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依托其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中东战场与协约国集团展开激烈角逐。奥斯曼帝国为了维护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多次打击该地区日益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德国外交官员则与土耳其人交涉,维护中东犹太人的利益,并且在“雅法驱逐事件”中保护了巴勒斯坦犹太人。本文以“雅法驱逐事件”为切入点,揭示德国在一战期间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所采取的政策及其原因与利弊得失,并进而剖析了德国在这一时期中东局势中的战略取舍。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的发展道路作为一种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形态:一是凯末尔主义的激进世俗化;二是以世俗民主制度为基础的温和伊斯兰主义。土耳其能够发展出一种模式,首先在于它成功地进行了民族建构(民族主义),它涉及到的问题,是作为传统帝国统治民族的土耳其人如何在后帝国时代建立新的民族认同。对土耳其模式的两个阶段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对土耳其政教关系(世俗主义)的观察,它涉及到的问题是土耳其如何通过世俗化建设一个现代国家。土耳其政教关系的发展反映的是土耳其模式的动态性。只有综合看待上述内容,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土耳其模式。总结和研究土耳其模式对于中东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洛生  权新宇 《考试周刊》2008,(53):141-142
十九世纪末期,奥斯曼帝国面临严峻的内外困境。一方面,英、俄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激烈争夺迫使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渐次退出在巴尔干地区的角逐。另一方面,地区分离运动的展开和欧洲民族主义的勃兴瓦解着帝国的统治。外约旦地区特殊的战略和经济价值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十九世纪末期奥斯曼政府统治强化政策实施的原因和政策内容的分析,来说明这一政策为外约旦地区的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末期,奥斯曼帝国面临严峻的内外因境。一方面,英、俄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激烈争夺迫使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渐次退出在巴尔干地区的角逐。另一方面,地区分离运动的展开和欧洲民族主义的勃兴瓦解着帝国的统治。外约旦地区特殊的战略和经济价值凸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十九世纪末期奥斯曼政府统治强化政策实施的原因和政策内容的分析,来说明这一政策对外约旦地区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中《世界历史》上册修订后增加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节,是十分必要的。讲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衰,有助于了解中世纪西亚、北非、中东和巴尔干地区诸国的历史变迁,对于了解发现新航路的原因,以及沙皇俄国与土耳其在黑海沿岸的争夺和近东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以一节的篇幅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衰落及其对外征服的后果作了交待和分析。对东罗马帝国逐渐衰落和西亚、北非、巴尔干诸国的变化作了介绍,对奥斯曼土耳  相似文献   

6.
舰队翻山     
在15世纪中叶,由于受到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持续打击,曾以统一、强盛、繁荣著称于世的东罗马帝国的处境每况愈下,国力日衰。而在东罗马帝国的东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却迅速崛起。到了1453年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攻占了东罗马帝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并将帝国的疆域扩充至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地区。东罗马帝国虽然大势已去,但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却依然率领一万多人的军队固守着君士坦丁堡这座孤城。年轻有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皇帝穆罕默德二世发誓要夺取这座被称为“东罗马帝国皇冠上的最后瑰宝”的城市。于是,他在1453年4月6日亲自统帅八…  相似文献   

7.
军舰翻山     
15世纪中叶,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攻占了东罗马帝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只剩下君士坦丁堡这座孤城。年仅21岁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发誓要夺取君士坦丁堡这颗“东罗马帝国皇冠上的最后瑰宝”,于1453年4月6日亲率8万土耳其大军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 具体讲述奥斯曼土耳其兴起概况及其扩张过程,使学生了解它是继罗马、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使学生认识奥斯曼上耳其对外扩张的结果延缓了被征服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文化交流。二、重点难点: 重点: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和扩张的原因及其征服后果。难点:军事采邑制度的特点。三、教具: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地图:《君士坦丁堡》略图。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谁?2.为什么说伊斯兰教的产生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民族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00—1921)是民族主义的萌芽时期,主要目标是争取从奥斯曼帝国的自治。第二个阶段(1921—1932)是争取实现独立及初步建设民族国家的时期,委任统治名亡实存,作为民族国家的伊拉克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第三个阶段(1932—1941)是推进民族独立和阿拉伯统一运动的时期,本阶段伊拉克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但由于民族主义运动内部的冲突和失误,泛阿拉伯主义运动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新版初中教材《世界历史》(第一册)在“西亚的封建国家”一课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在地图上找出7~10世纪期间曾在世界上存在过的四大帝国 ,并简述它们的情况。在《教参》拟定的答案中 ,把“四大帝国”界定为 :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教学中 ,学生提出质疑 :罗马帝国早在公元395年即告分裂 ,7~10世纪已根本不复存在 ,显然不对 ;奥斯曼土耳其是13世纪建国的 ,16世纪才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所以 ,这道练习题实际上没有符合题意的答案。若将题目改为…  相似文献   

