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IT要闻     
调查显示:汉语博客数量全球排名第三本刊讯据博客搜索网站Technorati近日发表的《Live Web状况报告》称,从发表博客使用的语言看,汉语排名第三位。博客使用最多的语言是日语,其次是英语。  相似文献   

2.
雷晶晶 《考试周刊》2009,(21):78-79
日语作为一门既表音又表意的语言,其单词与其他语言的单词相比更加复杂。在学习日语单词时,很多日语学习者都会感到很困难。本文对日语单词的读音、构成、来源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本文通过对日语单词的深刻剖析,能使日语学习者加深对日语单词的了解,使其能够很好地掌握日语单词学习的关键,从而更好地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3.
听者适度的应答表现是进行愉快而流畅日语对话的不可欠缺的必要条件,日语应答表现基本可分为点头动作和语言类应答表现两种。语言类应答表现数量庞大,它们与点头动作等非语言类表现搭配使用,构成一个充满变化丰富多彩的日语应答语表现世界。  相似文献   

4.
日语实践类教学是日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日语实践类课程是日语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与支撑,而语言交流实践课程则是构成语言实践类课程的核心。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对于日语语言实践类课程的要求,关系到能否提高日语本科教学质量这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语言的国家,具有独特的语言体系。日语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敬语体系,这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是其他语言不可比拟的。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进行交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在语言社会中。反过来说,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语言只不过是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之一,因此,将语言与社会结合起来,不但能揭示语言的本质,同时也可以加深人们对社会的了解。日语的敬语是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不多发展变化,通过日语敬语与日本社会的结合可以更好的认识日语的本质及日本社会的相关状况。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探讨了在日语词汇教学中,应在掌握日语词汇发音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语境教学与多种词汇记忆法、分类归纳法相结合,提高日语单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姗姗 《考试周刊》2010,(41):29-3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在网络上聊天或发帖等时常用的语言或符号。本文将流行在日语各论坛、博客等的网络语言整理出来,从日语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开始分析,进而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日语网络语言,得出日语网络语言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这一结论,最终阐明如何看待日语网络语言这种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在网络上聊天或发帖等时常用的语言或符号.本文将流行在日语各论坛、博客等的网络语言整理出来,从日语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开始分析,进而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日语网络语言,得出日语网络语言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这一结论,最终阐明如何看待日语网络语言这种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9.
静态表达是日语颇为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文章运用语言实例进行日、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探讨以事物的自然结果为基础而构成的日语静态表达的实质,彰显其强调事物的客观存在、自然发生的作用的表达特点,揭示日本人的语言心理及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锦  刘禹 《华章》2013,(12)
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将语言和日本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建立独立的日语文化语言学科,这将会成为日语教学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们国内很多高校都对日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做不懈努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全面学习和掌握.本篇文章主要是论述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validity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education classes as a practice free of power politics. By examining blog activities in an advanced‐level Japanese‐as‐a‐Foreign‐Language classroom at a university in the USA, we show that the blog’s postings and readers’ comments evoke certain modes of governmentality – practices that shape one’s conduct – and define the space of a particular blog.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wo kinds of space created in blogs: that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which ‘native speakers’ dominate ‘non‐native speakers’; and that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less fixed relations of dominance, although participants’ behavior is regulated nonetheless. We suggest involving students in analyzing blog comments so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how the mode of governmentality works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how to transform relations of dominance that manifest themselves in online spaces.  相似文献   

12.
微博技术是Web3.0时代兴起的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实时搜索、信息发布、社交平台的强大功能。微博提升了主体语言交往的自觉性,发挥了主体语言交往的能动性,提升了主体语言的创造性,彰显了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主体性,强化了人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博客是近几年兴起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其先天性优势,一开始就被教育界所瞩目,并积极引入到在线辅助教学领域。博客已被证明是用作E-learning的良好工具软件。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其作为C语言辅助教学的工具,进行了C语言教学改革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语言已经成为一种以书面语表达但带有口语特色的独特的网络交际用语。语言的隐涵现象是现代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所要研究的焦点之一。文章利用会话隐涵理论解读近几年流行的微博语言,指出在网络交际语境下,人们能够借助语境和认知因素推导出微博的隐涵意义,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该隐涵意义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考察Et语当今流行网络语言的形成背景、涵义的前提下,概括归纳日语网络语言的构词类型,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在于从更为宏观的视角人手,对日语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日语网络语言对日本语言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作为Web210 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客, 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各种博客也应运而生, 博客技术、开发模式的运用也有多种。本文提出了基于. NET 的三层开发模式, 同时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及系统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了便于被搜索引擎搜索, 还应用了一种静态页面生成技术。系统采用C # 语言和组件对象模型开发形式, 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及浏览速度。  相似文献   

18.
欧美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对外语能力标准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制定的语言能力标准也日趋完善;日本也发表了《JF日语教育标准2010》。多年来,我国日语教学大纲一直是日语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为日语教材的编写、日语教学的规范化及日语能力评估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但我国对于日语教育却一直没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标准出台。文章介绍了国外的外语能力标准,并分析其最新理念,以期为我国的日语能力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本文分析了日语的"暧昧""、委婉""、省略"的表达形式,反映了日本的文化特征,要学好日语必须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的语言心理、言语习惯等语言以外的内在东西。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非参与式观察,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课堂志与开放性访谈法为辅助研究法对大班额英语课堂教学中生动的师生言语活动进行了记录分析,揭示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大班额英语教学课堂语言互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