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册教材的开篇呈现了编者大朋友与小朋友的对话,改变了过去惯用的以“编者的话”做开篇的形式,体现了这本书是给小朋友读的,拉近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对话:“学好数学要独立思考,要爱提问题,要认真仔细。”实际上也是新学期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情境作为新学期师生谈话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你是怎样学习数学的”。  相似文献   

2.
蒋智斌 《江苏教育》2012,(25):26-2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原来的学生、教师、文本间的"三维"变成了现在的"四维",这是因为潜心与编者对话是使阅读教学变得更为敞亮的重要环节。一、与编者对话——让文本解读更敞亮文章选编进教材,已经区别于一般的文本,其阅读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成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遵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还需要从编者的角度出发,揣摩编者的选编意图,这样的解读才更为全面,更为敞亮。  相似文献   

3.
关键性能力和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编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材中专门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教师要敏锐地去捕捉这一设置对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生长的重要价值。以"学会提问"单元为例,通过对话编者、对话学生、对话目标、对话实践四个维度,教师在智慧提问中帮助学生构建了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4.
师生对话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途径。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正确认识师生对话对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价值,要站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视角上优化师生对话,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场对话过程中,无论是文本作者、教师还是编者,都应发挥各自不同的职能功效,不可偏废一隅。对文本作者而言,侧重于其创作性;教材作为特殊的对话者,编者具有编辑的主体性;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引导者,具有教学主体性;阅读对话,则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其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苏娟 《广西教育》2014,(45):79-79
正2011年,国家课程改革委会员推出《课程标准》的"修改稿"。比较之前的实验稿,修改稿在"阅读教学的对话"中增加了一个维度,即增加了"编者"这一角色,将阅读教学定位为"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成为教学的又一重点和突破点。一、与编者对话——让教学定位更明确除了《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发展需求,编者的意图也应成  相似文献   

7.
黄德强 《小学生》2012,(11):50-50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数学大多数内容比较抽象、有些甚至显得枯燥无味,本身较难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给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些难处。怎样才能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呢?一、从教材入手,让"死"内容"活"起来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从教材中找到能够吸引学生的地方,精心设计教案,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使"死"的教材,以鲜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处理低年级数学教材,要充分考虑它的趣味性。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注意让教材内容与小朋友对话,并利用图片、动画,紧紧吸引住孩子的眼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原来的学生、教师、文本间的"三维"变成了现在的"四维",这是因为潜心与编者对话是阅读教学变得更为敞亮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改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对话,并把"对话"提高至空前的高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这一模块的教学建议中就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指出我们对话的内容"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更直接点明要求进入教学中的对话主体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其中值得关注但又容易为我们日常教学中所经常忽视的是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文本展开的不同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教师与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关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开始。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文本的读者,与文本的对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23):46-47
小学是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小学是学生大脑思想最为活泼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学习数学这门具有笼统性、逻辑性的学科,教员的引导就显得很重要。教员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有时候合理恰当地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树立对等的师生关系。经过"对话"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展开有效对话关键是平等。"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阅读教学只有"尊重"教科书编者、文本,才能展开平等对话,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之间的对话多向交叉、构成多个回路,但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最核心的,学生无疑是阅读活动的"第一主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仅凭浅层次的用"口"阅读、以"声"对话,显然是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就要让学生亲历阅读历程,用"心"阅读,以"言"对话,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领会表达。有了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课堂教学则是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础.因此,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其次就是要促进师生交流、加强课堂对话.本文就小学数学"对话课堂"的教学策略,从创设良好的心理学习环境;加强数学教学活动以及加强数学动手实践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那么,我们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应该  相似文献   

16.
齐菲 《辽宁教育》2013,(9):10-10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第一印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知识文本之间的第一次有效对话。因此,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要引起所有任课教师的重视。怎样上好开学第一课,笔者通过自身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明确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第一堂课,教师要了解教学目的。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和对自己新学期的期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学期的开始阶段往往是学生学习最有动力和效果比较明显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第一堂课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一下自己的假期生活以及新学期学生对所修课程有什么目标和期望,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自己的课程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此外,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向。  相似文献   

17.
协同学习是一种通过对话实现同伴互助、教师辅导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数学对话是实现协同学习的必要条件。"三体对话"为数学对话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它立足于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与现实世界的对话、与他人同伴的对话、与自我内心的对话,以期让深度协同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一切学习在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教学要基于学生.数学家加德纳说:"数学的真谛在于不断寻求越来越简单的方法证明定理和数学问题."教师通过恰当地设问和追问与学生对话,并通过对话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然后生成的东西才是学生真正所拥有的、长久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进教师与小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话式"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效果要得到较高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否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强,大都采用"师问生答"式的对话,语言无非是"这道习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解答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语言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长此下去,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