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何以可能?”这是人类面对“全球化”带给民族-国家的“离心力”和“新经济”带来高效率与高风险并存两大挑战所想要回答的问题。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知能传授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走出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为人类文明的对话与进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中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要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方面,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无论缺失哪一方面都会使学生片面发展。既然教育是以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就应该注重“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技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须趋势,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增减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人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技与人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人才的培养基地 ,时代的要求就是大学的使命。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入世引发的教育国际化 ,使我国的高教体制改革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 ,中国的大学必须在转轨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否则就难以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知识经济的特点是高效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 ,知识经济的关键是人才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教育。知识经济要求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中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倡导科技与…  相似文献   

6.
成梅 《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78-179
本文回顾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历史变迁,从现实的角度描述了科技教育的重新定位和人文教育的复归潮流,对实现未来教育协调发展的大趋势及其所采取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了展望和思考,并针对中外高等教育中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社会学是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科学化追求中对学科的人文性有所忽视,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特点加以补充论证。具体来说,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是一种蕴涵着客观性、开放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事实;第二,基于人、教育与社会三者之间整体、动态的关系取向,教育社会学重视教育与社会的互相“发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第三,饱含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的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有待教育社会学返回历史深入挖掘。由此构成了一条基于文化传统创新、彰显文化自觉和自信、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和世界意识的中国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8.
歆恝 《教育艺术》2002,(8):43-43,44
战后 ,世界科学技术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30年 ,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 ,即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 ,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当前 ,以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掀起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从科学发展的进程来看 ,如果说 ,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 ,那么21世纪 ,将极有可能是微电子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之争的世纪 ,至于最后谁领风骚 ,今日还言之尚早。总之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为人类创造了引以为荣的物质文明 ,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因此 ,自然科学技术正以其…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纪变换、社会转型、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担负关重大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应该为知识创新的“制高点”、科技成果的“集散地”、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要求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我们的时代越来越需要集人素养、科技素养互伦理素养于一体的优化人才,大学只有不断进取,实现自身的创新,才有可能承担起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李宏平 《湖南教育》2005,(22):15-16
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一个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已快速向我们走来。这样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境遇,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力,以适应和满足社会生活的剧烈竞争和多样化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多方面需求;也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推动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向更高阶段发展。为此,现代教育必须转向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把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快教育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发展人文科学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本文将人文科学定位在文化学研究领域,探讨了人文科学的三大重要价值。接着从内外部因素、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人文科学教育边缘化的原因,并就高等教育领域如何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学习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江苏高等教育顺应历史潮流,呼应历史的召唤,从1996年起即在全国率先扩大招生,在全国引起强烈的震撼。江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江苏高等教育的战略取向是:巩固提高、积极稳步、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内涵、特色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提高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内涵,努力提高质量,认真打造特色,把握适度规模,不断优化结构,科学配置资源,使江苏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实行零距离服务,建立新的功绩。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立交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立交桥”模式,进而分析了这一模式的优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型教育机构的独立学院由于举办时间不长等原因,造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脱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身办学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体系优化等途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把握教育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我们就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质量、数量、结构、效益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全面协调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防止质量滑坡;第二,全面协调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防止学位贬值;第三。全面协调学科(专业)、校园布局,防止资源浪费;第四,全面协调校、院、系的职权,防止滋生“小作坊”;第五,以人为本是科学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人文学和高等教育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近年来,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哲学和儒学研究教授杜维明先生曾多次就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对人文学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作过精深的阐述。①杜维明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向一直非常关注。2002年9月17日,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风泰和中国高等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副校长就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问题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杜教授和来访的校长们就人文学和大学教育作了一次座谈。本文是基于杜维明教授这次谈话的内容整理、加工和编辑而成的,成稿后杜教授百忙中审阅并予以首肯。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人文教育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本质上是人文的。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中外大学人文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溯和解读,意在引起教育界,特别是大学教育的决策者对大学人文教育改革与重建的关注,以期能对我国现代的人文精神建设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阐述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探讨,探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