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献县胜世堂是天主教在华的主要出版印刷机构之一.献县胜世堂印刷出版了大量中西文化典籍.这些书籍丰富庞杂,包括基督教神学典籍、汉语学习字典和教材、中国民间文化、汉籍译本、报纸期刊等.  相似文献   

2.
德格印经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手工木版印刷中心,占藏族文化70%的古籍存储在其中,是藏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一面旗帜。因此,作为藏区最大的印经院,它别具一格的出版文化,势必会为中国的出版文化描绘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从典籍翻译、宗教文献、雕版印刷这三方面的成就来论述德格印经院对中国出版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吴格 《中国索引》2007,5(1):26-28
一、编纂缘起 古籍影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国人利用西方传人的摄影技术复制古籍底本,印刷装订,流布远近,因其具有雕版印刷时代图书复制所无法比拟的传真与便捷,遂成为近世古籍传播的重要方式,百余年来风行不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籍影印出现前所未有的持续繁荣,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典籍因“化身千百”而获保存并流传。  相似文献   

4.
一 出版事业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就开始利用文字,并由其他物质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传播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传播就以文字以外的各种手段广泛存在了。因而传播的出现早于出版,其内容范围也大于出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出版一词通常是指用印刷或其他复制方式将作品制成出版物进行传播。出版的发展与文字书写、造纸、印刷这三个成系列的重要发明紧密相关。15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古腾堡发明了活版印刷术标志着这一系列发明的初步完善。出版的编辑、印刷和发行三项主要功能也随之确立。印刷出版物的内容、种类和数量都与在此之前的非印刷出版物有着巨大的不同。印刷出版开创了世界的近代出版史。19世纪末,以电力媒介进入出版业为标志,出版进入了现代阶段。 尽管中国早在9世纪以前就出现了雕版印刷,又在11世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结合悠久的出版传统造就了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多次繁荣,给后世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但若以出版在传播视野中各个要素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中国真正意义的出版史应是与中国近代史同步的。  相似文献   

5.
自drupa’95以来,克里奥一直帮助商业和出版印刷商通过采用克里奥的先进技术、依靠克里奥的服务和支持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克里奥在drupa2004展又推出了面向商业和出版印刷商的新型Magnus超胜超大幅面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其设计以克里奥领导市场的全胜超大幅面热敏CTP为基础(该设备现已为1000多家客户所使用),具有优异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静嘉堂文库全景 我国的私家藏书,肇始于战国,由宋经元明至清代达到鼎盛。以私人藏书家为代表的私家藏书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藏书历史中居于主流。可以说,我国悠久的典籍文化遗产得以留传百世,历代的私人藏书家是立下了卓卓功绩的。私家藏书活动仿佛是一环紧  相似文献   

7.
重温读图时代:古籍雕版插图发展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雕版画是中国古籍插图最主要的形式。唐至清前期,由于雕版印刷业的繁盛,刊刻了大量附有精美雕版插图的典籍,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上辉煌的读图时代。文章对古籍雕版插图的发展过程及其成就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召开的前夕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1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出版史、印刷史专家李致忠、史金波、白化文、张树栋、肖东发、冯鹏生、罗树宝、魏志刚、尹铁虎等出席了会议。首先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彭松建代表四家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在讲话中讲到北大正在落实精品意识 ,实现金牌战略 ,做好亮点工程 ,日前正在启动由袁行霈教授主持的《中华文明史》的编写工作 ,预计明年完成。我们祖先为世…  相似文献   

