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火炬》2010,(4):24-24
《呐喊红宝石》推荐人:福州市晋安区第四中心小学六(3)班 肖岚茜 推荐理由:双胞胎达拉斯和佛罗里达是孤儿院中最令人头痛的孩子,因此经常在收养家庭和孤儿院之间进进出出。有的人领养他们是觉得自己充满爱心.但却在三天之后就不耐烦地“退货”了;  相似文献   

2.
正有些疾病,似甲又似乙,相似度极高,它们就像一对双胞胎,让人难以区分!孩子流鼻涕、咳嗽、发烧,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孩子嘴里有疱疹,以为是手足口病,医生却说是疱疹性咽峡炎!都是长时间流鼻涕,为什么有的孩子是鼻炎,有的孩子却是鼻窦炎?它们就像一对对双胞胎,让人搞不清谁是谁。首选得知道是什么病,才能更好地治疗、护理。现在,我们先把它们认认清吧。  相似文献   

3.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成长到6个月时,他让其中的一个在大人的帮助下学习爬楼梯,每天8次。双胞胎中的另一个安排在第10个月时开始学习爬楼梯,每天也是8次。两个孩子都在1岁时学会了独立爬楼梯。之后,这位心理学家又对其他双胞胎做了多次跟踪实验,结果几乎相同。这就是名的“双生子实验”。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2,(34):5
正这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因为从没见过妈妈,她就在地板上画了一个妈妈,想象着自己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这一场景是由伊朗女艺术家巴哈丽·比希在一家伊拉克孤儿院里拍到的,令无数人心碎。睡吧,宝贝,让人心酸的画面,原来水泥地也可以那么温暖。  相似文献   

5.
<正>1.寄宿制孩子≠半个孤儿院儿童尹建莉老师的一个结论是:"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其实是她偷换了概念,将"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与"遗弃孩子"画上了约等于号,也将"寄宿学校"与"孤儿院"归为一类了。这完全是两码事。家长不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以后就永远不管不问,孩子平时在学校可以给父母打电话,周末就可以回家团聚。就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依然可以感  相似文献   

6.
小熊,人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拥抱幸福的小熊》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小孩子都爱玩具,但每个小孩喜欢的玩具并不是一样的。有的孩子喜欢机器人,有的孩子喜欢芭比娃娃,有的孩子则喜欢游戏机……《拥抱幸福的小熊》里的主人公小念,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小熊的孩子。一只小熊,让小念接受了现实,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学会了面对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7.
人生指南     
麦道 《今日教育》2012,(7):109-109
好的基因可能有坏的结果,不好的基因也许有好的结果。这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科学家把三十二对双胞胎集中起来,让他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摄人同等热量的食物,每天做消耗同等卡路里的运动,结果发现每一对的体重变化差异很大,有的胖了很多,有的没怎么胖,有的瘦了点。但是每对双胞胎的体重变化是非常相似的。这说明,基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习作课上,常常会看到这样让人揪心的一幕幕:有的孩子咬着笔杆,冥思苦想,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儿;有的孩子紧锁双眉,勉强挤出几行文字又卡壳了……造成这些孩子"写文痛苦"的原因便是选材能力的欠缺。每个孩子在学习习作的过程中,首先得学会独立选材。怎样才能帮助孩子突破选材关呢?回顾这些年的作文教学经历,笔者确定了指导选材三部曲:  相似文献   

9.
提到赏识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一味地夸奖、赏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跷起大拇指的教育;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心灵有个家的教育;是唤醒天下父母,让父母领取合格证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的教育;是让人学会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李超 《大学生》2014,(6):26-27
正"儿子,你上了大学,爸妈就省心了!"这是某公益广告中的一句台词。现实生活当中的父母,大多也是这样想的。我这个80后做辅导员也快十年了,见识过不少家长。有的父母非常随性,甚至在孩子读完四年大学之后,还不知道孩子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有的家长一味偏袒孩子,不管是非对错总想让孩子避免任何挫折;有的家长一句话就能打败孩子在大学里接受的各方面的教育,打败  相似文献   

11.
信息总汇     
父母是孩子逆反的源头一些父母唯恐孩子不听话,遇事就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一会儿让孩子注意这,一会儿又让孩子注意那,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还喜欢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一一地数落给  相似文献   

