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木蕻良不仅文学创作成绩斐然,而且戏剧、书法、绘画创作也有骄人成就。他的戏剧创作题材丰富,主题突出,多角度演绎着对人生的热爱。在长达30多年的戏剧创作历程中,他创作了十几部独具特色的戏剧经典佳作。他的书法作品风格鲜明,笔力遒劲,结体俊秀,章法自然,行草兼备,书风潇洒,春意盎然,浸透着他对生活的情愫;他的绘画艺术维妙维肖,形神兼备,路为纸,地为册,行作笔,心当墨,充分表现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礼赞。其戏剧、书法和绘画艺术与文学创作成就一样,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代题画诗的发展在杜甫之上达到了高潮,杜甫所创作的《饮中八仙歌》是其诸多名作中最为独特的一篇作品,它在体裁上往往被人怀疑为题画诗。该文通过对杜甫题画诗的罗列,认为《饮中八仙歌》在题材上并不一定属于题画诗,但在内容上极具其他诗体所不具备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更加接近于空间艺术的呈现,在多个层面促进了后世大量相关诗意画的转释。宋代之后,尤其李公麟以来的画家,唐寅、任仁发、张翀等以各自的独到理解打破了诗画壁垒,书写了《饮中八仙歌》的接受史长卷,也在多个方面加速了“饮中八仙”形象由语言到图像的超文本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论初唐诗人对元嘉体的接受及其诗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论述初唐诗人接受元嘉体影响的诗史事实,从体风格等方面考察李峤、杜审言、陈子昂、张说、张九龄等诗人创作实践中模吸收元嘉三大家诗风的艺术表现,并从晋宋迄初盛唐的诗史流变中把握这一问题,指出唐诗在全面发现汉魏诗风的经典价值之前,经历过学习晋宋体以超越齐梁体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宋代以前诸多诗人的创作使潇湘地区具有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深深地浸润到绘画领域.宋代以后不同画家的众多"潇湘八景"画卷又恰好诞生于中国以绘画为主体的内在精神写意的转型进程中,因而蕴含着比前代绘画更为丰厚的人文内涵,也更多元地承载了画家们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潇湘八景"才成为中国乃至海外经久不衰的大画题.牧溪的<潇湘八景图>流入日本后,引领了日本水墨画的发展,对日本美术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广泛波及造园、文学等艺术领域.流入日、韩的"潇湘八景"同在中华大地一样保留着其诗画交融的特性.潇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而更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概念.  相似文献   

5.
全州湘山寺有石涛的兰花石刻,和伍纯道所题妙明塔之匾,共显端庄秀逸之美,传神写照之旨,珠联璧合之妙,生态中和之味,形成了不断生长的文本。在这个生态文本中,人与绘画,人与书法,画家与书家,艺术与文化都形成了对生性中和,共生性中和,整生性中和,构成了生态大和,深含着中国传统的儒家与佛家耦合的美韵,凝聚着中华艺术哲学的辩证法理趣,发散出生态批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代题画诗的审美理想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天趣、意度、自然,题画模式因此而不同。宣城贡氏祖孙三代的题画诗无论从审美理想、题画模式,还是从创作主题方面而言,都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贡氏三代题画诗的深入剖析,探讨了元代题画诗的审美理想和题画模式,并在元代题画诗中发现了其存在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题画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的也是艺术的样式和品种。这是国人的一个杰出的文艺与文化创造,是中国人奉献给世界与人类的独一无二的审美对象。它是诗、画和书法,三者结合的一个艺术综合体。因此,它具有多重审美  相似文献   

8.
我与云鹤先生熟识,缘于他的书法,多年前我就很欣赏和叹服他的书法。在我看来,作为业余爱好者,很难有人象他那样惨淡经营,那样纯粹且具学者化。说他的艺术纯粹,是因为在当代“碑风忽啸”的流行风气下,他向往古典、不浮躁与张扬个性的品质里又多了些自觉意识与精神关怀。说他是学者型书家也不为过,前些年书坛不是提倡书法家学者化的立论吗?无外乎,是因为在当今书家遍地的氛围下,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对书法技巧的演绎上,而忽视了书家作为一个文化人对书法审美的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创作理念、形式构成、艺术内涵、绘画语言等多个方面评析了几位表现主义绘画代表画家的作品,先后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国抽象主义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先人执着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他们确认自身与山水处于和谐的人生伙伴关系,进而将山水视为对象化的自身,山水与人有类似的感觉和情绪。当这种渊源深远的集体意识转入到艺术领域,音乐家首先发明“移情”山水之说,画家以“势”表现山水的生命态势,文学家以“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表述人与山水双向交流的关系。山水艺术的生命意识在绘画领域得到更生动更直观的表现,从荆浩到郭熙,画家们描绘山水鲜活的生命有非常自觉的意识,进入到山水“人化”的境界;继而至石涛,提出“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新命题,山水真正地成了画家的自身,画家生命意识与山水的生命态势有了主客一体契合无间的融合,于是中国山水艺术再次上升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高审美境界,辉煌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