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种种腐败问题暴露无遗:一是玩忽职守、临阵脱逃;二是军纪废弛,无恶不作;三是贪污成风,军心涣散;四是派系林立,各自为政;五是任人唯亲,埋没英才;六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相似文献   

2.
姜双丹 《兰台世界》2017,(11):96-97
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城西的黄椅山南麓矗立着一座"宽甸大捷纪念碑",碑文是:宽甸民众,爱国爱乡,不畏强暴,请缨抗日,团练义勇,战死不降,收复宽甸,血洒疆场,外敌入侵,民族危亡,卫国保土,以弱御强,威武不屈,英雄悲壮,先烈精神,永放光芒。纪念碑仿佛在向世人无声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李健兵 《兰台世界》2012,(18):77-78
在清军的日常训练中,传统武艺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清军通过设置"相扑营""、虎枪营"和"神机营"等专门编制,以着力于提高士兵的战斗技艺和增强士兵的体格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644年清军入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认为清军入关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性质属于国家统一战争,清军入关对实现国家统一,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海关之战是清军入关的决定性战役,此役的胜利是清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然而在决定战争胜败最为关键的粮食补给问题上,清军却遇到了严重的粮荒,影响了清军的战略计划和多尔衮之后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6.
康华 《兰台世界》2014,(5):43-44
山海关之战是清军入关的决定性战役,此役的胜利是清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然而在决定战争胜败最为关键的粮食补给问题上,清军却遇到了严重的粮荒,影响了清军的战略计划和多尔衮之后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给地势险要、历来为军事要港的蓬莱留下了"海不扬波"的伤痕.  相似文献   

8.
迟金光 《兰台世界》2008,(10):56-57
甲午战争给地势险要、历来为军事要港的蓬莱留下了“海不扬波”的伤痕。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时期,欧美新闻舆论对中日双方的战争爆发和进程是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对欧美新闻舆论的忽视导致了其决策的失误以及国际地位的下降。日本则充分利用了欧美新闻舆论,极大地帮助了其新兴形象的树立、战争罪行的掩盖。中日两国对欧美新闻舆论的不同态度,直接导致了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李红兄 《大观周刊》2011,(33):266-266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车国主义道路,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进行镇压屡遭失败,请求清政府派兵。日本政府决定利用这一事件侵略朝鲜进攻中国。6月,日本以保护日侨和使馆为名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战争一触即发。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兰台世界》2011,(11):24-25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已经初步建立了联络内外的电报系统。在战争期间,盛宣怀为保证电报通讯系统的畅通,作了很大努力,为迅速传递军情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电报系统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电报的传递速度。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已经初步建立了联络内外的电报系统.在战争期间,盛宣怀为保证电报通讯系统的畅通,作了很大努力,为迅速传递军情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电报系统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电报的传递速度.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时期,全盘接受西方"国际法"的日本成功将其运用于甲午战争实践。以史为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际法心态,对法律战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新闻媒体行业竞争的逐渐加剧,新闻宣传单位部分人利用发稿权与金钱交易,与美色交易,与其它私利交易的行为时有发生,并逐渐愈演愈烈,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现象。这种新闻腐败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和铲除,必将影响新闻媒体的公正性,并极大地削弱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和地位,最终祸国殃民,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16.
周石峰 《兰台世界》2008,(10):63-64
刘坤一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而采取的一系列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邵雍 《历史档案》2001,(2):114-119
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此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民间有很大潜在势力的会党有何图谋,会党有何表现,战争的结局对会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是中国近代会党史应当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期把会党史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王木 《湖北档案》2013,(11):29-36
1894年7月25日,天气晴朗,朝鲜牙山附近海域风平浪静。受雇于清政府、满载着1100多名清军官兵和辎重的英国怡和洋行商船高升号,从天津大沽口出发已经两天了,此时几乎已能看到目的地的海岸。突然,日本海军巡洋舰浪速号不期而至。在中日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浪速号向毫无武装的高升号发射了鱼雷。遭到攻击的高升号迅速下沉,除少数人获救外,船上800多名清军和船员葬身大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升号事件"。  相似文献   

19.
甲午之战后,中国社会迅速兴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中国人自主编译的英语教科书应运而生,尤其以《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纳氏英文法讲义》最为著名,其符合中国人学习外语的习惯,发行量大、影响深远,对当时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蔡伟 《兰台内外》2011,(1):53-55
要命的密码1894年9月15日大连湾内地旅顺港,为中国军队运送物资的美国商船"哥伦比亚号"刚刚抵达,美国船员詹姆斯·艾伦就目睹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