12.
怎样使孩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关键在于有生活的实践和体验。对孩子来说,写作文并没有什么奥秘,只不过把想说的话写出来。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为什么有的孩子怕写作文,感到无话可说、无文可写,为什么有的孩子却认为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尽的内容?关键在于生活的实践和体验。有了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写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本最好的作文参考书。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观察是前提,充分调动孩子的眼睛、耳朵…  相似文献   

13.
<正>你知道吗你注意到吗,这一期的两位小魔术师,是一对双胞胎,而且,我们已经有两对双胞胎兄弟一起做小魔术师了呢。看上一期的杂志,是不是?有很多双胞胎表演的魔术让人惊叹不已,近期最著名的就数智利的一对双胞胎魔术师了。2010年9月,他们在智利首都市中心,神态轻松地飘浮在7米高的半空中,各自只伸出一只手,扶着同一根立地大柱子,双脚悬空"站"了足足200分钟!这对双胞胎是如何悬空站稳的?他们身上没有绳子、钢丝牵引的痕迹,各自只有一只手与柱子相连,那么,奥妙一定在手上。让我们展开推理……  相似文献   

14.
魏欢军 《家教世界》2014,(Z2):117-118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反映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儿童生长环境多姿多彩的情况下,如何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毫无疑问是以幼儿园为开端,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求知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家教"这个美好的第二课堂也是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桑尼是我在拉萨孤儿院当老师时遇见的孩子。那时候开课已经三天了,三十几个藏族孩子我都基本熟识。第四天早上上课时,突然冒出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坐在最后一排冲我笑,是那种带着调皮与好奇的笑,夸张地张着嘴巴。按照惯例我让这个孩子做自我介绍。他说:"老师,我不想讲话。"我又让他用汉文写一篇300字的自我介绍,其余的孩子早已经交给了我,大都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那一节课上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去德国探亲,那里的异国风情让我眼界大开,不过让我感触更深的,还是德国人对孩子的"善良教育"。在德国,孩子出生后,父母最需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爱心,即"善良教育"。德国人对孩子的"善良教育"首先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很多的德国家庭中,都有小猫、小兔、小狗、小金鱼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并不完全是家庭宠物,而是父母有意为孩子准备的"实物教材"。父母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喂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相似文献   

17.
爱心门诊     
孩子总会有意无意地"争宠"怎么办dengrouding@163.com问:我的双胞胎儿子快2岁了,在日常生活中,小哥俩总会有意无意地"争宠"。尤其是弟弟一看到我抱着哥哥坐下来,就要哭闹着把哥哥推走。请问,如何引导才能让他们"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8.
正Part 1桑尼是我在拉萨孤儿院当老师时遇见的孩子。那时候开课已经三天,三十几个藏族孩子我已基本熟悉。第四天早上上课时,突然冒出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坐在最后一排冲我笑,是那种带着调皮与好奇的笑,夸张地张着嘴巴。按照惯例,我让这个孩子做自我介绍。他说:"老师我不想讲话。"我又让他用汉文写一篇300字的自我介绍,其余的孩子早已经交给了我,大都洋洋  相似文献   

19.
白春林 《家教指南》2003,(10):58-59
据美国《佛罗里达晚报》报道,前不久当地一对夫妇控告一家托儿所,因为他们教会了这对夫妇的孩子认识了字母“0”。这对夫妇强调,在以前,他们的孩子可以把“0”想象成苹果、乒乓球等任何圆的东西。而当孩子认识了“0”之后,孩子就固定地认识了这么一个字母,再也没有了对“0”的想象。他们认为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开发。对儿童的创造力,国外的父母异常重视。许多儿童从小就在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不会被当做衡量学习成绩好坏的惟一标准,这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许多父母鼓励孩子去创造、去发明,而不是让孩子沿着前…  相似文献   

20.
人生指南     
麦道 《今日教育》2012,(Z1):109
好的基因可能有坏的结果,不好的基因也许有好的结果。这取决于你的价值观、科学家把三十二对双胞胎集中起来,让他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摄人同等热量的食物,每天做消耗同等卡路里的运动,结果发现每一对的体重变化差异很大,有的胖了很多,有的没怎么胖,有的瘦了点。但是每对双胞胎的体重变化是非常相似的。这说明,基因在起作用。但是基因只是影响我们命运的因素之一。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