10.
北宋刻本传世甚稀,有关北宋时期的私人书坊刻书情况,目前所知资料非常有限。而有限的几 家见于记载的北宋私家刻书名号,就显得比较突出,北宋"建邑王氏世翰堂"就是经常被版本学与印刷史学 者提到的北宋刻书名号之一。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指出《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著录的北宋"建邑王氏 世翰堂"刻书名号为书估伪造,诸家著作中将它作为北宋私家书坊刻书实例,是不妥当的。本文通过此一引 用错误资料的典型事例,指出在利用旧有书目文献资料进行印刷史、版本学尤其是有关宋代刻书的研究过 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多种复杂的情况,特别要对古书作伪情况保持警惕,对书目 文献中的相关材料仔细鉴别,去伪存真,才能使自己的研究建立在正确的资料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开展全日制印刷工程专业本科与专科层次印刷高等教育的高校。学院同时保留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建制对外招生。学院(校)招收印刷工程、出版传播等学科的本科与专科学生;已开始招收印刷工程、出版传播学科的研究生,设立印刷光学工程和出版传播博士点各1个。印刷出版学科已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2.
世邮斋风格印纹是一种对普通纸张、印刷品、纸制品进行表面处理,从而迅速提高其艺术效果和档次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目前已被出版社、印刷厂、包装公司,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单位广泛应用于书刊杂志、宣传画册、台挂历、纸张包装物、手提袋等产品的设计与印刷。如《印刷技术》、《中国印刷》、《桌面出版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出版印刷事业是一座极为壮丽的宝库,我们的专论系列自1990年初开始,至今已迈入第三个年头,提出近十个问题,应该适时地划一个句号。然而,相对这丰富的图书典籍宝藏而言,尚有许许多多重要的资料还没有发掘,还有许许多多重要的课题有待深入研究。所以,在最后一个专论中,我想对中国古代图书事业总体特点发表几点个人见解,并提出若干个有待研究的课题,作为引玉之砖,以期把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的研究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现代印刷术传至上海,上海于1861年创刊了第一家铅字排版印刷的中文版纸《上海新报》。1872年《申报》、1883年《新闻报》相继在上海创刊。与此同时,书籍出版也一改以往的木刻雕版印刷而引进了铅字排版印刷的新技术。自清同光年间始,上海的书籍出版销售业务已有一大发展,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为适应这一形势,使同业有一联系的机构,在清光绪中叶,由扫叶山房经理朱槐庐等发起成立了上海书业公所,实为上海书业出版销售的一松散型行业组织,这是上海市有书业行业组织之始。所址设在上海老北门,取堂名崇德。  相似文献   

15.
张兴 《档案》2014,(10):63-63
近日,嘉峪关市档案局市民孙承德先生手里征集到三本珍藏的民、清古籍。这三本书分别为:同治丙寅年(1866年)龙藏街印刷的萃文堂藏版《格言联璧》、民国二年(1913年)上海广益书局出版(文华书局印刷)的绘图第五才子书《绘图水浒传》和民国三年(1914年)的“江乘汪进堂先生钞辑”《古文喈凤新编》。经初步鉴定,其中的《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绘图水浒传》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有文物价值;《古文喈凤新编》内容为文学界重要的研究文献,而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更成为收藏家竞相珍藏的文物。  相似文献   

16.
邓抒扬  许旸 《出版广角》2019,(20):47-49
文章以“广陵刻书”“金陵刻经”为保护对象,对雕版技艺、古籍版片、雕版典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创建雕版印刷数字技艺资源库,借助数字记录和存储技术为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建立永久的数字档案;开展雕版典籍再造计划,应用计算机辅助成型、三维建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对古籍版片和佛像经版进行逆向复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衍生产品;建立雕版典籍数字内容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揭示雕版典籍所蕴含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出版与印刷》专注现代出版与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出版与印刷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出版与印刷领域的产教研深度融合,面向出版与印刷专业教育科研人员和出版与印刷行业从业人员,注重学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可读性。《出版与印刷》为季刊,一年四期,每季度末出版。每期定价18元,全年定价共72元。  相似文献   

18.
访日随笔     
去年九月,我随中国出版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代表团受到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出版界、印刷界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周密细致的接待。日本出版界的概况日本的出版业非常发达,素有“出版王国”之称。据统计,1981年共出新书4万种,42.8亿册(书籍11.1亿册,月刊18.5亿册,周刊13.2亿册),全国共有4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比世  相似文献   

19.
正《出版与印刷》服务出版与印刷产业转型发展,专注出版与印刷专业人才培养,面向出版与印刷专业教育科研人员和出版与印刷行业从业人员,注重学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可读性。《出版与印刷》为季刊,一年四期,每期订价10元,全年订价共40元,每季度末出版,刊号  相似文献   

20.
四、印刷物资的供应印刷机械、印刷器材和纸张是发展印刷工业的物质条件,印刷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出版印刷事业的需求推动了印刷物资生产的发展,而印刷物资生产的发展,又保障了出版印刷事业的不断进步。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出版印刷系统基本上不生产印刷设备和材料,出版印刷所需的机械、器材等物资,绝大部分靠其他工业部门生产,出版印刷物资管理部门只负责组织进货,计划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