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变表扬栏     
每次提笔拟定"表扬栏"内的"候选人"名单时,常感到无所适从。如果经常性地表扬那几个确实优秀的孩子,其他孩子的家长必定会牢骚满腹的。为了既能表  相似文献   

2.
周桃珍 《学前教育》2007,(11):56-56
每次提笔拟定“表扬栏”内的“候选人”名单时,我都常常感觉无所适从。确实,“表扬栏”一周一换,班级中有四五十个孩子;谁的进步更大?表扬谁更合适?无形中这成了我们教师每一周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多.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表扬我的几率几乎与看到'U F O'的几率差不多."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表扬被视为教育学生的法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为许多教师的教育名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以表扬为主。表扬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面对不绝于耳的"太好了!""你真棒!"之类的激励,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激励?一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家教》2008,(1):4-7
在今天,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个难题,在现在的环境中我们发现,"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呢?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表扬,是在孩子做出好的表现时,老师和家长做出肯定与鼓励,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小物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一个"笑脸花"会让孩子兴奋很久,骄傲很久。老师们也非常关注这些,知道用表扬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乐此不疲地在孩子的额头上贴上"笑脸花",看着孩子阳光般的笑脸,无比的欣慰。此时,你会问:表扬怎么可能提前呢?没有好的表现,怎么可以给孩子表扬?这不是欺骗孩子吗?这样的表扬是  相似文献   

7.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学生的本职。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尽情地"玩"数学,使孩子感觉到数学确实好"玩",让孩子在。玩"中增长知识,张扬个性。讲一讲"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包括数学童话、数学趣闻、数学史实等。比如,家长可以在数学教材、报刊杂志中收集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领域的重大发  相似文献   

8.
起初,我们的“家长园地”大体上是摘抄一些科学育儿小知识,或张贴教育计划等,形式呆板,可读性不强。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我们对“家长园地”进行了创新设计。我们给“家长园地”取了若干个栏目名称,并配上图画,以达到吸引家长与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图)。“表扬”栏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又可加上标题,如“今天我最好”或“今天谁优秀”,表扬一天中表现好的孩子,鼓励幼儿争做好孩子。又如为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大胆地回答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张表格,贴在“表扬”栏内,及时表扬幼儿。在“本周工作”栏中,我们以表格形式张贴本周工作目标、主要活动安排、有关环境布  相似文献   

9.
没有坏孩子     
没有坏孩子?真的没有坏孩子吗?! 一个半夜拿石块打碎了人家玻璃窗的孩子也算好孩子?一个偷拿了父母的钱逃学去打游戏机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一个后来成了杀人犯的孩子还不算坏孩子? 确实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让老师们头疼,使同学们生畏,令家长们担忧。或许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坏孩子,或许将来会成为坏孩子。但是如果我们再问一问,谁说他们就是坏孩子,谁能保证他将来一定就  相似文献   

10.
表扬的美丽     
身为教师 ,笔者非常关注周围的人们的评价观念。本意是要写出表扬的魅力 ,误打成美丽 ,那就歪打正着 ,探讨表扬美丽的魅力。一般而言 ,我们的父母不会夸奖孩子。请看我们是怎么样的教育孩子的呢 ?孩子考到 30名 ,家长说 :你个笨蛋 ,为什么没有考到2 0名 ?孩子考到 2 0名 ,家长说 :你个笨蛋 ,为什么没有考到前 1 0名 ?孩子考到前 1 0名 ,家长说 :你个笨蛋 ,你为什么没有考到第一名 ?孩子考到了第一名 ,家长说 :你这次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 ,别骄傲啊 !这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观念里 ,长此以往的父不夸子思想的折射。父母对孩子的夸奖 ,被扭曲为 :…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家长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的自信是教师和家长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使孩子感到"我能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接受一切挑战.那怎样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呢?笔者认为,要从赏识孩子做起.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一个家长找到了我,我们一起谈了孩子的很多情况,最后,这个家长对我说:“老师,我这个孩子就爱听别人表扬他,在家里,你一表扬他呀,干什么都来劲,话也特别多,你要说一句歪话,他小脸一拉,谁的话都不听,有时候还躲进自己房里,谁劝都不理。每当这时,我就什么辙也没有了,只好投降。唉!真是个小阎  相似文献   

13.
杨川 《幼儿教育》2021,(3):8-10
常听到家长感慨"孩子不知不觉就长大了",感慨背后反映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有意或无意地缺席了.当然也有家长说自己每天都和孩子见面,但每天见面就真的"在场"吗?其实家长"在场"并不是指简单地生活在一起,而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融入感.  相似文献   

14.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于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静待花开"成了一个热词,常常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但是很多家长误解了这个词的内涵,一般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无为",家长啥也不用干,等着就行,到时候孩子自然会开花的,最终导致把对孩子的放手教育变成了放任甚至放弃;第二个误区就是执念,孩子一定会开花的,结果孩子偏偏长成了小草、大树,没能开花,与家长的期望背道...  相似文献   

16.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17.
做班主任,绕不过去的是和家长打交道。总有班主任说:家长不配合老师的教育,怎么办?"家长应该配合老师的教育",这种说法在老师中很常见,一般家长也认同。从这句话联想开去,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未来,班主任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究竟该以谁为主,究竟该谁配合谁?再往深处探究一下,班主任和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两个人,他们的关系到底如何?他们有过交往吗?他们怎样看待彼此?他们能够合作吗?《班主任之友》特别在1、2期合刊用比往期专题更多的页码推出"班主任与家长",是基于我们认为,班主任不能只说"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班主任要"跳出这个狭小的视野,放眼发  相似文献   

18.
在职教师中有偿家教现象屡禁不止,原因何在?我认为,是因为有供有需。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请家教,这是需求一方。供的一方自然是教师了,别人给钱,谁不干啊?谁还嫌钱烫手?但家长真的是心甘情愿吗?恐怕未必。可不补不行啊,别人都在补,自己的孩子不补,不是要掉队了吗?不行。所以他们花钱买个放心。  相似文献   

19.
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家长",我们是孩子是学生的家长,并且,我们都在做"家长"。"家长",不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也不是学校或老师给我们取的名字。是谁给我们取了这个名字?是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经过热烈的初恋甜蜜的新婚紧张的期待幸福的惊喜,我们的孩子来到人世。当我们反复琢磨思前想后,全家通过之后确定了孩子的姓名,同时,孩子也用他那第  相似文献   

20.
家长与孩子交流,或表扬,或批评,或指导,或期待,用语要亲切、清楚、干净利索,这样家长的话语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并接受.但有些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语言不太"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害孩子的"话尾巴",这会让孩子难过、难堪.不信你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