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隋唐乐舞对隋唐民间体育形态演变的影响.阐述了隋唐时期的文化、审美等由理性思考走向情感愉悦,由高雅的礼制步入世俗娱乐的过程中,伴随着隋唐民间乐舞形态向游戏体育形态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讲述了隋唐乐舞的特点和发展形势以及对我国民间艺体演进形态影响,逐步由典雅大方的宫廷乐舞,向民间娱乐的发展,融合了民间的世俗娱乐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讲述了隋唐乐舞的特点和发展形势以及对我国民间艺体演进形态影响,逐步由典雅大方的宫廷乐舞,向民间娱乐的发展,融合了民间的世俗娱乐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居海 《兰台世界》2012,(30):15-16
宋代民间体育活动在我国民间体育演变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体育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极大的丰富,民间体育活动呈现出特异色彩,在我国古代体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昆 《兰台世界》2012,(28):80-81
自汉代以来,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使西域地区自然豪放、粗犷的胡舞等,逐渐融入中原地区乐舞艺术中来.到南北朝以后,经过近400年的文化繁荣,以及思想的自由传播和发展,中原地区的清乐(也称之为清商乐),西域音乐、舞蹈,佛教音乐以及众多民间舞蹈,大量兴起和发展,呈现了乐舞的繁荣发展,并把隋、唐、五代的舞蹈,在唐宋时期推向民间艺术高潮,乐舞发展对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等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百济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隋唐时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顶峰。百济乐舞是百济文化的重要体现。百济灭亡后,其乐舞文化长期存在,并且被新罗继承,成为朝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赵雪  柳燕 《兰台世界》2014,(12):73-74
百济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隋唐时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顶峰。百济乐舞是百济文化的重要体现。百济灭亡后,其乐舞文化长期存在,并且被新罗继承,成为朝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精武体育会是近代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体育组织。它在中国武术体育化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发展历程是近代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踩高跷"亦称"高跷"、"踏高跷"、"走高腿"等,是我国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体育表演运动。本文从"踩高跷"的历史渊源入手,阐述其历史演变过程与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我国建国30年的体育制度的梳理,按照体育所划分的不同形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梳理不同体育形态的制度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不同体育形态的制度之间是如何通过互相影响和作用推动体育事业整体发展进程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由多民族以及多民族文化组成的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1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之间也拥有其特殊的当地文化和风俗。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庆祝方式,民俗体育文化在这些节庆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具有其独特的传播价值,本文就这些体育文化的几个特点,展开来述说少数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文化领域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元朝乐舞具有浓厚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征和丰富的宗教内容,本文从元朝的宫廷乐舞、民间杂剧中的乐舞两视角对元朝乐舞的上述特征进行探讨,以有助于认识元朝的乐舞和当时社会文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陈贤基 《大观周刊》2011,(30):171-171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健心、健智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对民间体育游戏的收集、筛选、改编、拓展、整合.从而丰富运动课程的内容。同时,探究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途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孙琳园 《新闻世界》2009,(10):106-107
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是一部以官方性质的邸报为主线,加有其他报纸形态及性质的发展史。其中,《京报》为民间经营、翻印邸报内容以及具有一定合法地位的明清时期报纸形态。《京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报纸由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发展的一个过渡。本文探究了《京报》在其演变过程中的特点,揭示了《京报》在我国古代报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宋时期,各种“民间结社”性质的体育社团大量涌现且兴盛起来。本文从南宋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了各体育社团的活动的种类和具体形式、内容等,并对南宋“民间结社”性质的体育社团兴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南宋时期,各种"民间结社"性质的体育社团大量涌现且兴盛起来。本文从南宋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了各体育社团的活动的种类和具体形式、内容等,并对南宋"民间结社"性质的体育社团兴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清末女子体育教学,在和清廷顽固派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发展。清末明初,湖湘地区创办了许多女子学堂,这些女子学堂注重引进西方体育课程,对学生开展体操、田径、球类等体育项目的教学,校方还通过举办女子运动会检验女生体育教学成果。组织女生参加区域性的官方或者民间运动会,促使女性从封建藩篱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培养了大量的女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胡伟华 《兰台世界》2011,(10):66-67
本文针对唐朝节令习俗中元宵观灯、寒食蹴鞠、春游、阳春拔河、端阳竞渡以及重九登高等进行剖析,揭示了唐朝体育文化的繁荣情况,指出准确地分析认识这一时期民间体育文化,将有益完善中国民间体育文化格局体系。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经济有条不紊地发展,社会也处于相对安定状态。然而清朝末年,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无形之中又影响着人们的意识逐渐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无孔不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民俗活动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分支,必然免不了受其影响,发生改变,而且这些改变在民间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早期的民间体育内容几乎都是和传统佳节捆绑在一起的。中国的节日,由汉代的雏形期,再到唐宋的转型期,最后发展到明清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唐朝节令习俗中元宵观灯、寒食蹴鞠、春游、阳春拔河、端阳竞渡以及重九登高等进行剖析,揭示了唐朝体育文化的繁荣情况,指出准确地分析认识这一时期民间体育文化,将有益完善中国民间体育文化格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