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调元因与张问陶立场观点不同、诗学主张有异,且担心张问陶取代自己在四川诗坛的地位,故意排斥张问陶,其《雨村诗话》不录张问陶。其实,张问陶之实绩、地位、影响,远超李调元,是元明清三代巴蜀诗冠,东坡之后,一人而已,真正的清代蜀中诗坛盟主。  相似文献   

2.
张问陶是古代巴蜀最后一个大诗人,但昔人多把他看作袁枚的信徒。其实张问陶的诗歌题材较广,取径较宽,既有空灵清新抒写性灵之作,又关心时务,讽谕时事,充满豪气骨气壮气大气,风格空灵飘逸沉郁。张问陶与袁枚二人所处的时代有异,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经历游历不同,所以其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张问陶是古代巴蜀最后一个大诗人,但昔人多把他看作袁枚的信徒。其实张问陶的诗歌题材较广,取径较宽,既有空灵清新抒写性灵之作,又关心时务,讽谕时事,充满豪气骨气壮气大气,风格空灵飘逸沉郁。张问陶与袁枚二人所处的时代有异,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经历游历不同,所以其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清代遂宁人张问陶是乾嘉时期性灵派诗人。历来对其研究却不够全面。《张问陶年谱》填补了张氏及清诗研究的空白。该书学术品格高,因而深得国内外的专家赞扬。文章认为:张问陶年谱的事例完备,资料富赡,考核精审,方法扎实谨严,对巴蜀文化、川中文化研究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昔人都把张问陶看作袁枚的信徒,是性灵派的后期传人。其实张问陶与袁枚的诗学观点同中有异,且异大于同:同在都主张独创,抒写性灵;不同在张问陶论诗取径较宽,既主张独创,抒写性灵,又主张为诗要有豪气骨气壮气大气,要关心时务,提倡讽谕,既要空灵,又要沉郁。他的诗论既上承性灵派之长,又纠性灵派之偏,有启龚自珍、魏源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张问陶是清代著名诗人,著有《船山诗草》及《船山诗草补遗》。成镜深先生主编的《船山诗草全注》,对张问陶的三千多首诗全部加以注释,是至今最完整的张问陶诗集注本,但仍有不少错误,笔者对此做了订误。  相似文献   

7.
《张问陶诗歌菁华录》乃继中华书局《船山诗草》、周宇澄先生《船山诗选》、成镜深先生《船山诗草全注》出版后,张问陶研究进程中的又一学术研究硕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喜可贺,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8.
张问陶出身显宦之家,少有壮志,个性清狂而率真。他虽受释道观念影响较大,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如具有强烈经世倾向,宣传忠孝节义,主张施行仁政,提倡报国从军等。其论诗以抒情为本,重气,贵独创,追求百花齐放,偏爱阳刚之美,即"也能严重也轻清"。其创作最有成就的是时事诗、怀古咏怀诗、亲情爱亲诗及纪游写景诗。比较而言,张问陶与彭端淑、李调元在道德文章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对清代至今有关张问陶研究的论文及著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明其源流,辨其指归,勾勒其演变发展之轨迹,总结其成败与得失,以备有关研究清诗及张问陶者考参阅。  相似文献   

10.
张问陶是清代著名诗人,著有《船山诗革》及《船山诗草补遗》。成镜深先生主编的《船山诗草全注》,对张问陶的三千多首诗全部加以注释,是至今最完整的张问陶诗集注本,但仍有不少错误,笔者对此做了订误。  相似文献   

11.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2.
傅玄是一位由魏入晋的重要作家,其妇女诗创作成就颇大。若能从其“少孤贫”的童年遭遇、婚姻状况及其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其妇女诗创作动因,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其妇女诗创作的学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岳珂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孙,一生著述甚富。岳珂自少年时起,就喜好诗文,又因其岳飞之后的身份,而受到很多人的关心和照顾;出仕之后,曾长期任职于镇江,与汇聚于斯的辛弃疾、刘过等名家以及黄机、王迈等少年才俊都有来往;晚年居九江时,来往亦以文人居多。这些作家有的长于诗词,有的长于散文,对岳珂的创作和思想影响很深。  相似文献   

14.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变法受挫之后,隐退江宁达十年之久.其内心仍存激愤。在此期间写了大量律诗、绝句,景中融情、咏物寄情、直抒其情,以排解胸中不平之气,表现了诗人孤愤、痛苦和不甘失败的情绪,形成与为官时期政治诗全然不同的寓激愤于恬淡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中唐诗人张籍写了大量的诗篇来反映当时的妇女问题,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这些诗篇以"怨"字为切入点,从冷遇、离别、和亲、被休等多方面对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进行了考察,表现了她们不满现状的抗争,寄寓了诗人深切的同情.是唐诗中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些作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从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张籍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杜甫晚年曾在重庆流寓两年有余,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重庆人并不熟悉杜甫的这段经历,对杜甫这段时间的诗歌评价也不高。本文拟就杜甫在重庆的流寓生活和诗歌创作两个方面作一简述,以期大家对此有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江顺诒系同光时期活跃在杭州的知名诗人,平生屡入诗社,虽不免酬应之作,但始终能彰显"诗中有我"的创作路径。作为屈居下僚的小吏,其诗歌具有浓浓的平民情怀,然从不掩饰求宦之念,坦然抒写于尘世追求高雅的人生志向。作为一名普通知识分子,却能创作出《海上新乐府》之类咏叹新生事物之篇,彰显其"放眼看世界"的胸襟。虽非诗坛大家,却坚守独抒性灵的创作路径,形成了淋漓酣畅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8.
沈炯生于梁朝开国之初,卒于陈文帝天嘉元年春。其作于梁敬帝绍泰二年的《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旨在凭吊故主王僧辩。曾经激扬文字于梁末陈初乱离之际的他,其实只是工笔之才而非善文之士。  相似文献   

19.
乾嘉间著名广西壮族诗人黎建三,一生坎坷漂泊,颇不得志,著有《素轩诗集》六卷,存诗五百余首。综观黎建三诗,无论反映现实和民瘼之作,还是行旅、山水、亲情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大多内含悲情,风格沉郁,读来令人内心凄怆。黎诗的悲情,既与其生平遭际以及当时社会现实有关,又与其诗学观念及时代诗歌潮流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民初,晋江人吴钟善旅台三年,创作诗集《东宁诗草》两卷、《寄鸿吟社诗草》一卷。旅台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其旅台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景状物诗艺术手法更为成熟;抒情诗思想内容更加深刻;加入诗社后诗歌创作更为多样化。可以说,吴钟善的旅台诗歌使得他在民初台湾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