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丧俗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从民俗视角来看,周人久丧,故武王因战事之需,为了等待诸侯前来聚会,将文王的丧期延长,遂成三年之丧.后在周公等人的推行下,三年丧得以在中国广泛施行.  相似文献   

2.
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我国古代社会礼乐制度的基础,而从文献记载和武王崩逝、三监叛乱、伯禽就封、孔子崇周公等史实来看",三年之丧"当同样起源于"周公制礼",其能够制礼之根本则在于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面具备。  相似文献   

3.
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我国古代社会礼乐制度的基础,而从文献记载和武王崩逝、三监叛乱、伯禽就封、孔子崇周公等史实来看",三年之丧"当同样起源于"周公制礼",其能够制礼之根本则在于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面具备。  相似文献   

4.
看到这个题目,请君不要误会,好像我是受了当下"读经热"的激励,赶时髦似的读起经来.不,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我还是中学生时,就对历史以及"老古董"的书有了点兴趣,其中包括<论语>、<孟子>之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现如今流行的"丧文化"潮流的解析及思考,从而引申出"丧文化"在品牌营销中的角色分析,思考如何规避"丧文化"中的负面意义,利用其正能量与品牌更好地结合,充分发挥其在品牌营销及宣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上海年俗     
一帆 《档案与史学》2006,(1):F0002-F0002
“年夜饭与送灶君,烧头香与开果盘!游艺狂与赌博狂,元宝茶与打抽风!”那似远又近,充满着传统意味,糟粕与精华杂陈的上海年俗,随着岁月的流逝,正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地消褪。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输入,"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丧文化"产生的原因、传播机制及对青年群体所带来的影响,就"丧文化"对青年成长和社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反思,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9.
10.
郭艳春 《大观周刊》2012,(37):18-18,34
自丧葬制度改革以来,豫西农村丧葬经历了从消极反抗偷埋到被动接受火葬,到如今主动申请火葬的完整过程。其中丧葬仪式习俗也随着火葬而逐渐变更着,当然,其并不是随着葬改火葬而逐渐文明,而是愈变愈复杂、奢侈、浪费。丧事的操办也未能达到节俭环保、文明的效果。其改革现状也不甚乐观。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11):45-51
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文化现象需要技术、人文、社会等多维视角的关照。丧文化兴起的背后,既有宏观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也有多种心理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然而这两种考察维度,仅仅解释了为什么"丧"能够在多种心态和情绪中脱颖而出,但从技术视角思考文化生产,则解释了为什么"丧"能够成为一种文化并风靡一时。其中,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助力了情绪释放,社交媒体重建了"部落化"的丧文化圈,表情包UGC则催生了解构经典的丧文化狂欢。  相似文献   

12.
跳丧舞揭示了土家人独特的符号化生存状态,在人与人之间隔膜日益加深、文化缺乏历史纵深感的“类像时代”具有独特的符号反思意义:跳丧的主体符号促成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跳丧的客体符号促成自我精神与身体的内化,跳丧舞的行为模式符号体现了个人支配与社会支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丧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流行,刚成年的青年们已经成为了丧文化圈的主要成员。这些被大众称为"像花儿一样的"青年们为何会成为"丧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趋势?本研究试从成年初显期这个新角度去探索这些刚成年的青年人所面临的社会情绪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的“丧文化”具有习得性无助理论所阐释的表征,其心理诱因则来自生存环境和生活压力.除了颓废、麻木之外,“丧文化”同时也具有更为复杂的“亚文化光谱”,蕴藏着自我强化、狂欢、戏谑、抗议、消解、反思、自我否定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丧文化也呈现了“反讽”的形态与功能,并把反讽指向了自身,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反讽”,从而成为当代青年阶层网络文化的公约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筹办永平秋操兼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是例行军事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回应日本在辽东半岛的军事扩张。永平秋操筹备期间,军谘府、陆军部会同地方督练公所筹划秋操相关事宜。此次秋操,清政府对军谘府、禁卫军寄予厚望,体现了满人在军事领域的诉求。武昌起义爆发后,八月二十二日,清政府谕令停止开操。但永平秋操没有因停操谕旨而烟消云散,它无意中成为清政府迅速集结兵力、南下武汉前线的一次战场动员。从这一角度审视,它对辛亥时局更具深意。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网络'丧文化'备受青年群体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从后亚文化理论及其语境出发,通过'符号表达'仪式展演'与'线上狂欢'三个层面探析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网络'丧文化'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可能简单地一笔抹煞,应对其作客观评析,但其背后潜在的价值虚无主义、犬儒化倾向与自恋主义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7.
许可心  王彦丰 《今传媒》2020,29(3):80-82
"丧文化"是一种由新媒体平台承载传播,在当代"90后"青年中盛行的带有颓废、悲伤、绝望等情绪色彩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它反映出一种青年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质。其广泛流行的背后既隐藏着一系列现实因素,又存在着多种心理诱因。如何理性审视"丧文化"的快速生长,探求社会飞速发展下青年人心态变化的根源,积极寻找"丧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结合点,以主流引支流,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葛优瘫"表情包的走红,"丧文化"逐渐成为2017年的热词。随后,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引发了丧文化群体的强烈共鸣,成为青年群体中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这种风格是通过"拼贴"和"同构"的手法,运用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达到了对现实社会中困境的想象性解决,是青年人对挫败的自嘲,是对"心灵鸡汤"的温和抵抗,他们以此达到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亮阴"是《尚书》里一个难题,异文颇多,又与"三年之丧"起源关系"密切相关",所以连带"亮阴"探讨"三年之制"的文献颇多,可参看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相关章节[1]22,最近亦有学者结合出土文献对"梁闇"进行考察[2]1,不过这些对于"亮阴"训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目前,关于"亮阴"的释读大致有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彭贺超 《历史档案》2014,(2):97-102
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筹办永平秋操兼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是例行军事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回应日本在辽东半岛的军事扩张。永平秋操筹备期间,军谘府、陆军部会同地方督练公所筹划秋操相关事宜。此次秋操,清政府对军谘府、禁卫军寄予厚望,体现了满人在军事领域的诉求。武昌起义爆发后,八月二十二日,清政府谕令停止开操。但永平秋操没有因停操谕旨而烟消云散,它无意中成为清政府迅速集结兵力、南下武汉前线的一次战场动员。从这一角度审视,它对辛亥时局更具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