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原则     
很多人都会讲一句话:“我坚持原则。”这句话听起来很漂亮,穿在每个人的身上。坚持只是一种态度,原则才是主体。我的原则叫做——我没有坚持。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海社科院最新的一项调研:目前,上海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84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3.8%.而新主流媒体的核心读者群是25-45岁的男性读者.这个年龄段中的读者多数有家庭,不少家庭中有未成年的孩子.<新闻晨报>作为一张覆盖上海,力图打造新主流媒体的日报,如何宣传、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问题的报道,引导好青少年的成长,一直是我们思考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展示来源原则发展过程中与事由原则的三次碰撞 ,分析了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在自由来源原则、“广义来源联系”以及“概念来源”处交汇的原因 ,指出对“来源”概念外延进行的多次扩展实质上是在认识到传统来源原则的局限性和事由原则 (狭义 )力量的前提下 ,却仍不愿放弃传统来源原则统治地位所做的适应性改造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应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一是应当承认事由原则 (狭义 )与来源原则 (狭义 )都是历史主义的体现方式 ,事由原则 (狭义 )应当获得与来源原则 (狭义 )同等的地位 ;二是应当注重研究方法中操作定义的选择 ,避免再次出现对“来源”进行任意解释的现象 ,以提高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三是电子文件的出现确已危及到来源原则和全宗理论的地位 ,当我们无须依赖来源联系就能够实现对文件信息内容各种角度的利用需求时 ,来源联系只不过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多种文件有机联系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公平原则     
上访的人迷信清官,以为总会有一个手握正义之剑的青天大老爷为他们昭雪冤屈。清官之所谓清,依赖的是道德自觉性;而清官主要是官,权力是主体。道德和权力的组合中,权力是可以把握的,而道德却飘忽不定。于是,有道德自觉性的权力化身便更多地活在故事中,活在想象中,活在民众的期盼中。  相似文献   

5.
第一原则     
也许你正坐在计算机前,打开微软的视窗(Windows),进入IE测览器,上网,然后在键盘上轻快地用五笔输入法给朋友发“伊妹儿’。这一切你做来得心应手,十分自然。你觉得计算机系统设计得非常台理。总之,一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你错了。现在的计算机键盘,根据键盘上第一排字母的排列,有人称它为QWERTY键盘。考虑到人们使用手指的习惯和字母出现的频度,键盘上字母的安排是很不合理的,例如在英文中出现频率最大的字母“S”,按人体工学的设计,理应放在食指或中指的位置,而现在的键盘却把它放在无名指的位置。最初发明…  相似文献   

6.
消费原则     
我同学的老公,是传说中的金领,年薪好几十万,在我们这个中等城市,算得上一成功人士了,然而却抠门得令人难以理解。比如,除了最热的那几天,我同学家不允许开空调,开了也会在她睡着后关掉,全然不管她被热醒时的咆哮。再比如,喝过的饮料瓶子一定要带回家攒起来卖掉,不能白白便宜抬荒者。防止随手扔掉的秘诀是,路上别喝完,留几口到家喝。然而,同学的老公出国旅游,给自己购置名表,给她买名包,一掷万金,眼睛都不带眨的。所以,她老公不是抠门,只  相似文献   

7.
事由原则原名"Pertinence",说明其并非所有主题分类法的总代表.将其正名为"相关原则",有助于澄清它实质为纯逻辑主义分类法,并不能包括那种也属于历史主义的、仍应归属来源原则麾下的、按"狭义事由联系"分类的方法.来源原则目前实际上已经发展为广义的来源原则,并非我国部分学者一直坚持不容改变的狭义来源原则.事由原则绝不可能与之平起平坐,两者在本质理念上也不可能并列统一.文件之间的任何一种历史(有机)联系均具有广义来源共同性,故均居于来源原则统辖之下.然而它们相互之间,尤其是其中狭义的事由联系与狭义的来源联系相互之间,绝对具有平等的地位,互不从属.  相似文献   

