳运动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乌鲁木齐市太极拳健身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消费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太极拳练习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锻炼动机分析,旨在正确引导商丘市太极拳健身锻炼行为.对研究全国中、小城市太极拳健身群体的消费现状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主因子分析,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所遭遇的瓶颈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行高校太极拳教学存在4大主要瓶颈:1.文化内涵:太极拳特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其教学难以深入的症结之一;2.运动方式:太极拳与现代体育运动的运动方式大相径庭,这是太极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另一原因;3.学习心理:大学生对传统健身方法较为陌生,缺乏浓厚学习兴趣;4.教学情景: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太极拳学习中难以"入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极拳的强优势因素分析,以及分析福建的地理优势,发现在福建建立海峡两岸太极拳交流平台的可行性.构想出平台的复合构架系统模式,其中特别阐述了太极拳的功能中心,平台运作的枢纽核心,以及平台功能运行的流程模式,最后提出了"复合式的太极拳活动"模式是平台活动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推手中绷法技术生物力学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套路中的实战应用部分.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武术,对抗性竞赛项目。本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量的先进方法,对我国著名太极拳推手大师冯志强,王举兴等进行了测定,对传统的“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理论用现代生物力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手的太极球运动具有阻尼式滚轮效应,可将对手“引进落空”.还可提高本身的稳定性2至3倍.本研究填补了太极拳生物力学定量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挖掘整理太极拳推手充实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