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中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开始向近代转变的时期,这就使晚清理学群体发生了分化,形成偏重于“内圣”的修身派和侧重于“外王”的经世派.由于价值追求及行为方式的差异,两派在中国近代化的初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震 《大观周刊》2011,(30):79-79
继承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教育进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可补时代之偏。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爱的教育,否则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孔子提倡的德育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3.
张震 《大观周刊》2011,(38):15-15
继承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教育进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可补时代之偏。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爱的教育,否则口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孔子提倡的德育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媒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一直以来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晚清民国时期传媒经济(管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既有成果,但相关文献显示,在晚清民国时期不仅大量存在报业企业化经营的活动,还出现了有关传媒经济(管理)学的非自觉与自觉的研究,甚至还出现了传媒经济(管理)学的专门论文、专著、教材与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5.
清代育婴堂在广东各地兴起,但由于育婴堂本身的制度和中国社会的局限性,在婴孩的去处问题上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因为受外国慈善机构的影响,广东育婴堂落后的养育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作出了一些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6.
江波 《兰台世界》2011,(12):63-64
清代育婴堂在广东各地兴起,但由于育婴堂本身的制度和中国社会的局限性,在婴孩的去处问题上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因为受外国慈善机构的影响,广东育婴堂落后的养育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作出了一些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是民国时期敦煌学研究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随着学术期刊的繁荣与定型,民国时期敦煌学也逐渐由文献刊布走向专题化研究,诞生了最早的一批敦煌学者,成为国际显学,完成传统研究范式向现代研究范式的转变,促进了敦煌学研究在20世纪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丁捷 《新闻界》2022,(11):43-53
西方报刊的新闻体例引入中国后,嫁接了中国小说的传统,满足了士人消遣娱乐、轻松阅读的需求,但难以承担系统性传递知识的使命。这促使中国报人在新闻这种文体之外另开辟一种新的文体——社会调查,用来满足读者求真、求广的阅读需求。这种文体起源于民报,而后在官报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新闻类似,社会调查也是从中国古代的书写传统中汲取了营养,借鉴的是另外一种传统文体——地方志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社会调查的引入使得作为西学产物的新式报刊更加呈现出中国特色,在新闻传播史上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孔燕 《新闻传播》2009,(11):37-38
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树立起学校团学活动的品牌.成为目前各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趋势。本文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首先.针对团学组织在开展活动实践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其次.尝试借助营销学中品牌营销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团学活动品牌形成方案;最后,依据上述分析思路.对高校团学活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叙事聚焦理论成为叙事学倍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叙事聚焦为切入点,基于《真正男子汉》两季度的不同叙事聚焦模式:限制性视角下的内聚焦叙事和外部视角下的外聚焦叙事,尝试为叙事聚焦的效果和意义做出新的解释,试图为军事类真人秀节目在叙事聚焦手法上提供些许借鉴价值。最后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剖析何种军事类真人秀叙事特点最能满足观众的观看心理,进一步思考叙事聚焦理论在电视节目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称谓;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入手,对晚周礼学思想的哲学内涵准确进行把握,并做出深刻的分析,拓展和深化了中国传统礼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变革时期,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内强素质,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外展形  相似文献   

13.
晚清民国邮旗的出现,是近代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邮旗既是文化符号,具有特定的文化解读内涵。邮旗还是政治符号,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与民族主义意向。晚清民国时期的邮旗,其内涵由象形走向会意,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同义表达。按照历史的演进,先后出现了晚清时期的“五彩龙旗”邮旗、民国北京政府的“飞雁邮旗”、南京国民政府的“日戳邮旗”,邮徽也随之而产生。邮旗样式经历了由国旗代替、国旗与邮旗融合、邮旗独立的过程,邮政的发展进一步大众化、规范化,反映出时代变迁对邮旗样式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黄龙”“飞雁”“?”都是邮旗的可感载体,夹杂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把复杂的内涵形象化,体现出邮政本意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与象征意义。邮旗也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内容,其组成因素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表达与文化认同,还具有特定的政治含义与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西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晚清更多的中国人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朝廷和高校更加注重英语教学,将英语列为高等学堂必修的重点学科,中国籍教师也逐步取代传教士等外籍教师成为英语教学的主体。随着新学制的建立,高校英语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碰撞中,高校英语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广播业正在承受着冲击。广播媒体应跟上时代步伐,以技术革新为手段,精准定位为依托,内容建设为根本,在媒体融合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梳理"残酷青春"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选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案例,以叙事聚焦作为切入点分析归纳"残酷青春"题材电影的两种叙事聚焦模式:旁观者姿态下以写实理性的外聚焦模式和内置角色视角下以主观感性为视听特征的内聚焦模式;并分别提炼出完成外聚焦叙事和内聚焦叙事的视听语言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叶建 《中国出版》2012,(19):60-62
19世纪末期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并在日本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学术力量。20世纪初,晚清留日学生创办了大约97种学生期刊,[1]并通过多种渠道将期刊销售到国内外华人世界中去,进而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学术格局。关于晚  相似文献   

19.
周宁在其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中延续了萨义德一曼海姆的知识批判进路,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中剖析了西方在生产、复制和传播特定“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的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体现的西方霸权在垄断和控制全球形象生产和传播网络中的突出作用。在此批判的基础上,周宁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首先是让文化研究与国家权力联姻,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某种特定的国家形象,将这种国家形象变成该国文化战略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录学和Bibliography分别是中西方研究图书的学问,这两门学问本来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因在日本发生了交汇,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书志学。书志学不仅在日本日渐发达,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被输送到中国,引起了一定反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20世纪前期日本书志学著述,揭示中国目录学对日本书志学的深刻影响、书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状况,指出在20世纪前期书志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作为方法论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书志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以长泽规矩也为代表的日本图书馆界决定以图书学取代书志学作为这门学问的名称。尽管书志学的概念式微了,但书志学的研究成果就像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一样不会过时,作为一门后发的学问,它所具有的起点高、眼界宽的特点,更值得中国目录学研究者借鉴。表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