11.
中东,欧、亚、非三大陆的交通枢纽,也是欧洲的重要侧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外,中东还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区,石油产量居世界石油产量40%以上,所以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中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统治。帝国瓦解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两大国重要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给地和投资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遭严重削弱,实力衰退,再加上中东各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英法在中东的殖民统治难以为继,为美苏两大国插足中东造成可乘之机。所以,大战刚刚结束,美苏就为入主中东展开了  相似文献   

12.
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教育在土耳其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为满足公立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初步确立起公立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的雏形。在其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基础教育的高速发展相适应,土耳其公立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制度经历了不断调整和发展的过程,逐步形成了目前较为系统完善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是提高历史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方法。如何实施?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一、比较古代文明和文明影响,认清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锐意创造、富于进取的特征闻名于世。与我国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文明古国还有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希腊,但是,它们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有的被外族所灭,荡然无存,有的受外族入侵,沦为其他国家的殖民地,基本上失去了独立,中断了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早在公元前一五九五年就被外族赫梯人所灭,以后两河流域又屡遭周围各族的侵略和统治,东方的加喜特人占据巴比伦尼亚达就有三百年之久;古代埃及也在公元前后相继被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统治,到了近代又沦  相似文献   

14.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十六世纪发展到极盛,十七世纪开始衰退至十九世纪已全然衰落而趋解体.欧洲列强为抢占这个庞大帝国的"遗产"并树立各自在远东的优势地位,展开了长期的外交与军事角逐,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称之为"东方问题"的严重而复杂的国际争端,乃至成为整个十九世纪外交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拜伦的诗曾被土耳其帝国认为“比叛乱者的子弹还要恐怖”。他曾经努力为双性恋者正名,并曾将自己继承的所有财产都用来武装反政府军队。他既 憎恨发动“神圣同盟”对欧洲各民族的压迫,也憎恨土耳其对希腊的统治。  相似文献   

16.
在19世纪上半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国埃及想脱离其宗主国而独立,土埃两次发生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西方列强进行干预,在近东展开激烈角逐,进行着错综复杂的斗争.矛盾斗争的最终结果,是土耳其和埃及沦为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加强了在近东的势力,随着矛盾斗争的发展,终于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  相似文献   

17.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十六世纪发展到极盛,十七世纪开始衰退至十九世纪已全然衰落而趋解体。欧洲列强为抢占这个庞大帝国的“遗产”并树立各自在远东的优势地位,展开了长期的外交与军事角逐,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称之为“东方问题”的严重而复杂的国际争端,乃至成为整个十九世纪外交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摆脱异族压迫和外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振兴阿拉伯民族的强大社会思潮和运动,长期在中东政治中居支配地位。70年代后,虽然在政治领域,阿拉伯民族主义让位于国家民族主义,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仍很活跃,它直接影响着中东的未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个庞然大国,但18世纪以后急速衰落。在这个过程中,它曾企图自我改造,但最终没有成功。本文旨在追溯奥斯曼帝国自我改造的过程,并探讨其失败的原因。一、由盛及衰奥斯曼土耳其发祥于小亚细亚半岛,最初是突厥封建主建立的一个军事小国。13-14世纪,曾长期统治小亚细亚的基督教帝国拜占延已衰败不堪;伊斯兰教的边疆战士(即“加齐”)乘虚而入,逐步排挤拜占廷,建立了一大批军事小国。由奥斯曼(1259-1326年在世)创建的国家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最西北端,正好与拜占廷隔海相望。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民族主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独具特色的民族主义思想体系,经历了《言治》时期、留日时期、新文化运动初期,到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走向成熟。其民族主义思想内容主要包括构建民主主义的民族国家、改造民族性、批判民族虚无主义,坚定民族信心,强化民族认同、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主张民族自决和联治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无产阶级化”等。其民族主义思想是理性的民族主义,是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的民族主义,也是有强烈世界主义色彩的超越型民族主义。其民族主义思想是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演进历程的重要一环,对后世的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