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七、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课任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二是促使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三是指导学生注重与同龄人的交往.四是减少约束,还给学生"自由".五是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六是注重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教育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学生塑造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新世纪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
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是教师从内心深处对学生的发展怀着积极、善良的期待,是为师者灵魂深处对学生关爱与负责的态度.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就会换来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不仅意味对学生的爱、期待.还意味着合理,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徐亚玲 《文教资料》2009,(17):79-81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学生是本,教学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能否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关键,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核心,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保障.  相似文献   

4.
吴成刚  汪杰 《班主任》2001,(6):25-25
问一问 学生犯了错误先要问一问原因,以免错怪学生.学生与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的自尊心是极其敏感的.如果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学生,很可能会错怪学生,所以,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先问清原委.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充满竞争的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是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扣教材,结合学时实际,挖掘创新点,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中寻求突破,力争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发展.一是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努力创新.二是启发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的联想是极为丰富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充分挖掘创新点激发学生活跃思维.三是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巧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而教育观念转变的关键是学生观的转变.什么是学生观?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课程改革最终也将作用于学生.我们在教育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倘若我们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上做得不好,那么,教育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南辕北辙.因此,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转型、社会转型,要求赋予当代师德建设新的内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权利主体,学生是行为主体,学生是生命主体,学生是发展主体.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需要优秀文化的熏陶,教育平台的搭建,幸福教育环境的营造,塑造大爱师魂.大爱是崇高境界,大爱是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抒写自己的心曲,放飞自己的心灵.是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可是在实际中一说到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学生的作文要么是缺钙幼儿化,要么是胡编乱造一副虚假面孔.笔者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9.
学生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资源是联系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关键环节,其他资源都要围绕服务学生资源.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就是资源,学生的兴趣、差异也是资源.  相似文献   

10.
尊重关爱学生,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是学生智力与情感发展的重要条件.尊重关爱学生,就是要用心去爱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要关心理解学生,尊重鼓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1.
文柳 《华章》2012,(24)
要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关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出现,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课堂的主角.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则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顺利的情感交流.“教育不仅仅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往往具有一种魅力,去吸引人,去感染人.教学需要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先生认为:积极和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智力因素活跃.情感具有波动性和感染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问题意识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诱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是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问题意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保证.所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实践探索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一是放下架子.做学生最亲近的老师.二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三是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四是激励性评价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认可.要想发掘学生的课程资源,首先要有新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未完成的人,学生是主体的人.高中语文教学应从六个方面对学生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复习时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压力不小.老师是学生的向导,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学起来就得心应手;反之亦然.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才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堂学生是客人,教师是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将犯错的权力、对话的权力、质疑的权力、思考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的领路人,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心、体贴、爱护学生,平等、接受、认可学生,尊重、肯定、赞扬学生,倾注爱心,精心育人,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学生理应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但是这么多年来,还有许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内涵,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学习",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理解,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整个课堂全部让学生自由活动.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方能转化为学生的认知行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得以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下面就如何创设情境,将自主空间还给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