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虚拟研发团队的特征出发,提出一个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分析框架模型,并进一步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要素和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从虚拟研发团队的特征出发,提出一个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问知识转移的分析框架模型,并进一步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要素和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石静  孙建军 《情报学报》2023,(10):1139-1150
团队创新是“大科技时代”的显著特征。过去关于科学团队创新过程的研究较多,但对技术团队创新的关注不足,关于技术团队知识多样性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仍不清晰。本文考量技术团队的特征,提出一种新方法用于识别团队,进而构建团队知识网络、测度知识多样性,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创新广度3个维度探究其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多样性可以在上述3个维度显著提升技术团队的创新绩效。当以创新数量为目标时,大团队更能发挥知识多样性的正向效应;但当侧重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时,小团队中知识多样性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以与科学团队相关研究形成对话,帮助理解科学团队与技术团队在创新过程中的不同特征与机制;另一方面,可以辅助技术研发主体与管理者参照创新目标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理想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管理以及团队管理内涵出发,介绍完善团队管理要素,以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得出如何优化知识型企业的团队管理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特征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论述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以及企业知识管理的涵义,重点分析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促进知识型企业中隐性知识的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型企业是知识经济里最有代表性的一类企业,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管理。在知识管理中,“人”是最核心的内容,知识管理应着力于促进员工间隐性知识的共享。文章对隐性知识共享中的双赢模式及激励因素做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外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考虑到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涉及的内外部因素较多,单纯的运用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都难以做到准确、客观和全面,本文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GRA-BPNN的评价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消除冗余指标,然后把约简后得到的评价指标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进行智能训练,最后把待评价的检测样本输入到训练好的BP网络中,得到了数字资源服务绩效的实际输出值,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结果相吻合,从而证明了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组织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研究企业知识型档案的立档标准和构成体系,以便更好地记录商业环境变化致使企业越来越多地从事知识创造活动的历史,也有利于利用知识型档案进行知识创造。研究揭示了企业内知识创造合理的立档标准为组织知识创造事件,其标志是企业作业系统中的技术问题和相关的创新,管理系统中的治理问题或非程序决策问题和相关的创新;企业知识型档案系统的构成包括企业内创新事件中的共感知识及其创造过程,形式知识及其创造过程,系统知识及其创造过程,操作知识及其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9.
石静  孙建军 《情报学报》2022,(9):900-914
科技领域交叉融合创新的趋势下,团队合作成为重要的知识生产形式。准确测度团队知识、刻画团队知识结构,是理解团队创新行为机制的基础,对创新团队的管理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地结合网络分析方法和知识嵌入视角,对传统的知识测度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适用于科技团队知识测度。首先,使用最大连通子图从全领域合作网络中识别科技创新团队,基于直接关联与间接引用拓展团队成员的个体知识网络,继而集成得到团队加权知识网络。其次,基于网络分析的两大研究视角——位置取向与关系取向,分别构建知识重合度、知识多样性与知识凝聚性三个指标,用于测度团队知识;在指标测度中对以往方法加以改进,将团队知识嵌入全领域知识网络中计算。最后,选择生物医药领域进行实证,对团队知识测度指标及其内涵进行讨论分析。位置取向的知识重合度与知识多样性分别测度共有知识和异质知识,能够反映团队知识的组成成分;关系取向的知识凝聚性则反映团队知识之间的结构一致性和内容连贯性。多数科技创新团队中知识节点的位置分布均衡,但知识之间关系的结构差异较大。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现倒U形关系,是团队创造力尤其是突破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令人意外的是,知识凝聚性...  相似文献   

10.
11.
詹越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2):92-95
鉴于知识管理战略选择的复杂性特征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知识管理战略选择决策中引入复杂系统建模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知识管理战略选择BP神经网络模型,以辅助组织进行知识管理战略选择决策。通过实证研究,演示和验证该模型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应用于知识管理战略选择决策中。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由税收征收率、税收成本率、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度、税务形象、人员素质五个指标组成的县级地税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以湖南省120个基层税务局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各基层税务机关的绩效进行评估。实证结果显示,网络仿真结果的误差都控制在5%以内,全省平均评估得分为0.69,这说明总体上湖南省的县级地税局绩效良好,但也还存在着较大的绩效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书馆电子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图书馆电子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BP网络构建模型实现图书馆电子资源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书馆电子资源质量评价模型是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子资源评价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壮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0):75-78
总结分析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找出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型企业发展需求间的矛盾,针对矛盾构建出知识管理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多维度优化模式,为提升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知识联盟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通信行业和汽车行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知识联盟网络能力的描述将包括网络构想能力、关系组合能力、角色管理能力三个维度,并且引入信任程度作为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知识联盟网络能力推动企业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信任程度能正向调节关系组合能力、角色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对网络构想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调节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人工神经网络企业知识管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8):79-82
为克服知识管理综合评价过程的随机性与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知识管理评价中,设计评价指标及BP网络结构,提出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仿真实例对中国电子行业企业的知识管理进行综合评估,与专家评估相比较,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正确评价提供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在企业和金融机构间构建一个信息交换共享的平台,将企业所需要获取的相关 信息与金融机构所掌握的信息在此协同创新平台上进行有序的组织、筛选、共享,从而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同时选 择科学的知识管理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绩效评估模型,为科学评价协同创新机制奠定 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244家企业为样本,考察外部知识网络对不同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分别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产生不同影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知识网络的要求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了中国文化背景中知识网络与创新模式的匹配关系,弥补了已有研究对管理创新关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链节点企业互动学习的自主创新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描述知识链节点企业间的互动学习过程,研究和分析组织学习对于知识创新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影响;在组织学习过程与知识创新产出关系描述基础上,界定基于互动学习过程的知识创新产出关系,分别构建创新主体的知识投入均衡和创新主体上游节点的知识溢出均衡模型;通过均衡过程分析,探索自主创新的可持续性及相关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为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的概念,然后结合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特点,从用户认知、情感和态度、用户行为、社会影响和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5个维度,选取17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并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最后采集吉林省各消防大队的微信公众号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结论]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用于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