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约塞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代表作,以夸张、超现实的手法,成功地运用黑色幽默深刻地批判了美国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约瑟夫.海勒的《第22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杰出代表。小说中军规内容的荒诞、人物形象的荒唐和诙谐话语的运用都彰显了黑色幽默的特征,从而勾勒出一个荒谬、混乱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论“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色幽默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研究黑色幽默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以及美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特殊的幽默风格、特殊的题材、“反英雄”式的人物和反小说的叙事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黑色幽默是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一,所谓"黑色幽默"是指在一切荒诞、丑恶、残酷、阴暗的黑色东西中看出它们的喜剧性,并且以一种漠漠的逗笑,无可奈何的嘲讽和自我嘲讽的态度来对待它们。黑色幽默表面上是幽默诙谐的,透过表面则发现它深层次透着的悲与痛。以黑色幽默中的悲的色彩作为切入点,来揭示它背后所隐藏的世界的荒谬、人物的畸形、病态,人类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事实上黑色幽默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一些作品。通过分析《睡谷传说》《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黑色"和"幽默"成分,总结得出以上三部作品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因素。这些美国早期作品可以认为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一个源头。  相似文献   

6.
美国文学六十年代作家约瑟夫·海勒是公认的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揭开了黑色幽默文学的大幕。渊源于黑色幽默的特质和作者的犹太出身,海勒的黑色幽默作品充满了犹太气质。  相似文献   

7.
黑色幽默文学是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精神危机的产物,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 一个重要流派。黑色幽默文学属于喜剧,却带有悲剧性,把具有悲剧性的现实作了 喜剧化的处理,用荒诞滑稽的形式讽刺、嘲笑荒谬的现实世界,使之产生一种无可 奈何的苦笑。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该派文学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流派——“黑色幽默”入手,通过黑色幽默文学中的代表作探讨了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特点,让读者透过黑色幽默小说了解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以“乱”对“乱”——黑色幽默小说的美学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作家认为人在混乱、荒诞的世界中无能为力。人的自由意志,人的尊严和价值已经丧失。人的一生乃至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怪圈,要表现出这么一个怪圈,带给人类的真实感觉,描写人类在  相似文献   

10.
“黑色幽默”(Black Humor)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_Heller)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黑色幽默”的经典作品。文章从主题的不确定性、情节的不确定性、形象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的不确定性,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认为它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色彩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美西战争后,美国对菲律宾殖民统治达48年左右的时间。由于美国特殊的国家历史和菲律宾不同于其他东南亚殖民地国家的状况,美国在菲律宾实行了政治复制、经济垄断、文化移植等不同于其他宗主国的殖民统治政策。无论美国在菲律宾实行的是什么样的统治政策,其殖民主义的目的和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一样的,这些政策给殖民地国家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o discuss how critical race theory has been applied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at its contributions are. To provide necessary context, I will discuss race and rac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background of US higher education in relation to race, the emergence of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S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专家访谈法,对中、美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培养方式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现有的二维培养模式中,两路径发展不均衡.美国一体化模式培养出了大批高质量的竞技篮球人才,并且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相比,美国篮球专业教练员的聘任制度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篮球水平的提高,学校篮球竞赛体制更加成熟,并具备较强的自我造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择校制度产生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其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通过追溯美国择校制度从无到有的发展,以特许学校为例,从微观角度去看美国择校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发展前进的,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和方法能为我国所用。希望不仅能对处理我国择校现象有所帮助,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诗赋欲丽”与文学观念认知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赋欲丽”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一个对于后世文学发展进程具有积极而且重要影响的意见。这一意见给其后的理论继承人最大的启发,更多体现在人们对于文学观念认知的心理转向方面。它消解了文人游移与文道冲突中的心理障碍或者说是心理上的疑虑,迎合甚或说是感发了文学家对于词藻美的兴趣。重视词藻成为了诗文创作的一个正当的理由,而不必担心遭到过多的思想攻击。“诗赋欲丽”含蕴的文学作品的声情美、节奏美的主张,同样也触动感发了文学创作对于声律的追求。骈文的兴起,诗歌声律的追求和理论探讨,不能说没有曹丕“诗赋欲丽”说暗藏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运动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庭学校教育是当代美国发展迅速、成绩显著的一种自由教育选择形式。本文综合现有的一些资料首先对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与历史演进作出论述,其次重点介绍了美国关于家庭学校教育运动而开展的主要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内容,期望能对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Non-formal learning for urban youth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remains a source of innovation. This essay draws on literature about organizations that use community ties to encourage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identity formation. It then describes how one youth organization in Camden, New Jersey uses presentations to the community of its in-house business projects as springboards into further development. Such non-formal learning structures can have wide application to other sites of learning.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战后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之一,极为准确地传达出了“美国梦”的精神内涵,是美国“爵士时代”的华丽挽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要了解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了解同一个隐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出现的新含义,特定语境下的人物对话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美国移民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移民为什么要移居美国?其数量有多少?移民与美国工业化、高新技术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外来移民是怎样推动美国国内人口向着均衡化趋势流动的?美国又是如何对移民进行限制的?这些问题既令人关注,又在美国史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为移民在美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reviews literature on social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decline of the paradigm, and argues for its continuing relevance. It examines reproductive and transformative aspects of cross-linguistic literacy practices involving young people from three diasporic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ing multi-leveled analyses that investigate what is reproduced or transformed by situated literacy practices and how institution-level processes shape such practices. It argues that such scale-sensitive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 into new reproductive processes, involving conflicts over language in education, that are themselves rooted in new forms of class conflict rooted in global system dynamics of social polar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