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堰市梁徐信用社针对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双重难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组,帮助农民建立起经济档案。农户经济档案的建立在农村打造了优良的信用观念。农户借款到期后如不按时归还,将被记入档案,影响下次贷款:该社根据农户信用观念等级每年评出信用村、信用户,记入档案,对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贷款随到随办。  相似文献   

2.
南通市农村信用联社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积极探索信贷支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户家庭经济状况、资信等级和信贷需求进行调查,建立了农户信用经济档案,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农户信用档案主要包括:家庭人口、承包土地面积、种植养殖经营项目、常年经济收入、资产和负债情况、历史信用记录等。目前,全市已为118.37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其中海安县农村信用联社为21.98万农户建立了信用经济档案,建档率达92%,发放《客户信用证》1.4万本,年贷款额近5亿元。(陆桂枫)南通为118.37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陆桂枫…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扶持农民增收致富 ,河北省安平县信用合作联社积极组织下属各信用社 ,在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的基础上 ,将农户的基本情况、信用情况等信息一一记录在案 ,建立起信用档案 ,并依据信用档案为农户发放无担保小额信用贷款。到目前已累计为两万多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 70 0 0多万元 ,扶持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企业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致富增收的积极性 ,加快了农民的致富步伐。安平县信用合作联社利用信用档案为农户发放贷款@张永安  相似文献   

4.
农民信用档案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发放信用贷款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为评定信用户、创建信用村、信用乡(镇)和发放信用贷款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沈阳市苏家屯区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民信用档案,是从2002年开始运作的。农民信用档案的建立是以服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转变支农观 念,尽快帮助农民致富,思南县档案局选择 板桥乡开展了建立农户经济信用档案试点 工作,给全乡12个村94个村民组3338户 农户建立了经济信用档案。该乡信用社根据 农户信用档案,评出金卡260户,银卡641 户,普卡2437户,并据此确定不同等级的授 信程度,为农户发放贷款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再就业信用担保小额贷款作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一项民生政策,用于支持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民生工作。加强小额担保贷款个人信用档案的规范管理,是全面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持续有效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个人信用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约束贷款人的信用行为、促进社会诚信,还可以有效防范贷款风险,进一步降低反担保成本,对推动小额担保贷款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当前,信用档案的管理是档案界探讨的新课题,该详细地介绍了达州市农村信用联社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的背景、主要做法及取得的主要成效,提出了档案部门要与时俱进,创新档案服务方式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保健。随着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信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信用档案的建立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手续复杂,提供申请材料多、申请时间长,这表明,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非常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胡冰 《兰台世界》2004,(10):25-26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源于国家实施的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七年,但一直进展缓慢。以信用为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为全国诸多贫困生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的燃眉之急。以上海为例,截至2003年12月  相似文献   

10.
王怀珠 《兰台世界》2005,(9):115-116
做好单位和个人计生档案建档工作,首先应建立健全计生档案,主要是建立计生“七簿、一卡”。“七簿”是:①干部职工初婚、离婚、复婚、再婚情况登记簿;②未婚青年登记簿;③干部职工历年办理生育计划、独生子女证登记簿;④已婚育妇查环、查孕人员登记簿;⑤非在职人员、职工家属已婚育妇年度查环、查孕情况登记簿;  相似文献   

11.
讷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时刻牢记信念,恪守职责,以为“三农”服务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信用档案作用,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解放思想,突出一个“闯”字多年来,讷河信用社发放的贷款主要是担保贷款,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郧西县河夹镇小平沟村村民李世铭贷款证上的授信额由原来的5000元上升为10000元。他高兴地说:“还是建立信用档案好,实打实地核定贷款为我们这些发展户解决了资金难题!” 2000年,李世铭承包土地20亩发展黄姜,正缺资金时,该镇信用社为他发放了贷款证,核定授信额为5000元。  相似文献   

13.
信用档案与助学贷款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助学贷款是国家的一种政策性贷款,但贷款违约却成了助学贷款面临的难以逾越的一大难题。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成为促使助学贷款贷还良性互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是保障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有力保证入手,提出了建立高校助学贷款信用档案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农村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保山市档案局把农户家庭建档案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抓手,使农户的家庭档案成为强村富民的“好管家”和“好帮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建立农户“家庭档案”中已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近日,省委、省政府在杭州召开了全省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对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进行了专题部署。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对“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档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全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加快建设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谢敏 《档案天地》2005,(6):39-40
一个霜降初寒的早晨,河北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农民养殖专业户李洪顺,风尘仆仆地跑到农村信用社,没用5分钟时间便办妥4000元小额贷款,解决了紧缺储备饲料的燃眉之急。他惬意地说,过去贷款实在难,现在一会儿就办完,这信用档案实在是为咱农民脱贫致富搭桥铺路哇!  相似文献   

18.
刘秀荣 《兰台世界》2006,(22):23-24
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从档案学角度出发,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立并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农户信用贷款档案、村民档案的管理,尝试以档案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信用档案是打造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最先面临的就是“信用”。温州作为一个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正在打造“信用”,因而建立健全的国民信用档案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一、信用档案体系的构成所谓信用制度,就是社会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主体有关的各种信用记录,它涵盖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应该由个人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和政府信用档案三部分组成。1.个人信用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身份证明和社会关系档案: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户口证明及家庭其他成员情况、个人的职业经历和社会关系等。(2)个人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帮助千家万户农民建立起经济档案,从而有效地开展了信贷支农、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截至今年2月末,已为全省900多万农户建立起经济档案,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0%。苏北地区部分联社的建档面已接近100%,苏南一些联社的建档面已达到80%。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