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西方文论概念划分中国古代文学,存在很多误区,如诗、文。文章依据字源,结合其使用语境,详细考察了唐前典籍中诗、文、意、志等,认为诗、文同源于心或意,兼有记录与审美功能,并且在范畴上有交集。  相似文献   

2.
3.
道教是中国本土所生的宗教,也是包括中医、哲学、天文学、生命学、巫术等门类的一门古老的学科,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唐代开放多元的文化土壤以及社会对世俗生活的肯定和追求,再加上唐玄宗本人即是道教的积极倡导者,身边常拥围一帮道教人士,因此道教在唐代大行其道,对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唐代道观的发展是唐朝道教文化发展的实体证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有很多帝王热衷于封禅,因而也相应出现了不少与封禅有关的文献资料。对封禅文体的研究是封禅文献研究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封禅文献的考察还可推知古代的封禅制度,使后人在千载之下亦可见当年盛举。  相似文献   

5.
"赋"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古人文字运用发展达到极高水平后才会出现的文学体裁;体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会出现的社会活动。本文谨对唐前体育赋作品的特点与文化内涵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特色是期刊的生命,新颖独特的栏目设置,是提高办刊质量、提升刊物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栏目主持人的引入,可以发挥主持人的专业优势与学术影响,组织到一些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资料翔实、论证有力的学术性文章,从而确保文章的前瞻性,进而提升栏目的品牌效应、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7.
舒乙 《档案天地》2012,(12):4-7,36
老舍的写作老舍先生写文章并不慢,可是,也不快,架不住一生勤奋,成了多产作家。年轻的时候,他一天能写两千字。当时,一部长篇小说大约十五万字。暑期里可以天天写,一天两千字,七十天左右即可完成。时间的分配大致是这样:早早的起来,打拳,吃早饭,七点钟就坐下来写,写到九点,得两千字。九点以后,天已大热,  相似文献   

8.
舒乙 《档案天地》2012,(11):4-7,24
我和政协自从我有幸成为第七届北京市政协委员至今,做政协委员已经很多年了。在市政协做委员时,我参加了政协两个委员会的工作,其中一个是文史资料委员会。应该说,在这个委员会里,我们大家互相学习了不少东西,干了不少事情,是些留得住存得下去的实事好事。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是一级组织,  相似文献   

9.
田鹏 《兰台世界》2016,(4):154-156
先秦元典中"诗"的含义存在演进过程,对其本义的理解应结合语境。以《论语》和《孔子家语》为代表的儒家元典中,孔子"论诗"可分为三类:先秦普遍意义上的四言诗;包含先秦诗学精神和政治教化功用的一种文体;《诗经》三百篇之原始定本。可以结合《诗经》逸诗在其他先秦典籍中之应用推测出孔子或其他先秦学者在删诗时秉持的文学之审美性和政治之实用性标准。从相关《诗经》著述序跋中可以总结出,南宋王柏的诗经学著述《诗疑》受朱熹诗经学观点的影响,也提出"删诗",有学术功利化的色彩,其说和"孔子删诗"说的区别在于其创作动机。该观点体现了南宋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经学性和文学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蒋磊 《新闻界》2001,(4):42-42
“轻薄为文”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开头两句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为文”,就是指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作者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轻浮文人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而且当时浮艳之风盛行,因此杜甫写下《戏为六绝句》,予以了针锋相对地批判。且不管当年杜甫写诗批判效果如何,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至今尚存影响,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其一,讲大话。作者写作时信口…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是新闻具有说服力的最重要因素。任何新闻都是对客观存在即“物”的报道。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  相似文献   

12.
赵宏祥 《文化遗产》2017,(4):132-141
"有文在其手"一语,本出自《左传》,即指在人手中形成近似汉字的掌纹。从汉字的源流角度考察"有文在其手",在由"画成其物"到笔划规范的演进过程中,汉字与人类手中掌纹产生的某些共性,为"有文在其手"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在中国古代,"有文在其手"呈现的意义与文字象形、谶纬信仰、姓氏文化、诗文用事有关。其所构建的人文传统,是一个既具有内在关联,同时却存在非连续性的的意义序列。"有文在其手"的内涵与外延,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13.
谈及文风,很多人都有相同或者不同的观点。 职业身份确定了这篇:论文风“的文章将会把“文风”这个词局限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14.
王宜青 《编辑之友》2012,(7):110-111
美编与文编,这是两个业内通识的简称.美编,指美术编辑;文编,指文字编辑.他们统属于责任编辑这一出版工作项目之下,而又有具体的业务分工.就中国而言,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术编辑与文字编辑就已分野,图书期刊的美术编辑与文字编辑有着明确分工.进入新世纪,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双方的素质互补,显得更为急迫,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深度融合,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的使用决不是一件小事,在面对公众的媒体上尤其如此。因为,对母语使用的混乱和对这种混乱的漠视,无异于自毁精神家园,后果之严重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6.
近日,偶然读到"三年得诗"和"七步之才"两个故事,觉得耐人寻味,值得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日,偶然读到“三年得诗”和“七步之才”两个故事。觉得耐人寻味,值得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时代,受众希望对新闻事件有全面、深入的认知。因此,那些对新闻事件的背景进行深入挖掘,对新闻事件的过程进行透彻拆解的深度报道日益受到受众的喜爱。另外,打造具有高品质"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也是各大媒体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深度报道的魅力,不仅缘于其报道的深度,也与其报道的艺术性密不可分。深度报道是真实与美感并存的新闻作品,深度报道写作需要深度也需要"文"度,并使二者和谐统一,美感服务于真实。  相似文献   

19.
李涵  王云庆 《档案》2014,(6):36-39
文字和国家是档案形成的两个主要条件。龙山文化时期,流行于海岱地区的昌乐骨刻文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并且当时该地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出现了早期国家,所以有理由认为昌乐骨刻文是中国档案的"雏形"。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的诗主要由爱情诗和政治诗组成,其中一些爱情诗写得委婉隐晦、意旨不明,一些评价同一人物的政治诗彼此间矛盾,这种状况给后人带来很多猜想,形成了所谓的"诗谜",谜底就在李商隐坎坷的爱情经历和多舛的仕途命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