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正军 《广东教育》2014,(12):43-44
推断类选择题是近年来各地高考政治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比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13题、北京卷第32题、天津卷第3题、福建卷第24题和第30题、山东卷第27题、海南卷第3题和第21题、江苏卷第32题等,都属于这类试题。根据不同的背景材料该类试题可以分为三类,本文拟结合高考典型试题分类探究该类试题的解题窍门。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时时刻刻关注着高考化学的考试动向。当我看到今年的化学试题第十题时,内心暗暗的欣喜若狂,因为此题在我的训练题中多次出现,且和我的训练题很相似。下面,我就2011年高考化学(全国卷)第十题进行下浅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是最早进入新课程的省份之一,2007年即将进入新课程的第一次高考.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怎样命题?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事情.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材料解析题无疑将被派上大用场.当我看到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第26题时,我认定,这就是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模式之一.这道题所作命题的探索,我们可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时时刻刻关注着高考化学的考试动向。当我看到今年的化学试题第十题时,内心暗暗的欣喜若狂,因为此题在我的训练题中多次出现,且和我的训练题很相似。下面,我就2011年高考化学(全国卷)第十题进行下浅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其中全国理综卷Ⅰ的第27题和全国理综卷Ⅱ的第27题设计风格十分相似,均为由果索因,鉴别物质,两者具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智慧迷宫     
扩展语句是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考点,高考常有涉及,如2010年高考湖南卷第21题、湖北卷第20题、四川卷第19题等。高考中常将扩展语句与修辞运用等综合考查。本期智慧迷宫,我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课本(必修)第六 章《遗传和变异》是整个 教材的重点,这一点从历年的高考 生物学试题中可窥一斑,该部分有 关概率问题的计算更是一个难点, 成了考生失分的雷区.2005年全国 卷第31题、天津卷第5题、上海卷 第30题、广东卷第35题、江苏卷 第31题、江苏卷第27题等都涉及 到概率的计算.前不久笔者将今年 全国各省高考试题中有关计算概  相似文献   

8.
综观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遗传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难点在试题中频频现身,如全国新课标卷Ⅰ第5题、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2题、全国大纲卷第34题、天津卷第9题、四川卷第11题、福建卷第28题、浙江卷第32题、山东卷第6、28题、安徽卷第5、31题、广东卷第28题、江苏卷第6、20、25、33题、上海卷第4、25、27、58~62题、海南卷第22、  相似文献   

9.
<正>在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和全国乙卷的语用题中均出现了“人称变化”的题型: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第20题“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22年全国乙卷第18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往年高考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题目,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6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其中全国理综卷Ⅰ的第27题和全国理综卷Ⅱ的第27题设计风格十分相似,均为由果索因,鉴别物质,两者具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综观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遗传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难点在试题中频频现身,如全国新课标卷Ⅰ第5题、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2题、全国大纲卷第34题、天津卷第9题、四川卷第11题、福建卷第28题、浙江卷第32题、山东卷第6、28题、安徽卷第5、31题、广东卷第28题、江苏卷第6、20、25、33题、上海卷第4、25、27、58~62题、海南卷第22、23、25、29题等或多或少均考查了遗传内容。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陕西、江西等省区用)第27题是由2002年广东、河南省的高考化学试卷第17题衍生而来的,现对这两题做以下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高考已成过去,但尘埃并未落定。在我接到的有关高考的电话中,询问最多的就是文综卷的第31题,有一部分教师甚至还质疑该题答案的正确性。因此,我觉得该题很值得探讨。文综卷第31题是这样的: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  相似文献   

14.
演绎类主观题是近年来政治科及文综高考中常见的题型,通常给出一组材料,要求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XX道理的?”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第(2)问、重庆卷第38题第(2)问、海南卷第26题第(2)问、江苏卷第37题第(1)问、宁夏卷第39题第(2)问等。试题要求考生以试题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为出发点,以试题限定的理论知识为着眼点,在从材料中归纳出一般结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学生解答问题的起点。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引入新材料和构建新情境,使试题形成在内容上具有信息量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推断类选择题就是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能力的题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3题、北京卷第32题、天津卷第3题、福建卷第24题和第30题、山东卷第27题、海南卷第3题和第21题、江苏卷第32题等都属于该类题型。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3题是一道推论题,查看近几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和地方卷采用这种方式命题的很多,如2014年北京文综卷第32题,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15题,2013年北京文综卷第30题,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3题,2012年福建文综卷第30题等。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些不足,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5题就引起一些争议,袁世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高考试卷大题目(非选择题部分)变化较大,注重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注重获取历史信息(表层与深层)、注重问题探究、注重史论印证等等,其实也是考查透过现象寻找本质规律的过程。2002年上海历史卷第28题,2006年广东历史卷第26题、第28题,2008年广东历史卷第26题、第27题、第31题、第32题,2008年上海历史卷第33题、第34题、第35题、第37题等都是这类试题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细看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27题,笔者认为该题答案对史料的解读不准确,值得商榷。试题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高考金属试题以元素铝、铁、钠为主体,多角度考查了金属的冶炼、性质及用途。命题特点是以金属为载体,联系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化学平衡、盐类水解、实验设计等知识考查综合能力。其热点题型主要有:(1)实验题。如宁夏卷第27题测试铁片样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2)无机化工题。如上海卷第27题制备氢氧化铝,山东理综卷第28题冶炼铜等。(3)制备新物质。如海南卷第16题设计实验制取氮化镁。  相似文献   

20.
贾新立 《考试》2008,(4):49-50
变化曲线图依托平面直角坐标系,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如课本"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图"中的盐度变化曲线就表现了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时变化曲线图也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变化曲线图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尤其是近几年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如在07年高考试卷中,全国卷一1-2题,北京卷第8题,广东卷第14、27、36题,重庆卷6—8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