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从生下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一节习题课上,我选用了下面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两个等腰三角形,用它们能够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有,求出它们各角的度数。”为什么我要在习题课中选用一个问题,在教学中进行“问题解决”(一种数学教学模式和学习活动,源于波利亚的启发法)呢?这节课我是在学...  相似文献   

3.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4.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立刻向讲台围来:“高老师,下节上什么呀?”“高老师,下节是什么课呀?”“下节还是数学!”“噢!……”大家都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此喜欢上数学课,我自然特别高兴,猛然间觉得孩子们比以往更可爱了。可是为什么这么让人头疼的数学却赢得了同学们如此的钟爱呢?于是,我有意地作了一些调查:“爱上课数学课吗?”“爱!”“为什么呢?”“因为数学能让人聪明。”“因为数学课能学很多知识。”这两种答案显然并没有解开我的凝惑。看见付冲一个劲地往前挤,我伸出手把他拉过来:“付冲,你想说吗?”“因为您对我好!”…  相似文献   

5.
两只不同AQ的蜗牛聚在一起聊天。 蜗牛甲愤愤不平地说道: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害我每天都得活在巨大的负担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6.
上帝的解释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我梦中我看到了上帝。 上帝问我:“你想采访我么?”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你是否有时间?”  相似文献   

7.
苏科版九上物理教材第五节“机械效率”对教学内容的引入是说“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手拉绳子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是否相等?”而我在教学时却这样引入:小明在拉木料时发现了一个奥秘?把他提升木料时的技术参数给出,通过计算发现这个奥秘。  相似文献   

8.
<正>一、提高自我意识,悦纳自我先讲一个故事《蜗牛的烦恼》。小蜗牛问:“为什么我从生下来,就要背负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没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相似文献   

9.
苏科版九上物理教材第五节“机械效率”对教学内容的引入是说“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手拉绳子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是否相等?”而我在教学时却这样引入:小明在拉木料时发现了一个奥秘?把他提升木料时的技术参数给出,通过计算发现这个奥秘。  相似文献   

10.
并非戏言     
《师道》2012,(10):63-63
上完地理课后,老师问小明:“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小明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觉得老师比我爸爸聪明。”  相似文献   

11.
下课后,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节课我上得成功吗?”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课上,我的学生快乐吗?他们在课中享受到了什么?我自己得到了享受吗?”两种不同的反思角度.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学生观。赞可夫说过:“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禀赋。”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却分明看到了以下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12.
上完上午第二节课.我从教室走出。刚走了没几步,班里的几个学生就从后面追上来,不停地问:“老师。下节上什么课?”我随口答道:“音乐课。”“耶!”几名学生兴奋地蹦跳着跑回教室。  相似文献   

13.
兰带娣 《成才之路》2011,(14):56-56
情境一: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课间时,我早早进了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几位学生见到我,高兴地围上来问:“老师,这节课我们画什么呀?”我说:“这节课我们接着画人物。”随后,有位学生说:“哎!又是画人。”一脸的无奈。看来前两节课的人物临摹已经让学生对这个内容有了厌倦感。  相似文献   

14.
刘成 《成才之路》2009,(30):49-49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孩子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我们玩什么呀?”听到“玩”字,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难道我一个中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孩子玩的“孩子王”吗?  相似文献   

15.
我的徒弟虔诚地问我:“师傅,我的这节课小组发言的时间是2分钟还是3分钟?”我说:“3分钟吧。”小徒弟顿时紧张,“这,这……可怎么办呢?时间不对呀!”我说,“怎么不对啊?…‘你看15个小组,每组3分钟,仅发言就需要15分钟。再加上导人3分钟,第一环节5分钟,小组讨论4分钟,第二环节8分钟,环节总结3分钟,板书3分钟,升华4分钟,练习5分钟……肯定会超过45分钟的!”  相似文献   

16.
老虎和鹿     
《辽宁教育》2010,(11):22-22
老虎抓到一头鹿,正准备把它吃掉,鹿说:“你不能吃我。”老虎问:“为什么?”鹿说:“因为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动。”老虎笑了,说:“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能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饿死吗?”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我校举行“童化作文”专题研讨会。一位代表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提倡“童化作文”,是否意味着放弃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另起炉灶?我一时语塞,因为本次活动安排的八节观摩课.只有一节源自教材。尽管这次研讨会被有关专家称为“南通小学语文界近几年少有的研讨得如此深入的活动”.但这个小小的质疑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拍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照相”。你们都带照相机了吗?生:(露出疑惑的表情)没带!师:别“骗”我!我都看见了,人人都带来了。(生更加迷惑了)师:(在黑板上迅速勾画出一双眼睛)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看到了这样一则笑话——神父问:“你是否愿意让这个男人成为你的丈夫,陪他喝三聚氰胺奶,吃注水肉、避孕鱼、皮鞋胶囊,直至永远?”新娘回答:“最毒妇人心,我愿意!”神父又问:“你是否愿意让这个女人成为你的妻子?为她买镉大米、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明胶老酸奶,直至永远?”  相似文献   

20.
蜗牛的困惑     
朱孟军 《良师》2010,(4):7-7
曾经有一只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讨厌的又硬又重又丑的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