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避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濒临断链的危险,就必须在教育中始终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其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利途径之一。为此,文章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阅读现状和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讨论,试图为这一问题找到合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让位于外来文化,这一情形给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敲响了警钟。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诸如字、词、句、篇、章等基础知识,还要借助语文人文性这一显著的优质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在知识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但当前的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过程中对国家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前,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当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喜爱阅读传统经典作品。最后分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充分研究学情和作品,指导学生读字、读句、读意,读是非、读社会、读人生,培养其阅读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智慧  葛暄 《学语文》2023,(5):94-96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高中语文教育肩负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在语文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呵护青少年的心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篇目中的生命教育”的表述,应是“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把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探索生命教育和高中语文教学融合途径,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命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以文献研究为研究方法,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生命教育和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具有可行性。本文旨在探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可行性,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具体方法,让生命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让教育更有温度,实现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首先分析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意义,以及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作用。其次分析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有效策略。最后分析出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衍生了无数的传统文化.随着文明进程的推进,中华民族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而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担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同时也应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作用.而高中语文这一学科,融入了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主要包含了意识和非意识的形式。现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不但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化大力冲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必要性。但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对策,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程是中学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如何提升本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据此,本文探究了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以及有效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培养高中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助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2.
杨明助 《学周刊C版》2021,(16):121-122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延续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关键的“纽带”。高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被一些教师和学生所忽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然后阐述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遭遇的瓶颈,最后探究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叶春燕 《教学随笔》2016,(9):141-141
高中语文课程是中学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如何提升本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据此,本文探究了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以及有效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培养高中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助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着力改变传统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进行的好坏反映着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尤其要致力于阅读教学的改革。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撑,其能够彰显国家历史内涵、凝聚民族力量。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由此看来,我国的历史文化魅力是不可小觑的。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逐渐忘却了我国悠久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人们的精力逐渐被当下不断更新的信息潮流所占据,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面临危机。值得庆幸的是,素质教育的崛起让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逐渐发展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主流方式。文章主要围绕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实际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学科蕴含的"人文"因素,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文化内涵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宋雪梅 《学周刊C版》2022,(23):108-110
语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学阶段开始,需要重视运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合到阅读教学中,既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又能深化阅读教学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究阅读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在课内合理渗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只有将语文的基础打好,才能使其他学科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同时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古诗词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授课方法进行创新,不断地将传统文化深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营造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在传统文化和语文阅读方面的兴趣,不仅有利于继续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语文思维的培养,从而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文化激烈碰撞的当今社会,加强高中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有效应用的途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阅读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时,要结合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也让学生真正明白中华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