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象征主义艺术借助"符号"来隐喻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感受,其最初的原型范式便是神话和游戏。神话和艺术本来就有不解之缘,两者的联姻在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建构了象征性关系;而以神话形态来表述审美化生命存在,是象征主义艺术特定的言说方式。不仅如此,象征主义艺术指向游戏的维度,一方面,游戏源于艺术,象征主义艺术以游戏方式使生命达到自由生成和无限存在,另一方面,艺术又借助神话召唤人们进入一种"诗意地栖居"。正是在艺术的催化下,神话和游戏通向象征诗学,审美论转化为价值论。鉴此,以神话和游戏为基本维度的象征主义艺术就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之上的文化诗学:人不仅应该成为人,而且应该成为诗人,只有诗人才能给眼前这个现实世界提供并创造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殖民”思想早在古希腊神话中已经萌芽,无论忒拜王国,还是俄狄浦斯神话故事,都明显地体现出一种被建构而成的有如赛义德所批评的“欧洲中心主义”视阈下的“东方”,是古希腊时期一种丧失话语权力的“类群体”,它们成了当时某类人或某“中心”控制、统治弱小群体的手段。这实质上是先民时代的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具有浓郁的文化霸权思想。  相似文献   

3.
作为意义和价值表述的政治象征具有提供社会记忆、寻求政治认同整合意识形态和实施政治社会化四种文化功能,中心目标在于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论证和辩护。政治象征须在不断的重复运用中达成其文化功能。它们既是政治过程的一种持久动力因素,也是观察不同社会政治特性的重要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对神话一词的最初引进就是涵盖在文学的范畴之下,因而造成中国的神话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简单化的境地。实际上,神话不仅是文学的源头,也是人类早期文化尚未分化的整体,其中创世神话更是具有文化基因的意义。只有打破现代学科体制,将神话还原到绵延数万年的文化语境之中,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作出有效的阐释。众多学者对中国创世神话的探讨,或扩充研究材料,或扩展研究方法,或拓展研究视野,都是在这种研究思路之下所进行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5.
"神话"和"谚语"作为集结人民群众智慧的产物,是文化、历史的精华。"神话"人物、事件体现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群众的认知态度,且"神话"类谚语具有实践应用广、传播范围大、流传时间长、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等特点,在不同文化下具有差异性和相似性。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认知隐喻角度对中西方"神话类"谚语进行理解,更好地应用此类谚语。  相似文献   

6.
曹禺借鉴俄狄浦斯神话,在《雷雨》中通过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探讨了人的悲剧命运以及人类无论怎样挣扎都摆脱不掉毁灭结局的生存困境。这种悲剧命运和生存困境,好似有"猎手"、"猎物"双重身份的俄狄浦斯,无法得到拯救。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雨》是一个现代的俄狄浦斯神话。  相似文献   

7.
郑振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取火者的逮捕>取材于希腊神话,但却是对革命的一种隐喻,既是当时政治革命的一种隐喻,也是五四思想革命的延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取决于郑振铎与传统不同的文学观念,现实性与战斗性是郑振铎文学观念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对于人类认识新事物、创造新概念、丰富语言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阐释新词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布伯》神话中的布伯与雷王,分别是人类的代表和自然力的象征,因此,神话中布伯与雷王的斗争也就是对人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的曲折反映,其中对布伯智与勇的描绘是对人类智慧与力量的肯定与歌颂。就该神话的意蕴层面看,还隐约可见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所作的深层次的思考:尽管人类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自然是混沌无知的,但是人类却不能恣意戏弄与践踏自然,否则必然会导致来自大自然的可怕报复;只有谋求与自然的妥协与和解,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神话体现了古代社会壮族民众的睿智与卓见,表现出一种超前的、可贵的、理性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0.
基于悲剧美学视角,可以从命运与人的双重悲剧特征出发,对《俄狄浦斯王》这一经典著作加以阐释。俄狄浦斯对于命运之反抗,一方面,显示了命运的强大与人的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又说明人不甘心俯首听从命运摆布,或可以说,人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创造性地借用《圣经》中伊甸园的神话模式,引证《圣经》典故、叙事手法等,赋予作品以《启示录》的色彩,深化其主题和丰富其文化底蕴。对圣经文化传统进行不同程度、各个视角的借鉴和运用,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增加小说的道德和情感深度,探究人类发展及命运的永恒。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批评理论对中国电影大片的构思和叙事进行文化阐释。电影作为工业时代最为典型的文化艺术样式,其深层结构是现代视觉神话。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原始先民生活的缩影,它反映原始先民的生活,将他们的想象性、象征性、情感性等原始思维特征杂糅在一起.闻一多希望从神话研究入手,探究“这民族,这文化”的源头,将学术研究与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通过神话研究,寻找中华民族“集体的力”.闻一多文化阐释批评下的神话研究,穿透了历史的重重迷雾,洞悉了其中真正的文化意蕴.他还原了神话中的古代历法、古代英雄人物的历史、古代的地质地貌,发掘出伏羲、女娲及“先妣兼神禖”等神话母题,对中国的神话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西域神话汇集着西域各民族留存下来的关于远古的一切,是西域各民族情感的载体,而隐喻恰巧是对神话进行更深入理解的一种语言手段和一种思维方式.文章在前人对西域神话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比喻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隐喻研究的新理论,以认知角度为切入点,对西域神话的隐喻构成基础和理解途径进行阐述,从而进一步了解西域少数民族的认知规律、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作为法国新小说的开山之作,《橡皮》的反叛性深刻地表现在对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的戏仿和变形上。小说一方面通过戏仿《俄狄浦斯》的戏剧形式、故事结构、人物行为等,继承了向古希腊学习的现代派创作传统;另一方面又通过一系列的变形,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颠倒性的俄狄浦斯形象,消解了《俄狄浦斯》悲剧的崇高性。这种看似游戏的创作,是阿兰·罗伯-格里耶企图还原世界本貌的尝试,对于我们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6.
从阐释学立场看,意义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意义与功能性意义,前者倾向于追寻文本表层的意义,后者探讨文本价值与功能。神话图像的神圣性属于结构性意义层面的探讨,神圣性因而具有三种基本内涵:其一,图像具有宗教属性:其二,图像表述了相关神话故事;其三,图像与既定社会的理念与思想相关。在此视角下,我们应该重新界定神话图像的内涵:作为文化文本的神话图像,它以可视化形式表述了人类的思想与意识,是人类艺术最早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战神关羽是古人根据三国故事神化了的英雄。他既是儒家伦理‘忠、义’的象征,也是力量和秩序象征,是中国人心目中主持正义和拯救万民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守护神。他集多种荣耀于一身,备受世人之青睐,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客观现实的存在,使人类获得了有价值的依存环境,而文化哲学正是人类寻求存在价值过程中的理论诉求,文化形态构筑了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底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被提高到认知意识的领域,隐喻在人类与文化世界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文章探究文化哲学视角下对世界的认知是如何以隐喻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隐喻的翻译需考虑两种文化在认知和思维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由于人类在认知、思维方面本身存在诸多共性,隐喻的翻译应尽量采用直译,只有当喻体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时,方可采用意译。  相似文献   

20.
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概念隐喻理论基于认知语言学,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文章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傲慢与偏见》中身体隐喻特点进行研究,并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王科一和孙致礼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英汉身体隐喻的异同,以期对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