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将四川省划分为五个经济区域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绝对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发展,并在2000年之后与绝对差异呈反方向发展.对于四川区域差异现象要正确看待,既要承认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又要采取措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温州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差异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工业经济增长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对影响温州县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外商直接投资(FDI)虽有向中西部推进的趋势,但仍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各地区投资效率的差异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应从改善投资软环境入手,强化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努力消除与东部地区在投资效率上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用1978年以来的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函数进行逐步回归,来分析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及其贡献。指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途径,并针对保障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经济增长顺利实施,提出了完善投资体制和结构、明确自然资本产权、重视基础教育、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1978—2001年间中国省级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说明省级增长率为什么不同,首先计算了资本、技术、就业结构变化对增长的贡献.然后对省级增长的决定进行了多因素的考察,分析了诸多因素与省级增长率的相关性,建立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非国有企业的产出、农业产出占GDP比重的下降、出口、高等教育、存款等因素对省级增长的影响。然后分东部的省份和内陆省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据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利用最优基本模型探索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当前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地区间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部其作用程度却低于西部,并就全国总体来说效应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相对于规模而言,使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和建立受高等教育劳动力作用发挥的机制更为迫切。此外,人力资源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现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创新能力和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阐明了其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工业化后的社会发展新阶段,它将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增长转型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转变为以集约型增长为主.文章简要分析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原因并着重探讨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增长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2003-2013年中国26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来探讨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在加入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公共基础等控制变量后,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其次,在模型中加入地区哑变量,将全国分为四大地区,分别来看服务业集聚在不同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区别的,服务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大,故而能够看出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Barro的经济增长和趋同研究的经典模型来分析1998-2003年中国省区经济增长事实,CHOW检验结果表示存在双峰俱乐部趋同,并且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各省近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和分析,认为它们产生的背景、经济主体、运作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其迅速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且在相当时期内,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典范。这三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既有客观的必然性,也不排除一定的偶然性。而包括制度环境、设施环境、资源环境在内的创新环境,是这几个区域发展能够不断成为典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从对外贸易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外贸、外资联动影响一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简单机理模型,利用1986—2003年中国相关数据,运用3LS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研究证明,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一国总体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但对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存在差异,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减缓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加剧的趋势。在人民币汇率合理变动即实现外部均衡的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兼顾国家总体经济增长和内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研究领域,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带来的不平等问题方面,忽略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修正了的Solow模型为分析框架,利用广东和上海的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地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在中国,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水平变化的因素之一:地区劳动力流动越活跃,经济增长的水平越高;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9—2004年期间中国28个省市区29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来分析动态外部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在Combes(2000)模型的基础上修改为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模型,主要利用各行业工业增加值和企业数的数据,分析MAR外部效应和Jacobs外部效应的影响。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国制造业中,与MAR外部效应相比,Ja-cobs外部效应更显著,就是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还发现,行业内部的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的变迁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1986~2004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度最高,而农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第三产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引导西部地区经济快速且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法的加快,国家在初期推出的振兴项目将陆续付诸实施。根据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历年数据,采用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进行研究,并采用区内与区际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东北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剖析,以求达到指导国家振兴项目的投放,并使振兴项目的投放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状况以及产业结构具有很大影响,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对所产生的积极推动力,从而阐明科学技术在一国经济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所起的重要作用,值此国家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考虑我国现实国怀与现有经济状况及其进展提出几点年,以期使科技这个潜在的巨大力量广泛受到关注并有所发展,使得我们的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快,更稳。  相似文献   

18.
能否降低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能否让市场价格反映资源环境的价值,是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的关键,也是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标志。经济的增长,不仅要计算经济价值,还必须计算资源价值、生态价值。这样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30多年来,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优化,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选择浙江省1978-2009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数据计算其产业结构变动K值与Moore结构变动值,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有利于考察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进程;运用计量分析法建立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少,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教育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内容,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最终体现于其教育竞争力的强弱。本文在回复胡咏梅教授等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和G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多侧面、定量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估,探求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关程度,以及区域教育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贡献,并验证了区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之间关联的密切程度和因果关系,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