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编辑活动,时时处离不开整体的思考,这个特点是由编辑的地位和功能决定的。 首先,从编辑的纽带功能看。编辑处在一种中介的位置,编辑活动很大一部分是在起着某种桥梁、纽带的作用。编辑一方面联系着广泛的作者群,要了解这些不同的作者各自的特长、优势,他们的研究课题、成果、趋向;另一方面,又面对作为社会文化接受者的广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优越感和自卑感交替、独立要求和依赖心理相伴、孤独感和失落感并存。他们的内心需求主要包括夯实基本功的需要、提高科研能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事业发展和个人成就的需要等。青年编辑要树立“让文章因我而不同,让刊物因我而精彩”的思想,不断地鞭策自己奋勇前行,以获取更多的成就;老编辑要以身作则,带头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要传授编辑经验与技巧、帮助青年编辑克服困难、带领或带动青年编辑开展编辑学研究等;期刊社领导要在合理配置激励机制的同时,给予青年编辑更多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 学报编辑实行档案化管理是由学报编辑管理的特殊性及档案管理的优越性决定的。 特殊性:同在校园却有别于教师。 学报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虽然也是组稿、审稿、发稿。虽然也享有编辑的称号,虽然近年来也陆续按编辑系列聘论了职称,但是在人们的眼中他们的身份仍然是教师,只不过是教师内部的不同分工罢了。如1981年教高一字009号文件就是这种看法的隐性表现。文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仅区分了学报工作与行政工作的不同,规定“鉴于学报编辑部的日常编辑业务,与学校的机关行政工作不同,因此在  相似文献   

4.
编辑的情怀     
读作家孙继泉的散文集《草莓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很有些感触,书中的《一丛山菊花》、《三种不同的花》、《缘于生命的感动》等文章引起了我的遐思。这些文章是作者在编辑新人新作时写的推荐评析文,字里行间溢出孙先生作为编辑的真诚。初学写作者最需要关心和鼓励,扶他们一把,很可能扶出些文学新秀,至少能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学报编辑继续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能否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优良的学术期刊声誉,最终取决于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激发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内在动机、完善编辑继续教育制度、拓宽编辑继续教育形式、丰富编辑继续教育内容等途径,切实加强学报编辑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强高校学报的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编辑心理学认为,较之于一般的编辑活动,学术编辑活动是社会职业中具有“高级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学术刊物的性质和方针决定了学术编辑活动具有社会的导向性,知识的创造性,传播的中介性和效应的潜在性等特征;而在学术刊物的组稿、审稿、编稿过程中,学术编辑的心理、精神、情绪始终处于一种复杂微妙的状态,这一切势必对学术编辑的思维方式、能力及其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术编辑编审的过程中,他们的头脑所受到的刺激,一般地说不是作为劳动对象的直接物质材料,也不一定是他们所亲身经历的种种事件或活动。以高校学报的学术编辑为例,他们头脑所受到的刺激是由大量的科学观点、学术概念、专业术语、教学、图表、公式等有机构成的“特殊词语”——科学知识和学术信息。他们对许多经过作者的实践、考察、研究中所取得的科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报要发展壮大,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编辑部不可能引进科班出身的编辑,只有面向校内招聘青年教师,所以学报编辑部承担着培养青年编辑的重任.青年编辑有独特的个性,他们喜欢挑战自己,积极寻找发展空间,但面对工作压力容易动摇退缩.针对青年编辑的特点,文章提出了培养对策:珍惜青年编辑的加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青年编辑的业务水平,使他们有能力不出错;让青年编辑参与各种活动,使他们有信心做好工作;解决青年编辑现实问题,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相似文献   

8.
教材编辑是编辑队伍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出色的组织沟通能力和更优秀的校对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教辅。  相似文献   

9.
编辑活动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劳动作用也日益增大,因为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要按照编辑流程进行有序的编辑劳动,才能形成预期的成果--编辑作品,编辑劳动具有中介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电视编辑记者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电视节目的可看性和感染力.而编辑记者的制作水平、采写功底和他们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的.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研究,对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编辑与教育两轮一辙”的编辑思想,是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并一直贯穿着他的整个编辑生涯,他认为,编辑出版工作即是教育工作,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作用;出版工作者是教师,专门为广大读者服务;出版物是教育工具,也是培养园地,从而实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孙世军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2):142-144,F003
20世纪如年代初期,传播学理论已被广泛引入编辑学领域,使编辑传播学研究不断深化,收获颇丰,表现在:对编辑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的认识更为全面,准确;对编辑主体、编辑功能问题,以编辑传播学的新视野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定位;对编辑传播原理与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对编辑传播过程及社会功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对于新媒介技术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编辑模式的变革、编辑主体现念与素质的更新提高问题,作了富有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的探讨。可以预料,今后的研究将更加系统化、体系化,研究方法将更加完善和多元,编辑传播学将成为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实践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琳 《惠州学院学报》2004,24(5):100-102
编辑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它是从事编辑学研究、建立编辑学理论的基础, 也是在已有编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再创造性劳动。近年来, 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而分析编辑学研究与编辑实践脱节的成因, 弄清编辑学研究与潜科学研究、传播学研究的交叉关系, 并用系统论指导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实践, 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学报编辑工作是对各种学术成果进行审选、加工、出版的过程,其中选题、组稿、审稿以及编辑等都离不开学报资料,学报资料是做好学报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学报资料室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是学报编辑了解前沿学科的重要标志和编辑文章的重要标准。因此,充分发挥学报资料室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是提高学报编辑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导向     
编辑生产活动是一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编辑主体对客体的活动是为了编辑客体的实现,使不确定的个体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同样,读者的精神需求若不是编辑通过生产出版物来满足和引导,也无法得到实现和提高。可见,为了维持编辑出版生产的正常运转,编辑在发挥中介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导向和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编辑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编辑现代化成为近几年来编辑工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编辑现代化,主要是由编辑观念现代化和编辑手段现代化两个方面构成的。只有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编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是编辑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没有编辑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就没有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一本刊物从稿源的组织到装帧出版,方方面面都需要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文章从选题策划、审读稿件、编辑加工3个方面论述了编辑主体的创造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编辑决策研究断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辑决策贯穿于编辑活动始终,是编辑学的关键范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出版产业化环境下编辑决策的一般过程与普遍原理、编辑决策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编辑活动史上编辑决策的现实启示;必须创新研究方法,凝练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编辑决策理论.  相似文献   

19.
选题是期刊社出版方针,任务的具体体现,这是所有的职教期刊社必须贯彻执行的方针和完成的任务;选题是编辑工作的基础选题工作是整个编辑工作中的第一道工序,是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只有在优秀选题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好的期刊。选题是编辑人员的工作依据;选题是出版社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出版社。为此,职教期刊在选题中,既坚持握选题工作的价值取向,又要把握原则、和基本方法,同时要善于运用一些技巧,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20.
A three‐year experiment in integrating technical editing students into a multidisciplinary engineering design project developed several ways of helping students apply classroom learning to practical problems. Each year, the engineering students formed Integrated Product Teams (IPTs) and the technical editing students provided editorial support, first as full members of IPTs, then as separate editorial support teams. Research from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eamwork indicates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for best integrating the technical editi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