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8):F0003-F0003
李世瑜先生是享誉海外的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研究的开拓者,美国路斯奖金获得者。他总结自己一生治学,提出创立“社会历史学”学科。李先生曾多次应邀赴美、日、英、法、加拿大、爱沙尼亚等国家讲学,见闻颇广。他的著作《华裔学志》、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7):F0003-F0003
李世瑜先生是享誉。海外的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研究的开拓者,美国路斯奖金获得者。他总结自己一生治学,提出创立“社会历史学”学科。李先生曾多次应邀赴美、日、英、法、加拿大、爱沙尼亚等国家讲学,见闻颇广。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6):F0003-F0003
李世瑜先生是享誉海外的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研究的开拓者,美国路斯奖金获得者。他总结自己一生治学,提出创立“社会历史学”学科。李先生曾多次应邀赴美、日、英、法、加拿大、爱沙尼亚等国家讲学,见闻颇广。  相似文献   

4.
以《心灵史》为标志,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寻根进入到血缘寻根阶段。《心灵史》的杰出之处在于它对2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母题叙事的发展,一方面,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文化比较中体现宗教价值取向的理念,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诗性的阐释与定位,另一方面,作者在叙述中的激情投入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宗教母题叙事模式的扩张,而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对宗教价值取向自由言说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孙悟空形象原型及其宗教精神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内蕴呈现为“形”与“神”完整统一的、“一多相摄”的结构体。而传统的《西游记》研究却普遍地忽略了它的“神”直接来源自明中叶现实生活的内容。小说的创作受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民间秘密宗教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唐憎师徒的形象塑造亦都是以当时活跃于市井间的民间宗教家为原型的。孙悟空的奇幻历程正是这种宗教生活的艺术表达和审美升华。孙悟空形象中蕴藏的深刻的宗教精神是明中叶民间思想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在“总序”中,作者指出:“人类的一切宗教都是人类的文化创造,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是这样。这是一条为全部人类历史、思想史证明了的普遍原理。”在中国,“宗教鸦片基石论”和“宗教落后论”曾长期流行,“文革”之后,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的反思,从宗教人类学和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宗教,深入把握宗教的民族性和文化性,重新给宗教做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7.
以《尧典》为代表的诗学时代是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言志”时代。《舜典》之“言志”产生于祭祀过程.“志”指一种宗教文化情感;春秋时期“道志”诸说产生于人与人的社会交际氛围,“志”一般指称人的世俗文化理念。“志”的指向主要在群体,在他者;但这并不是说“志”排斥主体之情,“志”中也包含着浓厚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长篇小说《罪与罚》和《白痴》的分析,探讨了他的写作意义。作家试图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与忏悔过程,来说明理性精神对人的戕害,宗教对人的拯救作用;反之,在《白痴》中却通过“圣愚”——梅诗金的毁灭表达出他对宗教的怀疑。由此可见,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与宗教的深沉反思的结果,是他对两均表现出一种怀疑心态的展示。  相似文献   

9.
《型世言》是新发现的佚失达400余年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书共十卷四十回,绝大多数取材于明代社会生活,堪与“三言”、“二拍”比肩,被专家称为“三言”、“二拍”、“一型”。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对《型世言》所流露出的宗教意识、所描写的宗教人物及宗教活动进行讨论,试图通过对《型世言》所构筑的宗教世界的分析,说明其宗教世界是伦理本位下三教合一的世界,并尝试由《型世言》对待宗教的态度来探讨中国人的宗教观及其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史研究》2009,(6):94-94
雷传平在《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5期中撰文指出,《学记》是先秦儒家学派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学记》全文中,共有六处提到“志”的问题,有不同的语境和语意,如“志向”“志愿”“意志”等意思,其中,“辨志”、“继志”、“有志于学”是《学记》关于“志”的教学思想的精华体现。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这部小说中佛教、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2.
《型世言》:道德化的宗教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型世言》是新发现的佚失达400余年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书共十卷四十回,绝大多数取材于时代社会生活,堪与“三言”、“二拍”比肩,被专家称为“三言”、“二拍”、“一型”。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对《型世言》所流露出的宗教意识、所描写的宗教人物及宗教活动进行讨论,试图通过对《型世言》所构筑的宗教世界的分析,说明其宗教世界是伦理本位下三教合一的世界,并尝试由《型世言》对待宗教的态度来探讨中国人的宗教观及其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宗教的影响似乎无处不在。但是由于作家个体心性及各自所处的历史境遇的不同,致使宗教因素在他们的作品中的表现也显示出很大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许地山的三篇小说,如《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的分析,力求探讨一下有着宗教体验的中国现代作家,是如何把他的宗教意识渗透到他的小说作品中,带给世人异样的意绪和情趣。  相似文献   

14.
张枣是一位具有“化欧化古”独特诗艺的当代诗人。《圣经》和荷尔德林等西方现代诗人给予他诗艺生成的灵感,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纯诗”理念的融合开拓了他的诗歌之路。在张枣的诗艺路径中,隐含的宗教哲学促成其诗歌创作的内在超越。张枣的独特诗艺和超越企图应置于20世纪80年代非典型流散状态中来看待。  相似文献   

15.
超越与解脱的冥想──《奥义书》的宗教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邱紫华《奥义书》是吠陀文献中最具有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宗教哲学著作。“奥义”(Upanisad,音译优婆尼沙昙)一词,原意为“近坐”、“秘密相会”,引申为师徒近坐传授秘密教义。《奥义书》又称为“...  相似文献   

16.
《旧约》是一部宗教经典,浓重的宗教氛围和神秘色彩是它的首要特色。它又是古希伯来文学的总集,各种文学体裁集于一身,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旧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收到了“一俊遮百丑”的美学效果。它的情歌热情奔放、轻快自然,巧用比喻、排比、反复和直呼等修辞手法。《旧约》具有早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世瑜先生是享誉海外的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研究的开拓者,美国路斯奖金获得者。他  相似文献   

18.
论徐訏创作中的宗教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是一位颇具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怀的作家,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常常溢出浓浓的宗教色彩。《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通过“我”与海兰、白蒂之间的情感纠葛,《彼岸》通过主人公“我”的坎坷人生经历的描写和心路历程的揭示,《时与光》通过对郑乃顿、多赛雷、苏雅的人生道路与追求的描述,都溢出浓郁的宗教色彩。作品都以充满悲剧意味的爱情故事,探索爱情的真谛,表达人性的思考。以奇幻的情节、心理的剖析,显示其创作的诗意风格、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19.
学界过去常常把施莱尔马赫的情感宗教诠释成主体主义的、私人的宗教,忽视了其宗教观中深厚的社会、历史性维度。文章通过对《论宗教》的深入分析指出社会性原则是《论宗教》的建构性原则。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社会对于作为宗教本质的“直观与情感”而言,并非可有可无的“辅助选项”,而是“必须被接收的规范性现实”。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沟通具有三个特征:自由、交互和互补,基于此,《论宗教》描述的宗教社会具有三大特征:自由、流动和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一、起源和变迁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民间宗教”甚至不是一个独立门类的信仰。“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为士大夫、官宦和皇帝尊奉。各自称家,各家有学。但是,近人概括地称之为“民间宗教”的那些散乱信仰,一直被贬称为“淫祀”、“巫觋”、“方术”、“莲匪”、“教党”和“迷信”等。“民间宗教”被归为“愚夫愚妇”之盲从,读书人偶有涉及。一般都是以“怪、力、乱、神”的态度贬斥之。论说简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