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0,(6):42-44
亲爱的家长:近日,我看见一家幼儿园门前挤满了家长。一问,才知道他们的孩子正在参加该园"才高班"招生测试。家长们说,若孩子能顺利进入"才高班",一方面说明孩子智商超常,更重要的是将来有望进入超常儿童班就读,或许能成为少年大学生。我知道,这是某些机构的正常工作,不但无可厚非,而且于发现超常儿童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我担心的是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于是,作为一个研究超常儿童问题的学者,我决定要给你们写一封信。首先,我要郑重其事地给你们一个忠告:如果家长把一个孩子当超常儿童来养,犯错误的概率是97%;而把一个孩子当普通孩子来养,犯错误的概率只有3%。这是因为,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承认,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超常儿童占全部同龄人的比例只有1%~3%。虽然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绝大部分家长都不应当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  相似文献   

2.
孩子说谎是怕家长生气孩子讲真话,不要惩罚他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孩子的说谎行为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因为孩子不能区分真实和想象的不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四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护好儿童,需要家幼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一直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在与孩子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孩子是我们服务的对象,除了要积极主动的去多工作以外,还要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周晓飞 《科教文汇》2009,(28):71-72
家长的道德品质、生活方式以及言语行动等无不影响着孩子,它是孩子心灵上敲响的第一钟,对其今后的成长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从家长自身存在的道德缺陷与道德困惑、家长重知识学习轻道德培养的教育导向以及家庭中不良媒体信息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危害三个方面分析儿童道德成长面临的家庭困境,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乔瑛  姚申 《科学生活》2023,(11):34-35
<正>家长在平时与娃相处中是否遇到过以下这些情况?“娃为啥边写作业边挤眉弄眼?”“娃为啥一直清嗓子?是喉咙不舒服么?”“玩玩具玩得好好的,为啥突然开始耸肩膀?”当看到孩子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频繁地、不合时宜地抽搐时,家长通常会不知所措: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其实,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有可能是患了儿童抽动症。那么,什么是儿童抽动症?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如何应对?家庭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抽动症的发生呢?让我们来正确认识一下。  相似文献   

6.
成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成人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儿童就不能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在生活中,成人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儿童必须以他们的样板进行塑造,成人用这种方式对待儿童,尽管他们能够说服自己这是出于对儿童的爱和自我牺牲,但实际上是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通过引导家长和孩子阅读,开展沙龙活动,不断提升家长育儿理念,改善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蔡鸽 《科教文汇》2013,(2):131-132
0—6岁的儿童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孩子的营养、吃饭问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而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挑食、厌食导致体重超标、营养不良,本文在基于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家长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革新》2013,(12):50-50
可爱的新生命降生后,亲朋好友通常会给孩子送上一份表达美好祝愿的礼物,"银饰"是许多人的首选,意在为孩子祛病祈福、保平安、排胎毒。殊不知,这样的好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安全隐患。日前,一则消息让新生儿家长担忧:近半数儿童银饰铅锑超标,儿童长期佩戴会有不良后果。近半数儿童银饰铅、锑超标近日,广州专项抽检的结果显示,近半数的儿童银首饰样品的铅、锑有害元素含  相似文献   

9.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孩子"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0.
陈烨 《科学生活》2013,(7):44-45
当今社会,孩子身材矮小成了家长们的一大心病。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从就业到交友,身材的高矮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个子矮小容易影响孩子某些特长的发挥和身心成长。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身高异常敏感,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身高问题找医生看过病。儿童身材矮小已成为父母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0,(4):64-65
说到铅中毒,很多家长可能并不陌生。2009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851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174名儿童中、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接受排铅治疗;2010年1月,江苏省大丰市51名儿童血铅超标。这两例事件都是儿童居住地附近化工厂排污超标所致。很多家长可能就放下心来了:我家附近又没有化工厂,孩子肯定不会铅中毒的。事实真是如此吗?  相似文献   

12.
<正>当孩子在学校呕吐时,学校老师会马上电话通知家长,让其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呕吐。这时家长常常会问,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是不是食物中毒呀?是不是诺如病毒呀?是不是肚子着凉了?还是吃多了没消化好?这里我想说不必去纠结原因(正常儿童突然呕吐无外乎两种原因:感染和非感染所致)。感染所致的恶心、呕吐,可伴或不伴发热。看到这里,有家长会说,查个血常规不就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呕吐了嘛。其实,绝大部分儿童单纯性呕吐时,  相似文献   

13.
吴丽云 《科技风》2011,(5):159-160
真正的儿童绘画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着童真和稚气。面传统的教育观念,让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存在着误区,不仅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创造天赋,也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失去绘画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走出成人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误区呢?这就要我们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善用激励保护的原则,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画,学会倾听孩子的画,并用支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儿童画,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对家庭教育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把家长所犯的错误从无意识领域提升到意识层面上来。笔者认为此书对家庭教育有以下三点启示: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敏感期;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能促进其发展的适宜环境;家长应客观分析孩子的需要,正确对待与儿童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是儿童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师与家长要鼓励孩子多问,对孩子没完没了的提问,要给予耐心正确的回答,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地联想、想象、交谈和表现。  相似文献   

16.
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对家庭教育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把家长所犯的错误从无意识领域提升到意识层面上来。笔者认为此书对家庭教育有以下三点启示: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敏感期;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能促进其发展的适宜环境;家长应客观分析孩子的需要,正确对待与儿童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王凤玲 《科教文汇》2009,(26):77-77
渴望成长是每个孩子的“共性”,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成人化”现象,是儿童对“成人感”的向往,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游戏内容。家长应做好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黄亚萍 《科教文汇》2009,(32):219-220
"钢琴热"悄然兴起,年龄越来越小,功利目的越来越明显。家长、教师往往越俎代庖决定孩子的兴趣、学习方式等,这显然不利于钢琴的教育。本文在张春兴和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进行整理归纳,并由此提出学前儿童钢琴教育的模式,即以儿童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家长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模式,以期为钢琴教育中的三个主体:儿童、家长和教师找到合适的位置,以及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促进儿童钢琴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对家庭教育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把家长所犯的错误从无意识领域提升到意识层面上来.笔者认为此书对家庭教育有以下三点启示: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敏感期;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能促进其发展的适宜环境;家长应客观分析孩子的需要,正确对待与儿童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中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什么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问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谈到对儿童的教育时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在爱的前提下对孩子实施教育,孩子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儿童爱心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家长,一个是老师。在家长这方面,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无私地奉献爱心。然而这只完成了爱的一部分,爱更多地应该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信任、理解、期望和平等等关系上,这些对教育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