8.
“客观报道”本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已有许多研究。由去年甲A足球联赛大连万达对广州松日这一场比赛及其报道而产生的“羊城疑案”,又引起新闻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开始组织“专题讨论”,转载了《新闻界》98年第5期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同时发表了周也平先生的商榷文章《客观报道辨析》。这表明我们的新闻学研究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传统的同时,正在光大学术争鸣的精神,对学术问题开展深入的探讨。这不能不令人欢欣鼓舞。因此,笔者愿意就“客观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关系从…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展示来源原则发展过程中与事由原则的三次碰撞,分析了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在自由来源原则、"广义来源联系"以及"概念来源"处交汇的原因,指出对"来源"概念外延进行的多次扩展实质上是在认识到传统来源原则的局限性和事由原则(狭义)力量的前提下,却仍不愿放弃传统来源原则统治地位所作的适应性改造.这一做法实际上是试图将只在特定历史阶段和范围内发挥作用的来源原则改造为适应一切情况的万能来源原则.  相似文献   

11.
感情是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它可以使人们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缩小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对似乎与己无关的人和事感兴趣,甚至为之寝食不安。这种感情的“穿透”力,为广播宣传扩大受众面提供了一种可能,一个重要依  相似文献   

12.
王世琦 《新闻前哨》2011,(11):55-55
水灾、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恐怖活动、战争、矿难等社会灾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类的生活。灾难发生后,作为新闻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正确把握原则,努力提升灾害报道水平,给人民提供快捷、便利、准确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灾难往往突如其来,让人难以预料,有极大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是我国最新推出的编目规则。本文扼要论述了该规则著录法的客观描述原则和标目法的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14.
15.
为什么说:尽管布伦内克的"自由来源原则"并无实质性的理论突破,但他那种将职能联系误认为事由联系的看法,却为后来主张"事由原则和来源原则融合"的观点开了一个危险的坏头呢?  相似文献   

16.
原则与规则     
有位叫加藤美香的日本小姐在中国留学多年,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写了一本《中日一百个不一样》的书,其中有些内容很是耐人寻味。比如:“中国人看整体,日本人看细节”、“中国人讲原则,日本人讲规则”…… 这整体、原则和细节、规则,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一是凭感觉、印象,注重整体,模糊性是它的一大特点。日本人则偏重理性思维,对人对事作科学的分析推理,做出明确的判断,制订出各种规则。 近两年,我受聘担任地州市报和专业报的审读员,经过一段时间审读,谈点我们办报存在着的只讲整体、原则而忽略细节和规则情况的看法。 当今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我区目前已有一百多家报纸,新闻队伍一下子增加了几千名生力军,这无疑是件好事。有很多家报纸涌现出不少很有才华的记者和很有水平的编辑。但这支新闻队伍中(包括有些报社的领导)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文字能力不高,知识面太窄或者干脆缺乏应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关于来源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来源原则黄坤坊一来源原则的定义、起源和传播所谓来源原则,就是在档案文件的整理工作中按照档案文件的形成者(来源)划分档案全宗的原则。它是档案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它在档案学的发展历史上始终受到档案学家的高度重视。国际档案理事会1984年...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的实质,就是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祥和、舒适、宁静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在具体物业管理服务中,实现对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管理和人的服务。为此,所有的物业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责任的原则     
人们建立政府并授予政府以必要的权力,是为了让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民众的权利与福利来说,政府权力是大是小,有时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些权力是不是政府履行责任必需的。因此,优良的治理就必须确保——政府的权力与其责任相称。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政府的贵任作了最经典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几个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有些朋友想起办刊物,往往连(联)想到《生活》周刊。其实《生活》周刊以及它的姊妹刊《新生》,《大众生活》,《永生》,《生活星期刊》,都是有它们的特殊时代的需要.都各有它们的特点。历史既不是重复.供应各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粮食,当然也不该重复。但是抽象的原则,也许还有可以提出来谈谈的价值,也许可以供给有意办刊物的朋友们一些参考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